郭启宏“诗仙”之后写“诗圣” 冯远征又导又演没让观众失望

[休闲] 时间:2024-05-02 21:13:5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20次

  剧中杜甫、诗仙李白、郭启高适(右起)在一起饮酒吟诗。宏之后写 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记者 牛春梅

  “会当凌绝顶,诗圣一览众山小……”一首耳熟能详的冯远《望岳》开启了杜甫的“诗之江湖”。北京人艺年度原创大戏《杜甫》昨晚首演,征又众失一位众人都认为很熟悉的导又历史人物,在首都剧场的演没舞台上为观众呈现出不为人所熟悉的一面。

  《杜甫》出自著名编剧郭启宏之手,让观他的诗仙《天之骄子》《李白》《知己》是北京人艺舞台上久演不衰的“文人三部曲”。《李白》之后再写《杜甫》,郭启郭启宏阅读了187本关于杜甫的宏之后写书,仅是诗圣提交的修改稿,就达十稿。冯远从初稿到成稿历经四年,征又众失从提纲到成稿历经近十年,可见全面呈现杜甫的其人其境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终,郭启宏还是选择从杜甫的“朋友圈”切入,从他与朋友的交往中描摹他的个性,亦能看到他对同时代文人不同志向、不同抱负、不同命运的慨叹。

  杜甫的“朋友圈”自然不同寻常。与他惺惺相惜的是不羁的“诗仙”李白;与他交往颇多,他又不大读得懂的,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适;与他意气相投的是苏涣;与他身份和际遇相去甚远,但又不忘世交情谊、常常提携帮助他的是严武。郭启宏介绍,杜甫“没有李白潇洒,没有高适显达,没有苏涣乖张”,但是他有“高尚且高贵的灵魂”。剧中描写了杜甫自“安史之乱”后到去世这段人生轨迹,其中有仕途的坎坷,有他与严武、高适、李白、苏涣的相交与相离,更有他内心的困顿与精神的伟大。

  诗人之间的交往被郭启宏称为“诗之江湖”,而在这“江湖”中杜甫显得最为愚钝,他不随波逐流,也不阿谀奉承。整篇作品没有太强的故事性,只是截取杜甫中年以后一些重要的人生片段,以散文化的形式展现,其中还夹杂着大量独白,有时剧中人甚至会跳出剧情来描述或吐槽,形式上非常自由。

  自由而灵活的形式,对主创来说是最大的考验,在排练时期,身兼导演与主演的冯远征就直喊“后悔”。这是他首度在人艺舞台上独立执导并主演的作品。演出前,在他的微博和朋友圈中,都是他为话剧奔忙的细节——一边要在舞台饰演杜甫,一边还要思索调度和呈现效果,甚至晚上做梦都会想到灯光处理,连夜爬起来给灯光设计发信息……最终他呈现在舞台上的杜甫并没有让观众失望。台上的杜甫不仅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有路见不平的侠义热肠,还有常人眼中的“迂阔”,一点儿和平凡人一样的小计较和钻牛角尖,以及固执背后的可爱。

  难得的是,这部作品新老演员同台,都带给观众不少惊喜。杨明鑫饰演的严武能文能武,又有着独有的“血气方刚”;于震饰演的高适不同于以往大家对边塞诗人的印象,多了一些行走仕途的人情练达;鲍大志饰演的苏涣肆意通透;刘智扬饰演的李白浪漫洒脱,再加上剧中的女性角色——张培饰演的杜甫夫人,困于生活又归于情深,梁丹妮饰演的严母心胸与智慧并重……这些有血有肉的角色,让遥远的历史又有了可以感知的温度。

  这样诗意的江湖自然需要诗意的舞台呈现。它没有具象地表现屋宇舟船,而是用金属质感搭建出中国传统意境的山水,更符合该剧“诗之江湖”的主题。

  当然,写杜甫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他的那些诗。这部剧里再现了杜甫一些重要作品创作背景和情境,其中既有年轻时写作《望岳》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也有战乱频仍时的“三吏”“三别”,更有忧国忧民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悲天悯人的“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感时伤事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佳句偶得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当然,还“附赠”了多首李白、高适、苏涣、严武的诗,俨然就是一场“诗词大会”。据悉,该剧将演出至8月25日。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