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Alog|“娜”一次援藏》诞生记 正文

《Alog|“娜”一次援藏》诞生记

[综合] 时间:2024-04-08 11:40:5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60次

原标题:《Alog|“娜”一次援藏》诞生记

本报记者董琳娜

西藏是娜我心中一直向往的远方,2021年又是次援藏诞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在这样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生记时候,我非常荣幸能作为一名援藏记者,娜亲眼见证这里70年发展的次援藏诞辉煌与成就。

来之前我就想,生记如果能在这样一个重要时刻,娜做出一些有特色的次援藏诞新闻产品那该多好。

我还记得那是生记刚来不久在林芝出差,我和编辑老师再次聊起这个话题,娜她建议我可以从援藏记者的次援藏诞视角展现西藏的发展变化。

这是生记一个很不错的方向,接下来如何展现,娜以怎样的次援藏诞方式,还得进一步思考。生记

好多个夜晚,我在分社办公楼大平面加班,一熬就到十一二点,初稿写得非常辛苦。我查了很多很多资料,看了稿库里许多许多稿子,但仍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

要写西藏,标志性的布达拉宫肯定绕不开。所以我写的第一篇稿件就是关于布达拉宫的。布达拉宫的前世今生被我查了个底朝天,用了好几个晚上,我才非常费劲儿地把初稿提交给编辑。

稿子写完总感觉不太对,实在是差点儿意思,连我自己都不想看。连我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凭什么受众会喜欢看呢。

果不其然,编辑反馈:“你写的这篇稿子,关于布达拉宫的很多信息通过别的渠道也能查到,大家为什么要来看你写的这篇呢?”

这些话,一下子把我点醒了。确实啊,这不也是连我自己都不爱看的原因吗?

千篇一律的内容枯燥乏味,有趣的表达却是万里挑一。

新华社并不缺气势磅礴、精美措辞的稿子,写西藏方方面面的大稿子真是不少。如果以“我”的角度来看,就不能是和别人一样、扑大街的内容,肯定得是有我个人印记的,是区别于“他人”的。于是我又写了一篇。这篇写得非常快,或许是因为从自身出发,饱含真情实感,仅用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

当我把这篇发给编辑后,编辑说了一句“这个感觉对了!”

那一刻别提我有多高兴了!虽然很艰难,但这是一个突破自我的过程,一个冲破固有化思维的过程,一个创新创意的过程。这下,整个新闻产品的大方向就找到了。

视频有Vlog,那么作为音频新闻产品,这就是Audio log,可以简称Alog。最初我们定的这个系列的题目是《我到西藏去》,后来集思广益又增加了《“娜娜”援藏记》和《“娜”一次援藏》。

8月15日,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前四天,经过5个多月的打磨,《Alog|“娜”一次援藏》与大家见面了。

经过四五稿的修改,最终呈现的第一期为《从北京到拉萨,有多远?》。这一期介绍了我从决定援藏到顺利出发的心路历程,同时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以第一视角真实地呈现给受众,展现了西藏交通发展现状,见证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青藏高原上演着交通发展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立体的奇迹。

首篇当天新华社客户端点击量超过150万,网友留言超过1500条,获得许多媒体同仁和普通受众的踊跃转发与一致好评。

“70年的变化,肉眼可见”“70年翻天覆地,沧桑巨变”“世界屋脊的奇迹”“希望西藏的发展会越来越好”“援藏真的是不容易啊”“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安全”……

在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庆那一周,我们不断开拓思路,头脑风暴,创新出很多有意思的形式和内容。在第三期《到了西藏,我叫德吉玉珍,你呢?》,讲的是藏族同胞名字的故事。我真实地采用了分社藏族同事大量的同期声和现场声,里面还穿插了很多他们平时生活工作中有意思的小故事。

在稿件要播发的前一天,我脑子里突然又冒出一个想法,既然音频只能听见同事们的声音,为什么局限于音频呢?可以做一个小视频,展现一下小伙伴们的样子。

当天下午,我就拿着手机,以个人视角真实地记录了这些可爱的小伙伴们,并把视频作为“彩蛋”放在第三期节目结尾。

真实的表达,充满感情的笔触,创新创意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了解这里的文化,了解这里的变化。我想这就是传播的意义吧。

接下来,我们计划把《Alog|“娜”一次援藏》继续做下去,我会继续以一名援藏记者的视角,给大家讲述我与这片雪域高原的故事,记录我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给大家展示真实的西藏,真实西藏的发展变化。(董琳娜)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