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聚焦7300年前双墩遗址: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祥地之一

[热点] 时间:2024-04-29 07:46:5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74次

  中新网安徽蚌埠5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淮河古代文明研究——蚌埠双墩陶塑人头像与史前雕塑学术研讨会”26日在安徽蚌埠继续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专家中华组成与会专家学者聚焦距今7300多年的学者祥地双墩遗址认为,双墩遗址是聚焦新石器时代早期祭坛遗存,它的年前发掘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创造出灿烂淮河古代文化的双墩淮河流域,是遗址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祥地之一。

  致力于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研究的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表示,西辽河流域与淮河流域属于中国南北不同的部分史前考古学文化区,文化面貌和生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专家中华组成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阶段表现出鲜明的学者祥地区域性特征,但两者之间在史前时期存在密切的聚焦互动式文化交流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吉怀研究员做学术发言。年前 孙自法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吉怀研究员做学术发言。双墩 孙自法 摄

  他当天以“西辽河流域与淮河流域史前人像比较研究”为题做学术发言介绍说,遗址淮河流域的文明考古材料证明,9000年以来,贾湖、双墩、侯家寨、龙虬庄等先民们在淮河优越的地理自然环境里,创造了灿烂的淮河古代文化。双墩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进一步验证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祥地之一。同时,双墩文化的确立才使得淮河流域的贾湖-双墩-侯家寨-龙虬庄文化体系真正建立起来。

  双墩遗址出土的距今7300年陶塑人头像、距今6000年-5300年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雕人像,具有极高考古价值与艺术价值,是中国史前文化的瑰宝。西辽河流域史前文化发展既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因素,又利用独特地缘优势,广泛吸收来自东北平原、中原腹地诸多文化优势因素,到距今5300-5000年的红山文化晚期晚段,祖先崇拜观念发展成熟,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刘国祥指出,西辽河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密切文化交流,主要体现在鸟形饰、玉及石钺、耳饰、泥塑人像、陶塑人像、玉雕人像、石雕人像、玉环、猪崇拜、龙崇拜、祖先崇拜等诸多方面。他特别以自己领导发掘研究的红山文化敖汉兴隆沟整身陶人与双墩陶塑人头像举例称,两者耳部均有相似的钻孔,应有传承交流上的渊源。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