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新乡贤,从故乡的路再出发 正文

新乡贤,从故乡的路再出发

[娱乐] 时间:2024-04-28 14:48:2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55次

    乡贤,新乡贤是从故出传统乡村文化的独特印记,也是新乡贤引领时代风气之先的使命感召。在江苏大地,从故出越来越多有情怀、新乡贤有理想、从故出有力量的新乡贤贤才志士,把根扎在家乡,从故出接续“乡贤文化”,新乡贤激荡乡村振兴活力。从故出本期记录版聚焦几位新乡贤,新乡贤讲述他们在身体力行中守护乡村文化,从故出涵育文明乡风,新乡贤反哺桑梓、从故出泽被乡里的新乡贤故事。张仁高:洪泽湖畔,他让渔鼓焕发新“声”“哎——洪泽湖上好风哎啊光啊,咿呀呀嚯嘿,呀嚯嘿……”江苏省泗洪县半城镇,身穿渔家服饰的舞者们,手持渔鼓和鼓键,投入地表演着古老的“洪泽湖渔鼓”。随着紧凑急促的鼓点,他们身姿摇曳,如行走在船间水上;迅疾摇橹、踏浪撒网的船家生活,跃然眼前。今年58岁的张仁高,此刻又一次沉浸在这动人心弦的渔鼓声中。作为一辈子扎根农村的群众文化工作者,他的人生和这面渔鼓紧紧缠绕。张仁高的父亲是半城镇文化站的老站长,发现并挖掘了“洪泽湖渔鼓”。张仁高从小熟悉湖区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深厚的传统底蕴点燃了他的梦想和激情。1983年,他接过文化传承的重任,40年如一日地整理发掘、创新演绎,保护了一大批濒临失传的渔家文化遗产。在镇上,熟悉不熟悉的人都爱喊他“乡贤”,感谢他们父子保护、挖掘了“洪泽湖渔鼓”。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水丰草美,风高浪急,古往今来孕育了独特的渔家文化。上世纪80年代,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湖区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困境。张仁高看在眼里、忧在心上。怎么办?只有下去跑、下去看、想办法。村里老人告诉他:凡渔民续家谱、祭祀、开捕、灯会,都会请民间渔鼓艺人,手拿羊皮鼓,边敲边跳边唱,哪怕日子再穷,村里也要热闹数日,台上台下一起唱,手舞足蹈,如痴如醉。这就是神秘的“洪泽湖渔鼓”。张仁高循着只言片语,在安河口村芦苇搭成的破屋里,找到了那位七旬老艺人。那天,老人拿起鼓,来了一段渔鼓说唱《刘文龙赶考》。四五分钟的清唱,没有伴奏,没有行头,却直抵人心,瞬间把张仁高“击中”了:粗犷热烈里裹挟着沧桑,仿佛来自远古,穿越历史而来。接连好几个晚上,张仁高默念着这份珍贵的曲谱,这是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渔鼓艺术的独特魅力。氤氲着水波的声腔,朴素自然的鼓点,在他的脑海里翻滚,让他震撼于民间文化强悍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这么多年渔鼓仍原生态地在洪泽湖上传唱。传唱的不仅是这片湖水的历史,也是渔家人祖祖辈辈的生活记忆和情感寄托。他不禁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根据此行收获,半城镇文化站很快组织排演了现代版《渔鼓舞》,并加大了对洪泽湖渔鼓文化的搜集整理。难的是,传统渔鼓说唱的表演地点大多在船上,会表演的老渔民往往居无定所。张仁高一次次深入湖区,撑船楫水而行,穿越湖面、芦荡,去滩头草房或船上寻找传承人。渔村渔岛的乡邻们,渐渐认识了这个为保护传承渔家文化奔走的“痴”人。越来越多的老艺人,最终从自家草墙上摘下闲置的渔鼓,愿意面对镜头,展示洪泽湖渔鼓的传统舞步、鼓点和表演,让之前全靠口传心授的洪泽湖渔鼓有了系统的记录。但张仁高意识到,仅有记录是不够的,在新时代,一些“陈词旧调”已不能准确描述当下的渔家生活。于是他邀请文艺创作者一同进湖区,到船上,体验渔民生活,编演了《渔鼓飘香》《渔鼓闹春》《渔鼓情歌》等系列舞台表演。洪泽湖渔鼓,走出茫茫湖荡,登上了专业的舞台。多年来,张仁高组织“草根艺术团”表演传播洪泽湖渔鼓,开展渔鼓进学校、进剧场等活动,举办培训班、文化节等非遗文化活动,让更多人听到渔鼓、爱上渔鼓,把渔鼓继续传唱下去。这些年,半城镇申报国家级、省级、市县级非遗共17项,“非遗之乡”远近闻名。一个昔日穷乡僻壤的小镇,居然建起了民俗博物馆,成为文化传承基地。洪泽湖民俗博物馆里,从捕鱼工具到洪泽湖渔鼓,从半程刻纸到布老虎制品,400多件展览实物都是从渔民中征集或人们主动捐赠的。让张仁高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年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热情和信念,已在更多人心里悄然种下。以传统渔文化作引领,半城镇一大批文化遗产不仅得以保护,更进景区,进校园,进田间地头,在发展传承中给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半城的酥肉和鱼圆,大小饭店都在做,仅镇上就有四五百人从事非遗美食制作。从事洪泽湖渔鼓表演的有四十多人,每年通过表演,家庭增收三四万块钱。”在张仁高这个土生土长的“乡贤”看来,文化,才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孙曦:建个好医院,服务乡亲们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一座从荒草滩上建起来的医院,已成为江苏民营医院中第一家三甲综合性医院。今年,也是香港青年企业家、苏州九龙医院董事长孙曦回到故乡投身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第16个年头,16年岁月,他融入了苏州,在这里生根,和这座城市一起成长。孙曦的口音已经少有“港味”,会讲苏州话,普通话也说得很地道。实际上,他1985年出生于香港,后赴加拿大读高中直到大学毕业。他说,因为父母都是苏州吴江人,上世纪80年代去香港经商,在家常用家乡的吴侬软语交流,耳濡目染,自己也能讲得一口流利的苏州话。“父母一直告诉我,不能忘记家乡,我们的根在那儿。”上世纪90年代,孙曦的父亲孙福林回到老家开了好几家工厂,主要经营电缆业务,生意红火。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后不久,孙福林却作出决定,放弃从事多年的通信线缆行业,拿出13.5亿元在苏州工业园区创建一所高水准的综合医院——苏州九龙医院。“2003年,园区到处是荒滩、农田,连像样的路都没有,要在这里建医院,我一度不太理解父亲的想法。毕竟,当时上海、北京、广州等发达地区都力邀父亲去投资。后来我才明白,父亲开办医院有他回报家乡的执念,因为他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对村民们看病难、看病贵深有体会,想建个好医院,服务乡亲们。”孙曦说。更多的回忆,涌上孙曦心头:在香港时,即使很忙,父母也坚持每年回家乡看看;父亲周末常去老家农村,跟老人们喝茶、拉家常,出钱修路,建老人活动室,乡里乡亲无论谁有困难都主动帮忙。有一天,父亲闲暇时谈起开医院的初衷:“想为家乡的老百姓做点事儿,让大家看病、养病有个好环境。”2007年,大学毕业的他选择回国,从一名留学生“切换”为扎根基层医疗的管理人员。当时苏州工业园区刚刚起步,人口很少,老百姓对民办医院并不太信任。最初两年,医院的发展状况不理想,每天亏损20多万元,第一年就亏损了近9000万元。孙曦忍不住劝父亲:这么累,这么辛苦,干脆就把医院卖掉吧。孙曦父亲的身体那时已不是很好,但他只讲了一句话:“做企业不能只考虑自己!”医院有1000多名员工,园区有20万老百姓,孙曦真切感受到了想坚持“做老百姓的医院”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于是,他走出医院,挨个走访周边居民、企业,通过“田野调查”了解当地的医疗需求、风俗文化,越来越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作为民办医院,九龙医院坚持按社保价格计价,不高收费。医院开通了很多免费班车,每天到乡镇接送老百姓来看病。来看急诊的病人没带身份证,不知其是否有医疗保险,但父亲的宗旨永远是先把人给救了……”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患者走进九龙医院,孙曦也从父亲的目光里看到了赞许和欣慰。2013年,孙福林先生病逝,28岁的孙曦接过了父亲的重托。他将国外所学的管理运营经验与实际相结合,让医院发展更“接地气”。在他看来,中西两种文明都有不同的闪光点:“中国人侧重于从宏观、大局上考虑问题,西方人更加注重微观细节的考量。让这两种文化更好地融合,就会发挥出最大的优势。”有了这一认知,孙曦办“老百姓的医院”的方向更加明确,他积极拓展多元化服务,在深化医改的进程中,与十多家基层医疗机构签约实现资源共享,开展面对面“送医下乡”,让园区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打拼这么多年,孙曦时时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涌动的发展机遇:“从政府到居民,江苏经济对民营资本有更强的包容和接纳。”随着医疗服务不断完善,九龙医院继而拓展妇产、老年康养这两大板块,还进军生物医药产业,通过构建平台,加快临床医学研究成果产业化。“现在我越来越体会到父亲传承的‘大爱精神’,他留给我最大的财富就是社会责任。”孙曦说,早在2004年,父亲孙福林就到国家级贫困县甘肃积石山,出资捐建了胡林家乡卫生院。2016年,孙曦第一次来到这个大西北贫困山村,看到父母的名字镌刻在卫生院门墙上时,他心头一热:“在大西北偏远山区,千里之外,写着我父亲母亲的名字,这里的人们都惦记着他们,我很感动!”同年,孙曦以父亲的名字成立了“孙福林慈善基金会”,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路上,孙曦频频出力。沿着父亲的足迹,延续父亲的爱心,传承侨商情系家乡回馈桑梓的初心,在孙曦身上,乡贤文化的文脉正薪火相传。朱仲辉:为家乡打开发展“新蓝海”在南通通州区川姜镇和海门区三星镇的交界处,原本有一座桥,叫做叠石桥,如今,这三个字因现代家纺业而家喻户晓。20多年,南通商人朱仲辉回报桑梓,将家门口这座老旧的“小绣品城”一举改造为国际家纺城,把南通家纺推到了中国家纺产业的最前沿。近年来,怀着对家乡的赤子之情,出国创业多年的他返乡造福乡里,由“洋老板”变身为一名新时代的新乡贤。“进出只有一条破破烂烂的小路,整个市场没有一盏路灯。”这是本世纪初人们对叠石桥的印象。彼时,叠石桥作为乡村摊点,虽已初具覆盖四邻八乡的体量规模,但因交通落后,作坊式生产难以为继,曾一度遭遇发展瓶颈。赶上改革开放的朱仲辉,办过服装家纺外贸企业,收购公司进军建筑界,攒下了人生第一桶金。2000年,正值三星镇政府要将叠石桥绣品城改造为大型家纺城,向社会公开招标。既为寻找商机,也有心回报家乡,朱仲辉的公司中标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建设项目,开启了“十年建一城”的创业历程。“2001年到2011年,一期到三期,从筹建到建成,我们做到了。”回想初心,朱仲辉不禁感慨:“当时,想到家乡有这么好的产业,却只能缩在小村镇的一隅,太可惜了!不管在哪里赚钱,我都希望能竭尽所能回报家乡,让家纺产业更好地发展。”筹建的过程并不顺利,家纺城经营户的思想工作也不好做,但朱仲辉心中的宏伟蓝图最终打动了人们:“要建,就建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类最全的家用纺织品专业大市场!”三期工程竣工后,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以120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成为中国最大家纺市场,家纺产业链上众多中小作坊转型为品牌企业。2002年,叠石桥市场率先组建中国第一家镇级版权(家纺成品)管理机构,逐步发展为发布全球指数的世界家纺中心、引领行业创意时尚的版权保护样本,让知识产权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朱老板,你是说得到做得到,做的比承诺的更好!”面对的乡邻们由衷的感激和夸赞,朱仲辉心中划过一丝骄傲。这个土生土长的三星镇人,自小便对家乡有着浓浓的情结,在商海拼搏中,他时时不忘反哺,以前沿的视野、高端的资源,为家乡打开发展“新蓝海”。2001年起,朱仲辉把开发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的成功经验移植到南非,在墨西拿市建起了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和中国(商)城,为数以千计的侨胞和当地人提供集中经营的场所。“一人富,富一家;大家富,富一片。”在他的鼓励带动下,众多南通商人前往南非发展,迅速把商业触角延伸至非洲大陆的各行各业并逐步向欧洲国家发展,聚起反哺桑梓、泽被乡里、温暖故土的一股强力。在家乡人眼中,朱仲辉丝毫没有企业家的架子,是能“掏心窝子”的人。自1998年以来,朱仲辉先后当选为叠石桥国际家纺产业园区、海门区、南通市、江苏省人大代表。平时,他一口浓郁的乡音,随和从容,走家进户拉家常,访民情,听民声。他先后提交的农村河道整治、村容村貌建设、老小区改造、解决外地子弟上学难等建议议案均得到落实。“给乡里乡亲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我心里的大石头才算落地。”朱仲辉说,自己始终铭记着“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这个朴素的道理。因为经济条件不好,没能上大学是朱仲辉一辈子的遗憾,因此他特别热心教育公益事业,投资2600万元在海门创办两所南通市“一类幼儿园”,先后捐赠数百万元教育基金,通过各种方式资助特困家庭和贫困学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年人也是朱仲辉多年来十分关注的群体,为此他投资5000万元,将海门福利院改建为融养老、医疗、康复、休息和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福利型老年服务中心,每年还拿出数十万元慰问福利院老人和儿童。“凭我一人之力,如何建成大厦千万间?”同为海门人的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是朱仲辉最为欣赏和崇敬的人物,“张謇回到自己的家乡南通,主要做了三件大事:实业、教育、公共建设。他那种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儿,值得我们一辈子学习。他的慈善情怀也告诉我们,企业做到最后,就应该负起社会责任。”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