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京何以大幅超额完成“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目标?

[探索] 时间:2024-05-02 08:04:0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88次

原标题:揭秘|北京何以大幅超额完成“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揭秘

截至2020年,《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画上句号,北京标北京市的何大划目空气质量也再上一个台阶。这三年行动计划下,幅超北京市的额完大气治理措施效果如何?空气质量提升到什么水平?下一步该如何施策?对此,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张强在今天(7日)举行的成蓝2021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上进行了分析,评估了的天保措施成效和环境效益影响。他表示,卫战这也算是年行对国家“大气十条”成效评估的延续。

超额完成计划任务

《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到,动计到2020年,揭秘全市氮氧化物、北京标挥发性有机物比2015年减少30%以上,何大划目重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幅超各区PM2.5年均浓度不超过55微克/立方米。额完

到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降至38微克/立方米,首次实现“30+”;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臭氧浓度与2017年相比降幅分别为34.5%、33.3%、37%、50%、38.1%和9.8%。

同时,优良天数持续增加,由2017年的238天增加到2020年的276天,一级优的天数从2017年的79天增加到2020年的106天,蓝天“含金量”明显提升。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日逐年减少,2020年全年未出现严重污染日。

张强表示,从浓度指标看,北京市可以说大幅超额完成行动计划任务,但秉着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很有必要对“蓝天保卫战”的污染治理措施进行梳理,量化评估各类措施的执行效果与环境效益,更新北京及周边地区排放清单,量化气象条件变化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总结“蓝天保卫战”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分析下阶段的减排和污染治理潜力。

PM2.5减排主要得益于扬尘源

张强介绍了措施减排效果的评估,梳理了措施的落实情况,包括民用燃料清洁化、重点行业企业搬迁、移动源排放标准升级、扬尘源综合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各个措施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通过测算,2017至2020年,北京市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PM2.5分别下降64%、40%、20%、32%。二氧化硫的减排主要来自工业部门;氮氧化物的减排主要得益于交通部门;VOCs的减排主要得益于民用部门;PM2.5的减排主要来自扬尘源。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北京社会经济活动强度显著下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新冠疫情导致的被动减排分别占2018年至2020年北京市氮氧化物、VOCS、PM2.5减排量的18.8%、29.3%以及35.3%。

具体来说,对SO2减排贡献最大的是锅炉、散乱污、拆违综合整治;对氮氧化物减排贡献最大的是交通结构调整,主要得益于淘汰老旧车辆、车辆结构优化升级;对PM2.5减排贡献显著的措施有扬尘源综合整治、交通结构调整和锅炉、散乱污、拆违综合整治;VOCs的减排主要得益于VOCS重点行业治理、交通结构调整和重点行业企业搬迁。

二氧化硫的下降比例在四种污染物中最高,其次是PM2.5、氮氧化物、VOCS。周边省份氮氧化物的减排比例在5%至13%,VOCS的减排比例为0至11%,PM2.5减排比例为13%至28%。北京市污染物排放量降幅显著高于周边地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和PM2.5的减排比例分别为周边水平的2倍、4倍、3.3倍和1.4倍。

本地减排贡献率占近一半

“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成果显著:北京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显著下降,相比2017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PM2.5排放分别下降64%、40%、20%和32%;2020年北京市年均PM2.5浓度达到3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改善及污染物降幅均领跑周边区域。

相比2017年,北京市2020年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17微克/立方米,其中本地减排、周边减排、气象变化分别贡献了8.0微克/立方米、4.6微克/立方米和4.4微克/立方米,贡献占比分别为47%、27%和26%。本地减排中交通结构调整和扬尘源综合整治对PM2.5浓度下降贡献显著,新冠疫情影响对PM2.5年均浓度削减贡献1.9微克/立方米。

不过,张强也表示,虽然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是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首当其冲的是面临PM2.5和臭氧的双重压力,在PM2.5尚未达标情况下,臭氧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夏季会出现PM2.5和臭氧浓度“双高”现象。

同时,本市大气污染减排空间收窄。随着本市多年来持续性、大规模、集中化工程减排项目的陆续实施完成,工程减排的潜力空间越来越小。另外,区域传输影响显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物排放强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至5倍,一旦发生不利气象条件,易发生区域性重污染天气,北京市空气质量的改善越来越依赖区域的共同减排。

张强建议,北京市下一步的大气污染治理,坚持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协同,建立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长效机制,严控能源消费总量,从车辆电动化、供暖清洁化、建筑节能化等领域,推进节能降耗。坚持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以氮氧化物和VOCs减排为重要抓手,持续推进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坚持本地和区域共治相协同,坚持共建共治共享良好的生态环境。(骆倩雯)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