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封闭封控区,足不出户如何就医?广州建立三级应急医疗服务保障体系

[百科] 时间:2024-04-29 00:52:4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26次

原标题:在疫情封闭封控区,疫情医广应急医疗足不出户如何就医?广州建立三级应急医疗服务保障体系

在三甲医院待了20年,封闭封控服务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医生洪城这些天换了角色,区足在荔湾区中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起了“三人小组”成员。不出保障专家来到社区,户何成为“三人小组”一员后,州建症状问诊提供指引成为他们除核酸检测之外的立级另一项重要工作。

6月3日起,体系疫情下的疫情医广应急医疗荔湾南片区实行封闭封控管理,居民出行受到限制,封闭封控服务居民求医问药也受到影响。区足一时间,不出保障片区内近59万人的户何医疗保障问题凸显。

如何应对?特殊时期,州建广州封闭封控区内三级应急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应运而生。立级在这个体系里,第一层级是“三人小组”,第二层级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三层级是医院。

三人小组

踩电动车为病人买药

芳村试行封闭封控管理第二天,洪城便带着30名队员赶来位于高风险地区的中南街。第一天上班,他就遇到了有小孩抽搐的情况,快速处理后,马上电话联系社区医生上门,为小孩进行下一步治疗。

面对居民的求医需求,“三人小组”中的医护人员要在很短时间内去获得居民的信任,摸清他们的医疗需求,而不是直接解决病人的痛楚。

在6月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陈斌说,广州市增派了420名医务人员充实到荔湾区的“三人小组”,同时向每户居民发放印有对口“三人小组”24小时联系电话的小卡片。

“三人小组”,就是片区居民就医时联系的第一人。

刚开始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护士万梅仙骑着借来的电动车,拿着医保卡,帮病人跑腿买药,再转交给社区志愿者送药上门。

“居家人员不能随便出去。”洪城说,“三人小组”里的医生,要判断病人是否达到出去看病的条件,是否可以开通行证,最重要的是确保病人能及时就医。

电话监护、呼救救护车、护送病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医生廖壮文细数“三人小组”成员的工作。

他还发现一个现象:有时病人着急,可能会把病情说得很严重,他们就是希望医生快一点。“居民都很理解我们的工作,只要处理好了,他们基本上满意。”

在封控区内待了10多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医生劳文芹记得一个细节,有一次一名婴儿连续咳嗽,家里人很着急,医生立即在微信群里指导家人如何应对,即时答疑解惑,随后婴儿症状缓和,家长也放下了心里的石头。

“在这特殊的封闭时期,有医生一直守候在身边,让我们无比安心。”有居民在群内说。

上门医生

入户前要做足防护

白鹤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内分泌科伊鹏正在与病人打电话,一方面了解病情,另一方面安抚患儿家属情绪。

儿科常被称为“哑科”,就算是在诊室面对面看病,都能感受到家长的紧张。在封闭区,焦虑情绪更是容易蔓延。于是,安抚家长情绪,就成了医生的头等大事。

为充实一线力量,广州市派遣270名医疗业务骨干,对口进驻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近距离医疗保健服务。

因为居民无法外出,在这里,医生上门服务成为常态。

6月14日一大早,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副主任医师何丽婵就接到社区医疗中心发出的医疗求助:“有一名突发眩晕的患者,她是一名产妇,正在哺乳,我们让她卧床休息了,又不能吃药,怎么办?”

何丽婵立即拨通患者的电话。“我太太晕得厉害,一起身就晕,你们能马上来看一下吗?”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很快,何丽婵上门服务,使用手法成功复位,产妇不需要服药,也不用担心影响哺乳。

每一天,封闭封控区域内至少会有六七名新生儿出生,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保健部部长宋燕燕带着社区医生上门,随访新生儿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指导家长就诊。

宋燕燕说,新生儿访视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评估新生儿的黄疸情况,若宝宝黄疸值过高,有可能影响到大脑神经发育,甚至威胁到生命。

在中高风险区域,上门服务的风险时刻存在。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儿童神经科医生田杨说,有一名发热的小孩情况不稳定,打算上门服务,但后来孩子核酸检测为阳性,一家人被送往医院进行隔离。“根据病人的病情来做决定,只要做足了防护,上门诊疗就没有问题。”

生死抢救

筑造生命“堡垒”

6月13日凌晨2时,在荔湾区妇幼保健院,产妇莫莫突然出现临产征兆。由于她肚子里孩子太小,医护人员努力为她保胎。没想到,早上接近9时,宝宝还是迫不及待地出生了。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医生何春卉,刚穿好三级防护服就直奔产房,“我们冲进产房的时候,宝宝刚出来1分钟,没有呼吸,体重1公斤,出生评分是3分(满分10分)。”何春卉说。

抢救马上开始!

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气管导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很快,早产儿度过了呼吸关,何春卉打算回酒店收拾行李,住到医院里,守护孩子渡过喂养感染关。

每一天,在荔湾区妇幼保健院,几乎都上演了与死神赛跑的生死时速。

6月3日,广州调派250名专家进驻荔湾区南片区域二级医疗机构,其中重点支援广钢新城医院和荔湾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

6月6日,改造后的广钢新城医院正式投入使用,重点提高非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能力;荔湾区妇幼保健院则负责高危孕产妇和儿童的治疗。

这是应急医疗体系的第三层级。

“陈敦金教授,您那边能听到吗?我跟您介绍一下两位孕妇的情况……”在荔湾区妇幼保健院,王晓怡正在视频连线,请求大后方支援,与专家进行线上远程问诊。

王晓怡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支援荔湾管控区领队。她说,因为疫情,封闭管理区域的孕产妇产检、分娩受到一些影响,如果是高危妊娠的孕产妇,孕产妇和家属更是着急。在这里,她将负责辖区内高危孕产妇救治,保证每一对母子的平安。

在芳村孕妇群里,王晓怡总是耐心解答孕产妇的疑惑,大到如何控制血糖,小到吃补品。但她对此没有一点厌烦,让她开心的是,这段时间,微信群里,信息慢慢少了,孕妇的慌乱与无助的情绪也逐渐消散了。

●南方日报记者 黄锦辉(黄锦辉)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