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周”群像:他们比文字更生动

[时尚] 时间:2024-04-28 21:00:3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94次
“茅盾文学周”群像:他们比文字更生动

       “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已于11月19日晚隆重举行,茅盾围绕“茅盾文学奖之夜”打造的文学“茅盾文学周”系列活动也完美落幕。这场全民参与的周群字更文学盛事,在茅盾先生故乡——浙江乌镇举办,像们是比文一场文学和生活的难得邂逅。站在巨人肩膀上弘扬优秀传统的生动名家后人,从妙笔文章里走出的茅盾作家,把角色演绎到观众心里的文学演员,他们踏着乌镇的周群字更青石板,走进了生活,像们把他们的比文故事讲给了观众和读者。

  鲁迅长孙和茅盾长孙:站在巨人的生动肩膀上,发扬他们的茅盾精神

       11月17日,“致敬与展望”茅盾文学周启动仪式在浙江乌镇举行,文学茅盾长孙沈韦宁、周群字更鲁迅长孙周令飞携手出席活动并分别致辞。

       在沈韦宁看来,茅盾文学奖颁奖盛典再次荣归茅盾故里,是对爷爷故乡情结的最好慰藉,也符合一位老人的心愿:“在茅盾文学奖的激励下,优秀作家、优秀作品不断涌现,长篇文学创作空前繁荣。这就是爷爷当年设奖的初衷,也是奖项设立以来结下的丰硕成果,想必爷爷一定倍感欣慰。”

       沈韦宁一开口便带有京腔,眉宇间有爷爷茅盾的影子。1957年,沈韦宁出生在南京,所以名字中有个“宁”字,在他不满周岁时,就随家人迁居北京,在北京长大。

       沈韦宁曾是一名电脑工程师,他在父亲去世后,开始参与茅盾研究。沈韦宁表示,他已经是第3次踏上爷爷的故土,“家乡人民为了纪念茅盾、研究茅盾、弘扬茅盾,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而且做得愈来愈扎实,越来越有意义。”

       沈韦宁在活动期间接受了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的专访,谈起了祖父茅盾的形象和家风。“他从来没有跟我们发过脾气,特别和蔼。因为我们小孩比较调皮,经常做点捣乱的事儿,他也从来没骂过。”沈韦宁说,“爷爷并没有很明确地说过任何一句话当家训,但是从他的言传身教上,我们知道要做一个正直的人。”

       作为鲁迅先生的长孙,周令飞不仅外貌与鲁迅十分相似:浓密的眉毛、标志性的一字胡,他言谈中的幽默洒脱,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教科书里的鲁迅。周令飞和沈韦宁的看法不谋而合,他表示,鲁迅和茅盾为我国的文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两人的作品不仅为新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鲁迅和茅盾都是浙江文学的骄傲,也是中国文学的骄傲,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周令飞说,“鲁迅和茅盾的创作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进,让我们努力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人民性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文学事业而努力奋斗,愿他们的精神永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呐喊’”。

       2023年是鲁迅和茅盾携手创办的《译文》(后更名为《世界文学》)创刊70周年,能来到茅盾先生的故乡乌镇参加活动,让《世界文学》原主编高兴倍感亲切。他说,1934年夏天,茅盾来到鲁迅寓所,谈及外国文学译介之事,提出专门登载译文的杂志设想,鲁迅当即表示赞同。高兴表示,新中国成立至今,《世界文学》继承了《译文》传统,用心传承鲁迅和茅盾开创的神圣而美好的事业,70年间译介了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家作品,为中国文化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茅奖作家也是视频创作者,“短”与“长”能否共生?

       11月17日下午,“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周”昭明书会第一场论坛在浙江桐乡乌镇举行。茅奖作家、评委共同探讨短视频和长篇文学的共生与挑战。

       “我的文学写作是希望读者看到我的心灵,短视频创作是希望读者看到我的生活。”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亮程表示,自己也是一名短视频创作者。

       刘亮程说自己平时住在乡下,有了拍摄短视频的土壤,“那个地方发生的事比较多,我自己会拍一些小片,由助手剪或者我自己剪。”远离城市隐居大山深处近10年,瘦削的身材、飘然的长发,“仙风道骨”的刘亮程似乎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

       从刘亮程不紧不慢而又掷地有声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坚定。从《一个人的村庄》到《本巴》,这位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的作家,在面对读者时的从容,是来自内心的笃定。

       刘亮程还拿自己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本巴》举例:“这本书刚出版的时候我自己发短视频推书,后来我看一些短视频博主和很多读者也在推,最后发现他们推得都比我好,因为他们读进去了,他们读到了作品中我没有写出来的意义。”

       但是,在他看来,短视频依然无法替代长篇小说。“我希望读者能够通过短视频,去阅读背后的长故事,只有长故事才能滋养心灵。人生只有几十年的岁月,但是书中有一千年的岁月。”

       刘亮程说,“我希望短视频创作也能安静下来,安静的短视频创作者,他们也是诗人。我相信现在这些千千万万的短视频,是我们这个时代珍贵瞬间的记录,这些记录迟早会变成更为有价值的东西。”

  青年作家面对新变化时怎么办?马伯庸有答案

       “卷”“躺平”“迈出舒适圈”,青年作家如何看待时下流行的这些生活状态?

       11月18日,“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周”《青年作家创作漫谈》主题论坛在乌镇举办。一向妙语连珠的马伯庸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表示,这需要明白“卷”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卷的终极目的是‘躺’得更平。换一个说法,一个人要勇于迈出舒适圈,不是说纯粹为了承受苦难,吃苦只是过程,不是目的。迈出舒适圈是为了迈进更舒适的圈。”

       真诚而又幽默的回答,让读者对马伯庸有了“邻家大哥”的亲近感,而他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亲近感”又无处不在。

       谈到采风的作用时,作家马伯庸用迟子建的例子来论证其重要性。“当年迟子建老师写《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时候,我记得后记上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细节。她说,她离开得越远,就越写不出东西来。后来她发现一定要回到原址所在,才能静下心来,最终写出了这样一部史诗作品。”

“茅盾文学周”群像:他们比文字更生动

       马伯庸认为,文学虽然在外面有一些理性的风格包裹着,但最核心的地方还是感性。“这种感性没办法用文字、用资料、用严谨的语言去表达,一定是亲自到了这个地方,才能体会到那种很难描述的感觉。所以说,我没办法去唐朝采风,但我已经去了很多次西安,去了很多趟博物馆和古迹,在这之间我才能感受到那种残留下来的盛唐景象。”

       马伯庸除了真诚,还有理性的一面。从他思考时下意识扶眼镜的动作中,可以看到他的严谨之处。

       谈到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他表达了自己的思考。“我相信有一天AI可以比人类写得更好,而且现在人工智能有一个新的发展叫‘智慧涌现’,这就跟人类的灵光乍现是很像的。”马伯庸认为,对于未来的读者来说,作者的容身之处在于“优先检索权”,“当我们作为一个人去写作,去写自己共情的东西给读者的时候,从IT的数据库的角度来说是给自己做了一个标签,只要有这个标签在,我们就有容身之处。”

  影视和文学“关系暧昧”,影视改编可以让文学展翅高飞

       “影视确实给文学插上了翅膀,这是意向和具象之间的辩证关系和量子纠缠,但影视和文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影视有点像豹子,文学有点像大象。”11月19日,在茅盾文学周“影视改编作为文学的推广者”主题论坛上,著名作家刘震云发表了《无声的洪流改变有声的世界》的致辞。

       幽默的段子手是刘震云的新标签,但作为一名出色的小说家,从他洒脱的演讲中,可以看到他的实力和自信。

       作为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最多的国内作家之一,他笑称“编剧”不是那么好干的,小说注重心理描写,不爱反转,影视却需要反转,“所以从速度上讲影视像豹子,跳跃着往前走,但是小说有点像大象,边走边想事。”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柳建伟则认为作家要成名离不开“影视化”。

       “文学是一切艺术之母,但影视也在潜移默化中,扩大文学的声量。”柳建伟说,影视改编决定了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没有电影艺术对莫言《红高粱》的精彩改编,没有电影《红高粱》在西柏林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大奖,人们也不可能及时注意到当时还算年轻的青年作家莫言。如果没有这个电影的《活着》30年前斩获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余华的文学作品就不可能获得像今天这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柳建伟认为,影视对文学作品的成功改编确实可以让文学展翅高飞。

       演员王劲松表演过许多深入人心的角色,他表示,剧作也是文学作品,演员要做的是尽最大的努力还原人物形象,“演员要做案头工作,最大化地靠近文本中的人物,用你的情感、你的生活阅历、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你周围所有能够感觉到的每个毛细管都要张开去触摸他,你才可以把他从文字里面剥离出来呈现在屏幕上。”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