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为祖国和人民放声歌唱 正文

为祖国和人民放声歌唱

[百科] 时间:2024-05-01 21:22:1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91次

原标题:为祖国和人民放声歌唱

贺敬之最难忘的为祖一次旅程,大概要算是国和歌唱那次重返延安了。

对于诗人贺敬之来说,人民他的放声青春岁月是和延安紧密相连的。对他来说,为祖延安意味着青春与热血、国和歌唱希冀与奋斗、人民信仰与坚守。放声

全国抗战爆发后,为祖少年贺敬之随学校师生一路流亡,国和歌唱从山东一路迁往大后方,人民最后落脚在四川。放声在那里,为祖贺敬之一边刻苦读书,国和歌唱一边参加抗日救亡的人民宣传。

在抗日救亡的道路上,贺敬之最后选择了奔赴延安。因为他越来越真切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是抗日最坚决的,只有共产党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只有共产党可以把中国带向光明的未来。

在一本杂志上,贺敬之看到了延安“鲁艺”的招生简章。于是,贺敬之沿着川陕公路走了一个多月,步行到了西安,再辗转几百里抵达延安。

贺敬之当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也不懂什么文艺理论,但还是被“鲁艺”录取了。据说是文学系领导和教员看了他的诗后,觉得是一个可塑之材,所以录取了他。

贺敬之后来说:历史证明,我们当年投奔延安的路是走对了。是延安让我们真正地理解了革命、理想、文学、文化,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了一起,有了家国情怀的自觉。没有延安就没有我后来的文学成就,就没有我的今天。

“鲁艺”的学习,让贺敬之找到了创作方向,一系列优秀作品纷至沓来。他创作了《翻身道情》《南泥湾》《白毛女》(合作)等精品力作,在解放区内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1946年,贺敬之离开了延安,但延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仍旧时常萦绕在他的梦中。

1956年3月的延安,延河水清澈见底,清凉山春意初绽,迎接着一位特殊客人的到来。他就是当年那个延安“鲁艺”的毕业生,一位激情澎湃的诗人。

这一年,贺敬之从北京来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回到了阔别10年之久的延安。

当时,与贺敬之同志住在一起的是西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郭强。贺敬之告诉郭强,他是吃延安小米、喝延河水长大的,这里到处都留着他的回忆,重回延安感到比回到故乡还要亲切。延安的父老乡亲深情地接待他,用延安的土特产像招待亲人一样招待他。他回想起当年的往事,再看到延安的变化,心潮澎湃,一气呵成写下了诗作《回延安》。

郭强要到了诗稿,说广播电台可以请人朗诵。但没想到的是,当时的领导没有同意播出《回延安》。郭强决定把诗稿送给《延河》杂志。

经过几次波折,诗歌《回延安》终于在1956年7月的《延河》月刊上发表了。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首诗中,饱含着诗人对延安岁月的深深怀念,对哺育他成长的延安精神的热情讴歌。它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记忆,成为大家争相传诵的名篇。

10月27日下午,我来到贺敬之家中,拜访这位闻名中外的大诗人。他靠在沙发上,兴致勃勃地向笔者回忆起在《解放军报》刊发的作品情况。他说,有一组歌颂英雄战士王杰的诗作,在《解放军报》发表后,被上海一个音乐团体看中,很快就谱了曲。

2000年5月25日,他还在《解放军报》“长征”副刊发表了题为《致魏巍同志》的诗作。这首标注着写于三门峡的诗作,其中有“我访三门遥致敬,中流砥柱思君容”之句。

沙发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幅红色的剪纸作品格外引人瞩目。画面上,有耸立的宝塔山,有流淌的河水,还有诗人形象出现在剪纸作品的右侧。他是那样饱含深情地凝视着远方,似乎在表达着自己对延安日日夜夜的思念。作品上方,是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除了这个“搂”字,别的字都不能表达对延安的思念之深。

贺敬之表达了对军旅作家的敬意。他说,我很佩服军旅作家。他觉得,部队作家始终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坚力量。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军旅作家的参与和推动。他还谈到了一些军旅作家的作品,对他们的创作表达肯定之意。

他还表达了对“长征”副刊出版5000期的关注与祝贺。谈到了自己的作品《白毛女》《回延安》《雷锋之歌》创作发表后的一些情况。

我认为,重返与抵达,构成了贺敬之文学与人生一组关键词。他重返延安,抵达了生命中最牵动人心的心灵彼岸。同时,在诗歌创作中,他摆脱“小我”,重返人民,重返古典,抵达了自己诗歌艺术的高峰。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这首写桂林山水的诗歌,像山一样秀美,像水一样缠绵,在一咏三叹、回环往复中完成了诗意的提升与塑造。“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这首写三门峡的诗,字雕句琢中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美,气势磅礴、气象非凡,具有古典与现代交织的艺术魅力。

他的诗,是闪电与雷霆,是奔腾的河流,是峭壁上的花朵,是马背上的歌吟。

此后,贺敬之又创作了《放声歌唱》《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等诗作。这是他的又一次重返,以诗歌的形式重返时代现场,抵达精神高地。我认为,他的诗作有三个重要的来源:一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二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新诗的实践;三是外国优秀诗歌特别是马雅可夫斯基等优秀诗人的探索。所以,他的诗,是主体性与人民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结合,开创了新诗发展的一条贴近古典、贴近人民、贴近时代的道路。

贺敬之1924年生于山东枣庄。在抗日战争期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歌剧《白毛女》曾获得斯大林文学奖,为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贺敬之长期担任宣传文化界的领导职务,为培养文学新人、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人生足迹,经历了中华民族从实现民族独立、新中国成立到走向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的历程。他的一生,都在为祖国和人民放声歌唱。

聆听诗人贺敬之面对面的教诲,愈发感觉到他是一个开创了现代诗发展新路径的诗人,是一位谦逊、幽默的老者,更是一位代表着中国文学发展道路与无限可能性的重要作家。特别是在当下中国诗坛,要重新审视发展理念,澄清一些模糊观念,所以更加需要贺敬之这样的诗人,以恢复文学的正大气象,重振诗坛的雄风。

不知不觉间,已经倾谈了近一个小时。我起身向贺敬之告别。临别之前,我再次回望那幅挂在客厅墙上的红色剪纸作品。在那幅题为《回延安》的作品中,诗人永远是那么年轻。(■刘笑伟)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