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当人在看展的时候都看些什么 正文

当人在看展的时候都看些什么

[知识] 时间:2024-04-28 22:43:3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17次

1.如果你是一位小红书博主

北京看展|藏在小众艺术园区的预约制免费展览

展览:不止于人类|More Than Human

地点:博乐德艺术中心A1栋

时间:2023年5月27日-7月23日,10:00-18:00(周一闭馆)

一句话总结:好看!看展好拍!候都快来!当人

展览展出了数十位国内外艺术家们关于后人类时代的看展思考。

因为是候都预约制,所以人流少。当人所以拍照非常方便。看展不会拍出人挤人,候都哪里都是当人人的图片!

很喜欢视频装置的看展布展方式,沉浸式空间很好出片。候都大家可以在不触碰艺术品的当人情况下尽情地拍照。

PS:可以穿金属色哦,看展在展馆里很显眼。候都

#周末去哪儿#北京#我很小众#展览#展览打卡#北京周末好去处

2.如果你是一个对艺术一知半解的普通人

在去展览的路上,我大概已经辱骂了不下十位瞎别我车的司机了。今天北京四十度,我的火气能有九十度。

开车越开越荒凉,已经过了首都机场T1航站楼了,我在飞机坪边上绕来绕去,绕到了保税区。车停到了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它其实就是一个艺术园区,却拥有一个非常宏伟的名字!

我用长袖衣服裹着头和上半身,在热浪中找到了园区里的博乐徳艺术中心。

展馆前台的工作人员抬头看看我,指了指两边门的方向,告知我展览分两个区域,不相通。

我顺脚去了左边的厅。一眼就看到了普林茨·古拉姆的作品。说实话,我不大懂行为艺术,但是这不妨碍我看了半小时他们在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前摆出的各种连体婴动作。满脑子都是:how?why?what?

展厅还摆出了他们其他两件作品,一个叫《沃格利亚门尼》的石头装置,把石头作出一张张脸的模样,我与它们面面相觑。另一幅叫《kor por re el》,是一幅绘画作品,四米长的画布上用彩铅画满了躯体。

走向另一个厅,我看到了米瑞安·卡恩的作品,小小的几幅贴在白墙上,你得贴的很近去看。死去的鸟、一张女孩的脸、书房、一幢楼、射杀案,今年上半年她在巴黎的东京宫有个展,每一幅都巨大无比,从她的工作室搬运到巴黎。

在这里她照样用强烈的色彩和抽象的图片语言激烈得表达对女性主义、战争、自然等后人类时代场景的思考。只不过小幅图片与过于严肃的排列方式,失去了她原有的冲击力。

我在何其沃的《恭喜发财N+》前面坐了很长的时间。我试图想知道他拍了什么,但是看着看着我就走神了。四个女人,在镜头前舞蹈,镜头很清晰,没有滤镜。在这个没有滤镜会死的时代,她们的脸看起来太赤裸了。她们看起来没那么好。但是看着看着,你又觉得她们太好了,在南方的乡村里说故事,女人的故事,说着说着,她们又跳了起来。

空荡的展馆里只留下了这群女人的声音。

走之前,我对很多作品一知半解,我问前台的工作人员有展览介绍吗?她让我回去翻阅公众号。

3.如果你是场馆保安

10:00 没有人来。

11:00 没有人来。

12:00 没有人来。

13:00 没有人来。

13:30 来了一对情侣,女的头发染成绿色,急匆匆的冲进来。她男朋友跟在后面,沉默不语。那男的也不看东西,就一直跟在后面。发呆。

13:45 一家人。男孩子叽叽喳喳。双手双脚挂在他爸身上,他妈给了一后脑勺老实了。东摸一下展品,西碰一下墙壁,我想上前阻止的时候,他妈又给了他一后脑勺。男孩子大哭,被他爸拽出了大厅。

14:00 没人来。犯困。

15:00 没人来。

15:15 又来了一对情侣。迅速的绕了一圈走了。

15:16 进来了几个女孩子和一个花里胡哨的男孩,穿的很好看。每个展品前面都互相拍了照。换了很多姿势。

15:30 领导来了,带了两个光头老外,他们很亲昵,不像是两男的该有的样子。

16:00 领导还没走。还有两小时下班。

16:15 来了几个富太太。她们低声交头接耳。交易?收藏?

17:00 没人来,还有一小时下班。

18:00 关展厅灯的时候,还是被那堆蛇肉吓了一跳!蛇尾巴黏在地上立在那,旁边炸开的血和蛇肉跟真的一样。

4.如果你们是普林茨·古拉姆

我们是一对情侣,这是第一次来中国。因为参加了《不止于人类》这个展,所以来看看。

——我叫沃尔夫冈·普林茨,我来自德国。因为觉得艺术史很好玩,作为一个gay又想找到发泄口,就学了绘画。

——我叫米歇尔·古拉姆,来自黎巴嫩。我成长于黎巴嫩独立战争时期,所以我一整个童年都很自闭。我小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是艺术,当艺术家这事儿在我们那儿也是不存在的,如果你会画画,画得足够好,那你就可能成为一个“有编制的”画家。

我们在艺术学校相遇,一开始并没有想到成为一个组合。只是刚好相爱在一块儿了。我们搬去了柏林,尝试着做了一些组合作品,用各自的姓氏组合了一个新艺名。周围的人都觉得我们做的不错,鼓励我们继续下去。

于是我们从绘画到摄影再到行为。我们的表演场地从历史古迹再到Tate Modern等艺术馆。你知道在这些地方表演,历史古迹会好些,但在艺术馆,我们一开始会紧张到发抖,你要使出吃奶的劲儿,得表现的像自己在一个玻璃罩子里,安全,隔绝一切。不然就跟在火车站一样,周围会有接吻投入的情侣,推着婴儿车的妈妈,飞来飞去的鸽子,掉下来的鸟屎,时刻影响你。

当然观众别想触碰我们,那个时候我们就是艺术品。

通常我们会用影像的形式去录制行为艺术,视频的形式让我们的表演更长久,帮我们完成了我们身体无法达到的表演时长。

这次我们的作品就有用影像的形式出现,我们的作品和这个展览的概念很相似——为了呈现人类的潜意识。

看不懂我们的表达其实没关系,有时候我们第一次走进一个展,艺术家的作品可能不会立刻就能被观众理解,也很难建立联系。但是过了几年突然有一天我又看到了那个作品,在不同的背景下又会立刻就理解了这件作品。我觉得一件艺术品会随着它存在的时长变的更加有价值和意义。

4.如果你是策展人

我们把现场、电影、展联系在了一起,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去关注到生活在不同社会结构与建构下的边缘群体,对当下最紧迫问题进行探索,比如女性话题、环保主义、移民问题等。

不过这次,比起看展,我们更享受的是与不同机构的人相互制衡、周旋。在北京,办活动得保持各种权利机构的平衡,才能进行下去。我们这个展览的大部分作品旨在激发观众的感官、强调感受,通过这种方式跟观众产生链接,艺术家们有自己不想表达过多的诉求,而管理机构希望我们可以给出一个非常明确且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来解释作品的意义。作为策展人,我就需要在保证展览可以顺利进行的同时尽量让他们懂我们在做什么。

这个过程听起来很繁琐。但这种制衡的过程,也相呼应了我们想做的主题:艺术家们、艺术中心和管理机构是看似三个完全不同的群组,一个展览的举办将三个群组联系在了一起,在我们互相的沟通和理解中我们是在试图超越不同身份和标签带给群体的束缚,最终求同存异。

5.如果你是一个小孩

我想把墙上的石头扣走一个,因为他们很可爱。——《沃格利亚门尼》普林茨·古拉姆

这个我喜欢,因为它能变来变去。——《最后点击一下,我将消失》马蒂娜·梅内贡

有几个光着身子的叔叔在植物里扭来扭去,我还没看一会儿,爸爸就把我拉走了。——《蕨类Ⅰ》郑波

有个蛇好像从天上掉下来摔碎了,不知道痛不痛?——《坠落》陶辉

我喜欢那些被子衣服和那个叔叔公主穿的溜冰鞋!——《鸡尾酒》莉莉贝斯·坤库拉·拉斯木森

6.如果你是ChatGPT

这是一场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杰出艺术家的展览,他们通过各种媒介和表达方式,探索了人类与其他生物以及科技的关系。这个展览令人印象深刻,带领观众走进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反思的艺术世界。

展览中的每个艺术家都以独特的方式探索了人类与其他生物、科技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作品引发了我对自然界、科技进步和人类自身的思考。通过他们的艺术表达,他们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人类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责任,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保护和尊重其他生物的权益。

除了作品,整个展览期间还包含了一系列表演、音乐、对谈和电影现场。闭展在即,但你还有以下活动可以参与:

//作者:雌雌大盗

//编辑:冬甩

//排版:板砖兮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