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有话说】暖心!这些民生提案点亮残疾人美好生活

[百科] 时间:2024-04-30 23:29:3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55次

原标题:【委员有话说】暖心!有话这些民生提案点亮残疾人美好生活

民生有温度,说暖生提生活百姓才有幸福感。心民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案点加大城乡低保、亮残特困人员、疾人残疾人、美好孤儿等困难群众保障力度。有话

两会期间,说暖生提生活多位省政协委员围绕残疾人托养、心民就业等建言献策,案点点亮残疾人美好生活。亮残

省政协委员张银良:持续加强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

省政协委员张银良多年从事残疾人工作,疾人作为“老委员”的美好他,一直在为这个群体发声。有话今年上会,他带来了一份《关于持续加强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提案》。

“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是帮助残疾人克服社会参与能力和自理能力障碍,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的有效手段,也是关注残疾人民生、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张银良表示,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明确了“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和照护服务”的具体要求,对未来一个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做了新安排,为加强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提供了坚实支撑。

“河南省残疾人口基数大、数量多,现有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对托养服务全覆盖的现实需求。”为此,张银良建议,多措并举、多方合力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快速发展,健全托养服务资金保障机制,加大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资金投入,扩大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覆盖面。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进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托养模式,开展邻里照护、日间照料、集中托养等多种形式的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依据《就业年龄段精神、智力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制定河南省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规范化实施细则,打造建设标准化、服务优质化、管理规范化、保障多元化的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模式,实现重度残疾人托养机构规范运营、重度残疾人托养模式持续健康发展。

省政协委员李述勇:合力推动残疾人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自强自立、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是残疾人参与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

“党和国家不断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岗位,依法保护残疾人劳动就业权利,积极营造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环境。”但是,省政协委员李述勇也直言,从残疾人劳动力就业的现状看,残疾人就业仍存在劳动技能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等问题。

他建议,继续加大对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工作力度,积极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工作岗位。“各行业部门要不断更新和对接企业需求,对残疾人进行专业培训,促使残疾人出‘培训门’即进‘就业门’,定向录用残疾人,鼓励用人单位参与培训体系建设,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为指引,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组织多类型多项目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

此外,要加强安置惠残政策的宣传解读。李述勇说,有关部门可以将各项涉及安置残疾人就业相关政策优惠清单编印成册,向各类用人单位发放资料,全面解读残疾人就业政策内容,通过走访、政策解读会等形式,积极为用人单位和残疾人牵线搭桥,针对用工风险和优惠政策进行分析讲解,并通过实例让参会企业更加清晰地了解残疾人用工特点和注意事项,鼓励企业真正了解政策、落实政策,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开发更多适合残疾人的就业项目,切实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

省政协委员李蕾:进一步发挥残疾人康养中心作用

如何让残疾人实现“康养”,残疾人康养中心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全省残疾人事业迈上新台阶,其中建设残疾人康复和托养中心项目53个,累计投入8.81亿元,基层服务残疾人能力持续增强。

“ 尽管市场潜力很大,但现实中入托率过低,绝大多数康养中心经营困难。”省政协委员李蕾分析,主要存在观念问题、经济限制问题及企业自身问题。

她建议,要加大宣传,改变观念。“一方面,政府自上而下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宣传残疾人康养中心科学康复和护养模式,号召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让他们走出家庭、融入社会、提升生活质量,吸引更多老年人、残疾人入住康养中心。另一方面,教育、宣传等多部门联合,宣传引导群众摆脱传统思想束缚,解决‘残疾人不愿去、家庭不愿让去’的思想问题。”

同时,县级以上部门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基层残联引进残疾人鉴定中心(听力、智力等)、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孤独症人群托养、康复后就业培训等项目入驻残疾人康养中心,进一步激活市场,形成集鉴定、医疗、康养、教育、就业于一体的专业化残疾人康养机构,让残疾人“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刘杨)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