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勠力同心奔小康 多党合作显担当】综述 | 九三学社:科技之光照亮乌蒙山乡小康路

[探索] 时间:2024-04-29 20:29:0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25次

挖出的勠力路重楼 普建彬 李秋明 摄

  大棚内,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田坝乡李子箐村村民舒文明轻扬小锄头,同心准备挖出一棵重楼。康多科技在他身边,党合担当蹲着一群人,作显综述之光照亮大家目不转睛、学社小康屏住呼吸。乌蒙

  “好苗!山乡好苗!勠力路”待挖出重楼、同心拨去泥土,康多科技只见一个很大的党合担当块茎展现在眼前,大家忍不住惊呼。作显综述之光照亮他们是学社小康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相关负责人、挂职扶贫干部以及种植方面相关专家,乌蒙眼看“重楼银行”即将能“提现”,3年的付出就要有回报,帮村民拓出一条增收的路子,大家脸上绽放出笑容。

  心系每一株重楼的生长状态,关心每一个村庄的环境卫生,关注每一户村民的健康教育,已成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上下近年来工作和生活的常态。8月31日下午,“勠力同心奔小康 多党合作显担当”——云报集团全媒体聚焦云南统一战线“同心工程”会泽行报道组走进李子箐村了解到,2017年12月,在中共云南省委的统一部署下,按照省委统战部的牵头协调,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对口会泽县田坝乡李子箐村开展“挂乡包村”工作。从那时起,他们就把科技和人才的“种子”,洒向这片沃土。

  青山环抱的李子箐村,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草甸风光独具特色,但基础条件较薄弱、村民增收路子少。“帮助农民脱贫,我们应该是一线主力军!”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主委、云南省农科院院长李学林曾对农科院科技人员说,这既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也是我们发展特色农业、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的好地方。

青山环抱的李子箐村,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普建彬 李秋明 摄

  于是,用脚步去丈量山乡,用真情去帮扶村民;全面助力脱贫攻坚,践行合作初心使命。两年多来,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相关负责人先后30余次赴李子箐村深入调研,汇力量、聚智慧、探路径,组织专家社员55次在会泽县和李子箐村实施产业扶贫、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保等项目,社员共计300余人次参与相关活动,先后实施“九三科技之光”系列项目21个,总投入资金487.98万元。在李子箐村实施的“九三科技之光—沪滇合作农村‘重楼银行’”重楼种苗繁育扶贫项目,就是其中一项工作。

  一个植根于大地的“银行”品牌

  一棵重楼,从种子到种苗需要3年,种苗到果实成熟需要5年。5年中,可采种出售,也可将种子再育苗出售或扩大再种植。虽然生长时间长,但有保值、增值的特点,类似于零存整取的银行业务,就好比种植农户的“重楼银行”。

  这些“银行”,连年种到了各地山区,助农增收。

一棵重楼,从种子到种苗需要3年,种苗到果实成熟需要5年。普建彬 李秋明 摄

  农村“重楼银行”是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近年来着重打造的产业扶贫项目品牌,其“重楼银行”概念,是根据重楼种植过程所具有的技术贮存、劳资零存、价值整取的“零存整取”银行业务理念提出的。

  发挥人才优势,凝聚科技力量。在会泽脱贫攻坚“同心工程”“挂乡包村”工作中,按照“科技支撑,产业扶贫,项目先行”的工作思路,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组织国内顶级重楼专家实地论证项目可行性,筛选出价值高、品种优的滇重楼,并与田坝乡人民政府和李子箐村委会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建盖5亩大棚,投资68.66万元实施“九三科技之光”—沪滇合作农村“重楼银行”田坝乡李子箐村滇重楼种苗繁育扶贫项目。按目前种苗长势,专家预估该项目2020年可产出种苗20万株,据目前重楼种苗市场价测算,能让李子箐村创收24万元,剩下的种苗将继续存入“重楼银行”项目扩大种植。

  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还于去年在李子箐村实施了云参产业扶贫项目,该项目让79户李子箐村村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共获得土地流转收入16.43万元,李子箐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村民360人次参与产业务工获得工资46.46万元,并掌握了新的种植技能。同时,发挥科技智力优势,开展“九三科技之光”——产业扶贫项目。捐助价值11万元的苹果、柿子树苗让李子箐村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

  两年多来,“重楼银行”等产业扶贫项目正激发着村民发展产业、勤劳致富信心和决心。

“重楼银行”等产业扶贫项目正激发着村民发展产业、勤劳致富信心和决心。 普建彬 李秋明 摄

  积沙成塔,凝聚成果。“我们将继续发九三学社的科技优势,不断深化完善‘重楼银行’精准扶贫项目运行模式。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用心做好产业项目,用情助力精准扶贫,让‘重楼银行’真正成为贫困农民的‘存钱罐’‘蓄水池’,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绵薄之力。”该负责人介绍。

  一封写给专家的感谢信

  “尊敬的李唯教授,您好!2018年5月21日晚,在李子箐村凹子头小组召开的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群众会上,您生动、易懂的讲解起了立竿见影的作用。第二天,本小组就全民行动……”这是一封李子箐村村民写给环境专家的信。

屋里屋外都整理有序 普建彬 李秋明 摄

  写信的是李子箐村委会凹子头小组村民李乔稳。记者来到他家时,他正从地里干活回来,他脱下沾着尘土的外套,和农具整齐摆放在一旁的屋子里,然后招呼大家到客厅就坐。客厅家具不多,但干净整洁、没有杂物。“李唯教授一次次来到我们村,从如何洗手、整理家具、摆放农药,手把手教我们讲究卫生、爱护环境。”李乔稳告诉记者,如今,村民们意识转变较大,撒化肥时会站在上风口、喷农药时会戴上口罩、屋里屋外懂得整理有序,正慢慢树立美丽家园双手创造的思想意识。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两个浩大的历时性工程,但也是一个有效衔接的系统工程。”李唯是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全媒体采访中,巧遇李唯入村开展培训。她告诉记者,要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云南,必须打通农村环境卫生“最后一公里”,不但要打造生态乡、生态村,还要树立生态户、生态人。引导让村民从点滴做起,共建生态美丽家园。

  李唯是在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的协调调动下,参与到会泽“同心工程”中来的。近两年来,她带领团队一次次深入李子箐村,走村串寨、进户入村,用心交流、开展培训,有的时候,培训结束已是晚上11点,又开着车披星戴月赶回昆明。

深入李子箐村调研考察 普建彬 李秋明 摄

  像李唯这样多次深入李子箐村调研考察、贡献力量的专家学者,不在少数,包括环境方面的、种植方面的、生物医药方面的等等,他们一直为李子箐村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倾心倾力、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9年底,田坝乡整乡脱贫出列,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调整思路,将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开展了“百姓富 乡村美 生态文明村建设在行动”项目,以“挂乡包村”接力田坝乡李子箐村的乡村振兴建设。2020年,将在生态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继续做深、做实,围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态卫生厕所建设引入新的发展理念,设计可行性的规划和方案,为助推中共地方党委、政府建设生态美丽乡村,提高李子箐村整体环境和村民生活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模式。

深入李子箐村调研考察 普建彬 李秋明 摄

  一个践行初心使命的信念

  绿意盎然的青山脚下,李子箐村大凹塘易地搬迁安置点房屋整齐排列,村间干净整洁。文化广场橱窗里,记录着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在这里实施“同心生态工程”“同心健康工程”“同心致富工程”“同心育才工程”“同心社区工程”“同心社区工程”六大“同心工程”的内容,有访贫问苦、有送医上门、有送教进山、有深夜培训,展示着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助力脱贫攻坚、履行职责职能的故事和点滴。

青山环抱的李子箐村。普建彬 李秋明 摄

  近两年来,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关注生态建设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投入3万元在石漠化缺水地区的李子箐村引进、推广生态卫生旱厕;投入13.343万元实施李子箐村大凹塘养殖小区粪污异位微生物发酵床项目;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动10个村民小组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指导村民树立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集中整治公共环境卫生,有效促进乡村治理能力提升。

青山环抱的李子箐村。普建彬 李秋明 摄

  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着力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多次组织社内医卫专家赴李子箐村开展送医、送药、送培训、义诊惠民等爱心公益活动。

  肩负使命,奔赴山乡;献计献策,不胜不归。带着这样的信念,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深入调查研究、派出扶贫干部、倾心倾力帮扶。

科技之光照亮乌蒙山乡小康路 普建彬 李秋明 摄

  “远离家人,走进山乡,我没有犹豫过,也没有后悔过。”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派驻田坝乡挂职任副乡长的杜敏说:“脱贫攻坚,是真正的举国上下都在为之奉献和奋斗的伟大事业,我能参与其中,深感自豪。作为一名九三人,我将竭尽所能、贡献力量,不负青山,不负自己。”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浦美玲 李翕坚 张雯 郑海燕 杨萍 通讯员 李晓琳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