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地方史研究的新创获 正文

地方史研究的新创获

[时尚] 时间:2024-04-28 16:29:5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200次

原标题:地方史研究的地方新创获

——《海南通史》读后

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唐玲玲夫妇,穷三十年之力,史研码三百万汉字,新创撰《海南通史》,地方成学林佳话。史研这部六卷本巨著的新创前五卷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笔者有幸拜读,地方获益匪浅,史研略说一点感想。新创

周、地方唐两先生,史研1988年辞别华中师范大学南迁海口不久,新创即从文学转向海南历史,地方三十年来,史研他们走遍海南山水村寨,新创探访了所有的古代遗迹,更北上粤桂黔,南下新马泰,直至北美欧洲,凡与海南和海南人有关的事情,都在他们的探访调查范围之内。当然,披阅与海南有关的所有文献更是题中应有之义。本书既是传统意义上的案头之作,更是走访调查的实践成果。两先生在耄耋之年而成此巨著,让人不由想起潘耒为《日知录》所作序,称赞顾亭林“综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精力绝人,无他嗜好,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废书。”放眼学界,如今能以三十年时间跋山涉水,披沙拣金,没有团队协助,不假学生之手,独撰一书者,正不知可有几人也!

本书收纳了有关海南历史最为详尽的资料,从传统的文献典籍到丰富多彩的田野调查成果,从学者官员的著述到众多宗族的谱牒,从士大夫自己刻印的诗文集到渔民手绘的航海图“更路簿”,几乎无所不包。我们若要想了解海南历史的任何问题,都可以从这本书找到有关线索和信息。就此而言,本书称得上海南历史的百科全书。

与众多既有海南史、海南方志著作相比,本书最引人注目的是研究视野的拓展。传统的海南研究实际上只是海南岛本土研究,且多限于已有典籍的搜求整理注释解说,不能满足近日读者了解更多更深内容的需求。在周、唐两先生看来,广义的海南文化还包括侨居海外的数百万琼籍侨胞的文化。海南人下南洋,既向外传播了海南本土文化,也把海外文化输入到了海南岛。因此,海南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开放互动的文化共同体,它不受国界的限制而具有全球化的意义。正是从这个视野出发,在进入历史考察时,两先生便注意到了海盗、更路簿、宗族谱牒等诸多素来被人忽略的问题,并逐一作了深入细致的梳理、考证和分析,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从汉代设置珠崖、儋耳两郡开始到宋代,其间将近千年,海南的行政建制和沿革变迁甚为复杂,诸多似是而非的历史细节,有待澄清。本书不惜笔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逐一作了考证分析,颇有说服力。比如汉代马援、路博德两伏波将军,对开发海南有大功,在海南人民心目中地位尊崇,有庙宇祭祀。但本书经过严格考证,明确指出,伏波将军本人并未登上海南岛。又比如,孙吴政权曾经用兵海南,但并未在岛上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唐以前,中央政府对海南的管理,大多是“遥领”,即行政机关设在湛江和雷州半岛一带,海南并无常驻官员。这和一般人的印象确有不同。类似实事求是的叙述,澄清了不少传说,对于准确理解海南的历史文化有大帮助。

在进入本书写作之前数十年间,周、唐两先生已经做了众多专题研究,诸如海南早期文明、海南金石碑刻、海南海盗史、海南渔民自己创造的航海指南——更路簿、宋氏家族、琼籍海外侨胞,等等,可谓琳琅满目,蔚为大观。尽管有如此扎实的专题研究,但通观本书,仍然能感到作者的谨严。试举一例。李德裕贬谪海南死于任所,有无直系后裔落籍海南,学术界有相当仔细深入的研究,且众所纷纭,莫衷一是。但周、唐两先生经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认为根据现有资料,无法作出明确结论。故书中只是陈述张之洞寻访李德裕后裔这个有趣事件,并未下结论。

近代以来,海南人对中国革命和文化的贡献巨大,这个时期应该是海南历史上最为精彩辉煌的篇章。惟其如此,本书第六卷即当代卷最为重要;也惟其如此,这卷书尚在出版社最后的审定中。希望能早日读到。

我读此书亦有小小的遗憾,即编校质量欠佳,文字错讹,引文重复,所在多有。限于篇幅,不一一举例。希望第六卷无此遗憾,更希望全书再印时有改进。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请勿转载)(单正平)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