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4岁失踪女童爸爸发声,背后隐秘真相令人警醒

[综合] 时间:2024-04-28 21:28:3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91次

    

从10月4日到10月11日。

8天。踪女

100多个小时。童爸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后隐上海4岁失踪女童黄元芯,相令醒还没有回来。上海岁失声背

救援队从上海浦东搜索到浙江舟山,踪女依旧没有发现小女孩的童爸踪影。

黄元芯到底去了哪里?事发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前后矛盾的后隐信息和扑朔迷离的猜测,我们到底该相信谁?

10月8日,相令醒被拽进舆论风暴眼中的上海岁失声背黄元芯爸爸黄先生,接受了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的踪女采访,也首次正面公开回应了有争议的童爸诸多问题。

我用4个关键词,给大家概括——

第一:胆小。相令醒

女儿黄元芯4岁半,上幼儿园中班,是个乖巧可爱的孩子,非常招人喜欢,但胆子有点小。

女儿失踪的地方,是他们第一次来玩,并不熟悉。

明知女儿胆子小,还把她一个人留在海滩上?

第二:手机。

事发当时,爸爸之所以要折回岸边拿手机,是想给女儿拍照片记录一下。

他嘱咐女儿原地不要动,就光脚跑到岸上拿手机,发现手机没电了,孩子妈妈和姥姥也敦促他赶紧回去。

结果,他没有拿手机,就赶紧往回跑,跑回去的时候,他的脚趾被淤泥里石头割伤了,耽误了时间。

也就是说,导致整个失踪案发生的拿手机,最后也是拿了个寂寞。

第三:报警。

他抵达现场后,没有看到女儿,也没带手机,就开始找,主要是往人多的出口方向。

没有找到后,他到海滩上的平安屋求助,海滩管理人员打着手电帮忙寻找,并开始循环广播。

后来,他在出口处碰见孩子妈妈,赶紧拿电话报了警。

报警时间,是当天下午6点40分。

他是下午5点36分离开女儿身边的,报警时,他已经和孩子走散了一个小时零4分钟。

第四:时间。

他和孩子妈妈上网求助后,黄元芯的衣着相貌传遍全网,很多当天到过那片海滩的热心网友,纷纷发来照片和视频,提供帮助。

有张疑似拍摄于当天下午6点零6分的照片。

因为当时天色已黑,照片上那个小小身影的轮廓,很像黄元芯,但到底是不是,尚无法确认。

警方通过监控捕捉到的画面,是当日下午5点54分,有个疑似女童溺水的画面。

这两个时间点的矛盾,让黄先生认为「不排除女儿被拐走的可能」,也让焦虑万分的家人还抱有希望。

也就是说,黄元芯到底是被大海冲走,还是被人抱走,目前尚未定论。

如果当天下午6点零6分,黄元芯还站在海水中等爸爸,那么之前所有定论都要全部推倒,警方也要重新调查和营救。

很多善良的朋友提出一个问题:

既然当天傍晚那么多人拍照片和视频时,拍到小女孩孤零零的单薄身影,为什么没有一个好心人上去,给孩子提供帮助?

如果说疏忽大意是小女孩爸爸的原罪,那么冷漠无情是不是也是旁观者的问题?

首先,我想解释的第一点是:

我们看到的网友拍摄的黄元芯背影的照片,都是「上海4岁女童失踪」消息传遍全网后,去过事发地的热心网友,不断扒拉对比自己的照片视频,才找到的。

也就是说,网友是无意间拍摄到黄元芯的。

包括传遍全网的小女孩孤独地站在夕阳里等候爸爸的那张照片,也是网友摄影作品中极小一部分裁剪下来的。

而不是网友刻意拍摄。

只是后来小女孩失踪上了热搜后,让这些无心之作,成了关键证据。

其次,我非常想结合刚刚发生的又一起和孩子有关的悲剧,和朋友们聊聊这背后一个令人震惊的心理秘密。

10月8号,头条新闻报道了这样一件令人悲恸的新闻:

10月1日,国庆节当天,四川凉山,一个小男孩在游泳池溺亡。

令人震惊的是,这个男孩在游泳池中,从不断痛苦挣扎,到最后被捞上岸,前后经历了整整10分钟。

而这10分钟里,游泳池里的安全员不见踪影,孩子父母也不见踪影。

要命的是:

这10分钟里,这个溺亡孩子周围,不仅始终有10来个嬉闹游泳的同龄孩子,而且还有体格健壮的大人。

但没有一个人,发现那个不断挣扎的孩子不对劲,也没有一个人上前施救。

直至那个溺亡的孩子不再挣扎,错过最宝贵的黄金抢救时间,夭折于那池热闹的泳池里。

唯留下哭天抢地、痛不欲生的父母。

为什么,在泳者如此多的游泳池里,竟然没有一个好人发现那孩子的异常和求助?

就像,为什么,在游客众多的海滩上,竟然没有一个良者上前去询问4岁的黄元芯缘何孤单一人站在落日海水中?

这到底是道德的沦丧,人心的冷漠,还是另有深层的原因?

答案是:

袖手旁观的旁观者,并不仅仅是冷漠麻木,而是他们集体陷入了「盲从侥幸」(也称「多元无知效应」)的心理误区。

这个心理秘密的发现,还要从美国皇后区一桩凶杀案说起。

1964年3月,美国纽约皇后区发生一起惨案,一个20多岁的姑娘在大街上被谋杀。

从她遭受攻击,到她被杀害,整个过程持续了35分钟。

这35分钟里,先后有38个人听到了动静。

但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

这件事经警方披露后,曾在美国本土引发轩然大波。

以《纽约时报》为首的众多媒体,纷纷谴责美国社会的堕落和人们的自私冷漠。

但心理学家对事发当时38位见证者逐一走访,又对诸多类似案件调查后,发现了这样一个真相:

这绝非自私冷漠那么简单。

而是,在陌生人组成的混乱又热闹的场合里,旁观者因关注于自己的事情,而忽略了紧急情况的发生,又因「周围人都这样」的群体认同,无视了那个置身危险的生命。

这就是风靡全球的心理学经典之作《影响力》中反复阐述的一个观点:

相比谴责社会冷漠和人们麻木,我们更应该走出的是人群中的「盲从侥幸」的心理误区。

不信,当时,换作你在事发现场,你未必比别人做得更好。

因为,如果你深谙人性的弱点,就会发现:

人,一旦来到由陌生人组成的热闹喧嚣群体里,就会在群体盲目安全感中,弄丢应有的警觉和机敏。

以上海4岁女童失踪案为例。

如果你一味谴责周围人冷漠,那么为何黄元芯失踪案上了热搜后,那么多当天去过现场的热心网友,纷纷给孩子父母和警方救援提供线索?

他们麻木不仁吗?

他们冷漠无情吗?

他们都是坏人吗?

并不。

他们在热闹人群中,都集体陷入了一个误区:

想当然地认为每个人都是安全的,而每个孩子都是由父母照管的,危险是离自己所在的人群很远的。

何况,周围人都不觉得有异常,那「我」就不必过分担心和惊慌。

加上他们当时都忙于自己手头的事情——看风景,陪家人,看孩子——就想当然地忽略了那个独自玩水的小女孩。

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在热闹陌生的群体中,我们不确定自己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认为:

一味谴责旁观者的冷漠麻木,除了让人们对这个社会悲伤失望,并没有任何益处。

走出「盲从侥幸」心理的最好办法,就是用确定对抗不确定,让好人知道自己的重要性。

举个例子:

你在人山人海的公园遭遇危险时,大呼「救命」,远远没有抓住距你最近的那个人的衣服说「救救我」,更管用。

确定,是对抗「盲从侥幸」的最好路径。

在人群中,寻找确定的人寻求帮助,让被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是避免此类悲剧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黄元芯父亲在离开时,求助身边某个人:「我要去岸边拿手机,麻烦帮我看一下女儿。」

那么小女孩失踪的风险,就降低了很多——

被求助的那个人,只要不是出现概率极低的坏人,他(她)都会在「我被托付,我很重要」的确定中,帮忙照看孩子,直至爸爸到来,或交给海滩管理人员。

最后,讲个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

我儿子五六岁时,我曾把他弄丢过。

当时也是夜晚,我们一起在河边散步,他骑着平衡车,飞快地穿梭在人群中,我紧紧跟着他,一转眼就看不见他了。

我大声呼喊,情绪一度失控,不断向身边人求助,也没有找到他。

但10分钟后,我找到了儿子。

这得益于,每次出门时,我都交代他的话:

如果和妈妈走散了,请记得向旁边值得信赖的某个具体的人求助,比如警察,比如商场工作人员,比如饭店老板。

他记得了我的话,并用小孩子的眼光,挑中河边经营渔船的一位年长老人,通过他的手机及时联系到了我。

我曾把这段经历,写成一篇文字叫《昨晚,我弄丢了我儿子》,只为告诉更多人:

相比情绪用事地一味谴责社会冷漠和人心不古,我们更应该掌握方法和路径,保护自己和爱的人。

亲爱的朋友:

为人父母,不可能永远没有疏忽,一直紧紧把孩子攥在手中。

但识人性,习方法,得智慧,是我们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