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东川:党建引领“六化”融合为搬迁社区社会治理赋能加速

[探索] 时间:2024-01-23 14:29:3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97次

  自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铜源社区划归铜都街道属地管理以来,六化街道党工委主动担当作为,云南引领积极承担责任,东川党建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融合助推社区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得到较大提升,为搬实现了搬迁安置小区社会和谐稳定。迁社区社

  支部建在楼栋上,理赋组织覆盖全域化。六化始终把党的云南引领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东川党建建设带动社区建设。加强党组织建设。融合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的为搬途径和载体,建立区域统筹、迁社区社条块协同、理赋上下联动、六化共建共享的“党建+社会治理”模式。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服务主题、紧扣脱贫目标,采取“四帮一带”模式进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进一步拉近了与搬迁群众的关系。

  携手各方重参与,社会治理协同化。以楼栋为基础,建立楼栋长微信群,在单元门口对楼栋委员信息进行公示;通过入户、微信等交流方式,每月收集百余条问题,汇总到社区党委,并积极协调解决,积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成立东川区心贴心物业管理公司党支部,打造“红色物业”,负责移民搬迁小区物业共用部位及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以及公共区域环境卫生、秩序、安全防范等事项的协助管理服务。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城区集中安置户对移民搬迁小区商铺进行招租。持续开展“三讲三评”、文化表演、学习培训、风采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社区民风转变。

  搬迁安置搭平台,就业创业体系化。强化“四个精准”措施。精准摸底:成立就业服务小分队,采取属地负责、分片包干的方式,对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信息、搬迁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精准核查。精准对接:收集区内外岗位信息,“面对面”送岗到户,每月户均不低于3次;同时做好输送人员的思想稳定和教育管理工作。精准培训: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创新培训方式,以工代训、定岗培训,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精准就业:对达成就业意向的人员,做好面试、体检、入职手续办理等对接服务工作,快速输送;针对部分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有老人孩子无法外出等情况人员,通过乡村公岗、鼓励区内企业定向招用、整合区级各领域岗位资源、建设扶贫车间引进代加工企业,实现“家门口”就业;构建齐抓共管的“五个责任”责任体系。即:移民新区党工委领导责任、区人社局指导责任、行业部门帮扶责任、乡镇(街道)党(工)委主体责任、村级党组织直接责任;建立“逢五工作”机制。即:每周五开展就业供需对接、送岗服务;每月5日开展区级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每月15日开展镇级就业工作调度培训;每月25日组织招聘会。用好外出务工服务联络站、对口帮扶平台、区级易地搬迁就业创业服务站、村级就业扶贫工作队员、村级易地搬迁就业服务小分队“五个平台”力量,实现从就业登记、培训、面试、输出的“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

  倡导文明新风尚,群众思想现代化。以党的建设带动搬迁社区建设,积极开展“新时代新民风”建设工作。12个党支部和45个党小组全部联动参与“新时代新民风”建设工作。合理划片布局,强化楼栋长职责,楼栋长定期巡查,对陋习旧俗及时制止,对文明新风积极肯定,对典型事例主动上报;充分调动党员参与“新时代新民风”建设,以“五星家庭”评选和“法治文明小区”创建为载体,开展积分制管理星级化评定工作。

  热线服务解民忧,为民服务常态化。为更好服务移民搬迁老百姓,成立了热线办,设立服务窗口,开通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2大类,70小类服务,包括社保、就业、民政事业、医疗健康等方面的无偿服务和家政服务、房屋维修、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有偿服务。

  制定机制重落实,维护稳定规范化。制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问题解决在群众家门口;制定重点人员和重点群体疏导稳控机制,加强疏导稳控,落实包保责任;制定法治宣传教育机制。引导居民群众树立法治意识、形成法治观念,合理合法反映正当诉求。

  云南网通讯员 马香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