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昆仑山上的“高原战士” 正文

昆仑山上的“高原战士”

[焦点] 时间:2024-05-03 08:16:5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22次

  文/葛永轩

  萧瑟寒秋,高原战士在五千多米的昆仑昆仑山上,裹挟着亘古荒凉的山上山风呼啸而来,山风夹杂着冰碴拍打在脸上,高原战士中交一航局新疆项目部总工窦艳军低头掩面,昆仑拉紧羽绒服的山上帽绳,大口地喘息着。高原战士

  “开什么玩笑,昆仑不要跟我讲招不上来工人了,山上现在不是高原战士讲困难的时候,你招不上来人,昆仑我们自己上!明天开始,山上我带队,高原战士一定要在大雪封山之前将所有混凝土浇注完毕!这不是昆仑要求!这是命令!”

  5380米高的昆仑山上氧气稀薄,天寒地冻,山上在海拔如此之高的山上进行高强度施工,等于把脑袋拴在裤腰上。施工现场的工人吃不好,住不暖,有着强烈的高原反应,严重缺乏睡眠,协作队伍换了又换,从新疆一直找到西藏。作为中交一航局第一支进驻疆藏队伍的代表,为了保住中交一航“金字履约招牌”,4人突击队秉承项目部“建功西部,融注昆仑”的理念,开始自己干。

  每天天还没亮,突击队就要赶150公里的山路到达工点。盘山路崎岖湿滑,一边是常落碎石的峭壁,一边是万丈悬崖,稍有不注意便会车毁人亡。高原特色搓板路更是坎坷难行,车辆行进在一道道波纹上,车内员工几乎要被颠出窗外,只能用全身肌肉维持身体平衡,“一小时走在刀尖,一小时猛烈颠簸,把五脏六腑震移了位,飞了三魂走了七魄。”兼任司机的测量员赵洋回忆道。

  过了山路关,队员已是头晕目眩,浑身疲惫,可还来不及休息,大家便立刻开始施工作业。七十年前,筑港人靠扁担大框,手搬肩扛修复新港码头。七十年后,这幅画面再次出现在四千公里外的昆仑山上。因为大型机械上不去,小型机械常常冻住不能启动,搬运块石、清运渣土、搅拌混凝土等大量任务都需要人工进行。即便如此,工程结构的质量标准没有丝毫放松,最关键的主体结构施工必须一次成型,不可停滞修改。

  因突击队员各自专业不同,搅拌、浇注、振捣、养护、浆砌等各个工艺只能现学现干,还要处理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李工!这里混凝土离析怎么这么严重?”李工一脸迷惑,“奇怪,试验数据都是正常啊。”

  原来,由于异于平原的超高海拔,混凝土在极寒极高的环境下发生了变化,集料与砂浆相互分离,达不到质量要求,之前的试验数据全部作废,给了突击队一个“下马威”。

  但没有什么能阻拦突击队向前进的脚步。突击队员们挑灯夜战,一天下来只能喝几口烧不开的水,啃两个脱水干硬的馒头。一次,当突击队迎着高原上的寒风召开技术研讨会时,突击队员赵洋看着高原上因为气压永远烧不开的水,灵光一现:会不会是水源的问题呢?“立刻凿除,更换水源再试!”窦艳军面露喜色,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然而,高原上施工用水是一大难题,大部分都是盐碱水,想要工程质量符合标准,就必须驱车前往百余公里外的湖泊寻找淡水,再自行运回。运回的淡水常常因寒冷结冰,就需要生火解冻。在高原上,最简单的步骤都变得极为复杂。就这样,来来回回更换了5次水源,不断调整配比,混凝土试块终于符合了质量标准。

  混凝土的问题得以解决,然而工期不等人,在浇注的关键时刻,四名突击队员为了按时完成施工,连续22小时在室外奋战,累了就在车里眯一会,即便自己冻得浑身发抖,也要坚持为混凝土结构铺上“棉被”。伴随着风啸狼嚎,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第一批登上昆仑山的筑港人风采仍旧不减当年。

  就这样,突击队披星戴月、连续奋战了两个多月,终于在大雪封山之前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突击队员们大声欢呼庆祝,滚烫的热泪夺眶而出。“当时已经没有精力想别的,满脑子就是怎么干才能干好,只要工程被认可了,我们再辛苦都是值得的......”每次回想起来,突击队员们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