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小果切的“大生意” 正文

小果切的“大生意”

[综合] 时间:2024-04-29 14:03:2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99次
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买到的大生意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 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消费遇纠纷,就上黑猫投诉】

  来源:中国食品报

      近年来,小果切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大生意提升,水果逐渐“零食化”,小果切从正餐补充渗透至工作、大生意学习、小果切休闲等场景中,大生意果切、小果切水果捞、大生意鲜榨果汁等方便即食的小果切食用形式受到消费者欢迎。作为水果行业的大生意新赛道,果切市场成长趋势明显,小果切吸引大量品牌入局。大生意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最近几年,小果切果切品类发展较快,大生意成长性非常明显。果切是中国巨大的水果市场中一个增长比较快的赛道,同时也是水果产品价格获得更高提升的一种消费模式。”美团数据显示,今年夏季,“果切”“果捞”及其关联词搜索量同比增长超60%,相关产品销量一路攀升。

  新鲜水果吃出花样

  果切成即时零售新风口

  果切即对原果分级、清洗、整理、去皮核、切块、包装后出售的一种新型零售形式,因免去了消费者自己处理水果的一系列操作,方便快捷、种类丰富、搭配随心,受到市场青睐。有预测数据显示,2021—2026年,果切品类线上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8.7%。截至2022年3月,仅在饿了么平台上的果切商户数量就达3.5万家,同比增长约150%。

  果切市场的兴起,根本原因在于水果在人们日常饮食中的渗透率大幅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鲜瓜果类消费量为55.5公斤,较2015年的40.5公斤增长27%;近10年中国水果产量稳步增长,2022年水果产量超过3.1亿吨,再创新高。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测,2026年中国水果零售市场规模将超过1.7万亿元。水果市场供给端与需求端共同发力,为果切等衍生品类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据相关机构测算,我国果切市场已达上千亿元规模,且市场需求增速大于供给增速。

  果切市场的迅猛发展,还得益于即时零售业态的日渐成熟。冷链保鲜与物流配送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果切对水果新鲜度的极高要求提供了有效支撑。切果NOW相关负责人就曾提到,果切和即时零售是天作之合,没有即时零售就没有果切行业。

  配送体系完善且稳定,消费层面又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此基础上,不少商超、水果店都推出了丰富的果切产品。目前百果园品牌将鲜果现切作为一个品类开发,由总部统一采购配送,“日配”的模式将果切损耗降低至3%—7%的水平。即时零售平台将线下零售与线上流量深度融合,也为实体水果零售商家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伴随着即时零售的场景不断丰富,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果切不仅能够满足“宅家消费”的需求,也是愈发注重健康养生的城市白领群体“下午茶”的新宠。有业内人士认为,果切并非年轻人的“专利”,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市场对果切产品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

  新老品牌争相入局

  收益与争议齐飞

  受果切市场巨大风口吸引,众多水果零售品牌积极加码进入赛道分一杯羹。

  业内人士认为,果切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认知创新”的品类机会。目前入局果切的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花果山、百果园等头部水果零售企业,依托品牌长期以来供应链稳定、标准化程度高、产品品质好、门店服务佳等优势,将去皮、开孔等处理水果的免费附加服务升级为其创新扩展的SKU,提升了门店人效和整体收益;一类是切果NOW等新零售品牌,其核心品类为果切,以“店仓一体”的模式运营店铺,围绕水果深加工扩展产品线,以果切、果捞、果冻等产品为核心搭建供应链、运营体系等。两者在操作逻辑、路径上虽有差异,各有竞争优势、发力重点,但都抓住果切市场风口实现了业绩与品牌价值的提升。切果NOW相关负责人曾透露,从2017年8月开始,从5家店面切入到果切领域里的切果NOW,如今在全国有700家专营店,2023年销售目标为12亿元。

  另一方面,果切品类的快速增长始终伴随着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争议。近年来,不少媒体和机构曾就果切发布监督报道和消费提醒,时至今日,黑猫投诉【投诉入口】平台上涉及多家平台、品牌、门店的果切、鲜切果相关投诉仍超过3000条,其中“不新鲜、坏果、变质”等品质问题投诉集中,此外还有投诉者反映吃出异物、缺斤少两、配送不及时等问题。艾媒咨询调查显示,超半数消费者购买果切时遇到过质量问题,更甚者因此而健康受损。各社交媒体平台上,对于果切“以次充好”“脏乱差”的曝光和吐槽屡见不鲜,市场整体对行业品牌的认可度、信任度并不明朗。

  除食品安全之外,“果切刺客”也被频频提及。此前就有媒体曾报道,有消费者因口渴在某果切店内购买水果,店内标注价格为14.8元半斤,但当其挑选完后,店家在没有告知重量的情况下便进行加工,最后称重价格高达近百元。大多数店内未对果切明码标价,当被问及鲜切水果的价格时,一些商家也闭口不谈,并称要先挑选再称重才能知道价格。更离谱的是,有网友在水果摊上购买了西瓜果切,结果拼起来后发现,整个西瓜没有“心”。本该便利消费者的产品,成了割韭菜的工具。

  标准化管理刻不容缓

  果切行业期待良性发展

  在目前的果切市场,不少商超、水果店都推出了丰富的果切产品,行业中也不断有新品牌进入,导致竞争加大。

  业内人士分析,当前,果切行业主要面临以下痛点。一是生鲜品类损耗率较高,成本难以控制。水果的最佳赏味期通常不长,在运输过程中需要考虑损耗;果切更需要考虑水果预制处理带来的二次损耗,尤其是氧化速度快的水果,一旦果肉暴露时间长、储存不当,便会对其外观和口感产生影响。这部分的损耗由产品性质决定,不仅难以控制成本,还会影响消费者复购率。

  二是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频出,消费者信任不足。针对果切市场乱象,2022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即食鲜切果蔬制作服务规范(食品经营者)》,但落实效果并不明显。艾媒咨询调查显示,61.2%的消费者认为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未来果切的购买“有较大影响”,34.1%的消费者认为“有一定的影响”。消费者的偏见和顾虑难以消除,规范行业标准化管理刻不容缓。

  三是品牌一味追求扩张,对加盟店疏于管理。果切入行门槛并不高,加盟扩张的便捷性也带来了门店管理上的难题。2022年,百果园一度因“个别门店用变质水果做果切”深陷舆论漩涡;不久前,又因“顾客使用团购券而被区别对待”引发争议。部分企业一味追求收益,管理体系、企业文化、门店监管、服务标准不完善,对门店疏于监管。

  业内人士认为,和任何新兴品类一样,果切赛道的发展也需遵循传统商业的基本规律。对品牌来说,需要最大程度发挥自身原有优势,保证产品和服务品质,不断完善供应链、成本、品控、选址、流通、管理、运营等各个环节,持续挖掘市场痛点、刺激消费需求,同时完善经营战略体系,带动行业良性竞争。

  加强品控,探索管理标准“千店一面”化发展。品质是食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水果是典型的非标品,要做好品控,除保证上游果品供应稳定性之外,企业在质量检测、加工流程、果品搭配、包装使用、门店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仍有探索空间。据媒体报道,饿了么平台联合头部品牌于2020年12月发布“阳光果切”标准,敦促商家严格遵守商品及操作流程规范,2021年平台果切订单同比增长超过100%。管理标准化的完善提振了行业信心,消费者也更愿意为吃得安心买单。

  优化消费体验,线上线下联动发展。果切的消费增长离不开线上销售平台,也离不开线下实体零售。相关调查显示,超六成消费者在线上线下渠道都购买过果切产品,25.9%的消费者选择线下购买,线上购买的消费者占比13.0%。商家可依托线上平台流量引导、营销方案等方面扶持,做好线上曝光和引流;同时基于线下顾客特点,以社群营销等形式搭建私域流量池,优化线下消费体验,提升复购率,线上线下有机联动、协同发展。

  差异化突围,提升品牌策划与研发能力。除卫生、方便之外,消费者购买果切同样看重产品的多样性和性价比。目前,不少品牌在丰富单品果切、多拼果搭配的同时,也开始向果汁、果奶、果捞、营养代餐等产品线拓展。还有商家融入场景化思路,推出“商务果盘”“聚会果盘”等概念产品和定制化服务。丰富品类、加强创新、快速迭代,成为果切品类提升盈利能力的有效途径。

  对于果切品类经营者的未来,特许经营专家李维华认为:“现切水果其实有很多场景,比如针对住院的人、孕妇等。未来,果切赛道可以在场景和人群上更加细分。”新赛道竞争的号角才刚刚吹响,小小果切的想象空间仍然广阔。

  (本报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3年08月22日02版)

责任编辑:魏曦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