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 历史对这些人开了个不小的玩笑

[时尚] 时间:2024-04-29 22:21:0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5次

  愚人节起源于16世纪的愚人法国。这个今天看来十分欢乐的节历节日,当年却是史对法国守旧派与改革派权力斗争的结果。虽然造它已消弭了政治意味,人开可当我们回溯人类千年文明史,玩笑会发现巧合的愚人是,总有一些人在这天被开了玩笑。节历

  在16世纪中叶以前,史对法国一直以4月1日这天为新年,人开直到法王查理九世在位期间,玩笑开启了宗教改革。愚人其中一项便是节历1564年的新历法,采用了1月1日为新年的史对格里高利历。

1617257830533954.jpg

16世纪法国宫廷画《女先知西比尔》(1575–80)

  查理九世时期,人开政治斗争体现在宗教派别的玩笑颉颃上。当时代表守旧势力的天主教派与象征改革势力的胡格诺派,甚至爆发了宗教战争。朝廷采用格里高利历,表面上是改革派的一次小小胜利,实际是各方暂时妥协的结果。

  守旧派当然会对新历法各种抵制。你们过你们的,我们玩我们的。4月1日这天,天主教派们礼物照送,庆典依旧。胡格诺派们见状,却没有恼羞成怒,而是将计就计。我们也送你们礼物——只不过是假的;甚至发个假party请柬,来让你们扑个空。

  被愚弄的天主教派们,从此有了新的狎称:“四月愚人”。而胡格诺派们也把这一天的戏谑之举称为“钓鱼”,大家乐此不疲,就成了法国民间约定俗成的节日。

  巧合的是,愚人节总是爱与历史上著名的改革者们发生联系。譬如它被引进英国的时间,正是拉开“日不落帝国”序幕的维多利亚女王当政时期;而主导其引入俄国的,则是开启俄罗斯现代化的“改革皇帝”彼得一世。

1617257909715363.jpg

  维多利亚女王(左)与彼得大帝(右)

  愚人节在这些文韬武略的改革家手里,成为了推动历史进步的一个小小的注脚。而另一些政治人物,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甚至正好在愚人节这天,被历史开了个terrible的玩笑。

  如果在“愚人节”这天登基

  我国古代北魏时期,也有一位雄才大略的改革家,便是孝文帝拓跋宏(后改名元宏)。他在位期间推动了鲜卑族的汉化改革,为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改革史称“太和改制”。

  然而遗憾的是,太和改制还遗留了一些历史问题。比如北魏赖以建国的怀朔、武川、扶冥、柔玄、怀荒与沃野,合称“六镇”。这六个地方肩负着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任,所以倍受洛阳的中央政权重视。

1617257942785500.jpg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孝文帝在汉化改革过程中,触动了六镇的鲜卑贵族利益,但是他在位期间,社会矛盾还不明显。等到他的孙子孝明帝元诩当政时,由于中央政权忙于党争,地方豪强势力做大,阶级分化日益悬殊等诸多因素的合力,便爆发了六镇之乱。

  面对内忧外患,年轻的孝明帝没有他爷爷的魄力,还有一个擅权的母亲——胡太后。想要有一番作为的皇帝想到了利用外部势力。于是,凭借镇压六镇叛乱起家的大将军、烜赫日炽的契胡酋长尔朱荣进入了他的视线。

  大通二年(公元528年),孝明帝下诏尔朱荣回京勤王。尔朱荣行至半路,却又接到停止前进的诏书,原来胡太后先下手为强,鸩杀了自己时年18岁的儿子。这下反倒授予了尔朱荣口实,酋长率领着军队,浩浩荡荡向洛阳进发了。

  眼见对方来势汹汹,胡太后赶紧采取缓和措施。选择在4月1日这天大赦天下,改元武泰,并且立了一位新皇帝——孝明帝只有两个月大的女儿元氏。为了掩人耳目,胡氏竟对外宣称其为男婴。

  虽然那个年代还没有愚人节,但是胡太后也感觉到了这种做法实在愚蠢。于是当天稍晚时间便废掉了幼帝,改选了一个男婴——孝文帝的曾孙、临洮王元宝晖之子元钊。

  然而,执意“为孝明帝报仇”的尔朱荣哪管这些,“愚人节”两个星期后的4月13日,便攻陷了洛阳,将胡太后、元钊及满朝文武两千余人通通杀害,改变了北魏的政治格局,史称“河阴之变”。

  可怜了那位元氏小女孩,甚至连全名都没有留下来,被废黜后便不知所终。这位“我国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在“愚人节”这天登基,而被历史开了一个大大玩笑的,却是背后粉墨登场的各方势力。

  “河阴之变”直接改变了北魏的政治走向。由孝文帝累世建设的恢弘富庶的洛阳城,再次面临生民流离失所的境遇;南梁脱离北魏控制,日益壮大;河北的刺史高欢也开始崛起。

  公元529年,尔朱荣平定六镇之乱,不敢班师,而是在自己的大本营晋阳远远遥控京城洛阳。终于还是在第二年,被他自己新立的孝庄帝元子攸用计杀害。然而,北魏统治集团早被河阴之变造成毁灭性打击,已成强弩之末。

  公元534和535年,北魏分别被权臣高欢和宇文泰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政权。而距离528年那个“愚人节”,才不过六七年。(子华)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