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刊 | 海口拔南村乡贤曾祥鹤:留法博士桑梓情深

[综合] 时间:2024-05-03 13:45:1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26次

原标题:文化周刊 | 海口拔南村乡贤曾祥鹤:留法博士桑梓情深

海口市秀英区西秀镇有个临海的文化村庄拔南村,历史悠久,周刊人杰地灵。海口20世纪上半叶,拔南博士从拔南村走出了两位留学英法的村乡博士,一位是贤曾祥鹤新中国的晶体物理学家吴乾章,另一位则是留法享誉民国金融界的银行家曾祥鹤。

寒门学子

1898年,桑梓曾祥鹤出生于拔南村一个中医世家。情深父亲曾鉴祺是文化一位悬壶济世、医者仁心的周刊中医,在当地四邻八乡民众中口碑极好,海口曾家第一个儿子出生时,拔南博士郎中高兴地给他起了一个吉祥而响亮的村乡名字——曾祥鹤。儿时的贤曾祥鹤曾祥鹤,聪明、懂事、爱学习,跟在父亲身边玩耍、学习,未到就读年龄就懂得不少中药名称,在父亲忙不过来时还帮着抓药。

曾家后来又相继有了两个儿子——曾祥鸾和曾祥鶵(音chú,同“雏”)。他们的母亲勤劳贤惠,每逢墟日就挑海盐到集市售卖贴补家用。由于父母重视教育,一心培养孩子成才,因此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儿子最终没有辜负他们的厚望。

曾祥鹤从私立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学业结束后,考取广东省公立政法专门学校,而后就读燕京大学。毕业后,他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留学名额,入读法国里昂大学,8年苦读深造,先后获得经济学硕士、政治学博士学位。

受大哥发奋读书精神的影响,二弟曾祥鸾后来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三弟祥鶵考上北京大学,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不俗的成绩。

留学法国

20世纪初期,中国正值军阀混战,风雨飘摇之时。曾祥鹤在法国留学期间,“世界社”曾派他去协助接待一批批来法国留学的有志青年,其中包括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人,安排好他们的就读事务,解决初来乍到在语言上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1902年留学法国的民国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始人之一李石曾(1881年—1973年),曾用法文出了一本《大豆》的书,其中介绍了中国的豆腐。1909年,李石曾还在法国巴黎创办豆腐公司,为远游法国的中国留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

曾祥鹤到这家豆腐公司勤工俭学,李石曾认识了来自海南岛的曾祥鹤,对曾祥鹤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颇为赏识。

曾祥鹤还把海南羊山地区的黑豆推荐给李石曾,并把石山人用黑豆来做豆腐的事告诉李石曾。豆腐公司便用黄豆、黑豆制作出豆味醇厚、风味独特的豆腐,让法国人尝到了中国豆腐的美妙滋味,啧啧称奇。

李石曾和曾祥鹤因“世界社”的社务、制作豆腐等事宜,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李石曾一度赠予曾祥鹤“义重金石”的题字,对曾祥鹤的人品和节操高度肯定和赞许。如今,曾祥鹤的子女将李石曾“义重金石”的墨宝重新篆刻,镶嵌在故居院子的照壁上。

抗日救灾

曾祥鹤学成归国后,一度受聘于暨南大学,后来受到宋庆龄之弟宋子文器重,在广东省银行供职。抗日战争期间,曾祥鹤曾到广东省银行海防支行任经理,不久又调任昆明银行经理。在昆明期间,曾祥鹤多次在滇缅公路上为抗日军民运送粮食、军火、医疗用品等物资;日夜奔波的不少海南籍华侨司机,常常到他家歇脚,受到热情接待。

1945年抗战胜利后,曾祥鹤升任广东省银行总经理。

1946年,海南岛的晚稻受灾,颗粒无收,乡民只能挖草根、吃树皮充饥。曾祥鹤知道后痛心不已,当即向越南华侨募捐大米,但由于当时东南亚大米资源十分短缺,募捐行动相当困难,于是他想尽了一切办法,利用自己的人脉,终于募捐到80万斤大米。

然而,当时海运风险极大,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海盗打劫,有人劝他把这大米卖掉,既避险又得利。曾祥鹤说,这些大米是家乡人的救命粮,怎能将家乡灾民的救命米卖掉?于是,他不改初衷,冒险将大米运回家乡,救助父老乡亲。

在拔南村曾家的房屋里,笔者看到曾祥鹤、钟励贞伉俪在20世纪20年代的一张合影。曾祥鹤戴着圆圆的眼镜,眉清目秀,玉树临风,钟励贞面带浅浅的微笑,容颜如玉,翩若惊鸿。钟励贞祖籍广东肇庆,出身名门,毕业于广州女子师范大学,婚后为曾家生养了9个儿女。

据四女曾令斌回忆,曾祥鹤非常喜欢孩子,尽管工作繁忙,但在家庭生活中是个慈父,回家后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孩子们玩到一起。子女们都觉得,父亲像一位了不起的巨人,在他温暖的羽翼呵护下,他们度过了快乐幸福的童年。

1960年,贫病交加的曾祥鹤在台湾离世,临终只有一个愿望:将来把骨灰运回海南老家安葬。儿女们含泪记住父亲的嘱托。

2006年,长子曾令国从国外回到拔南,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在村里重盖了一间房屋。然后,兄弟姐妹们又辗转将父亲的骨灰接回老家,实现了父母叶落归根的愿望。(陈新)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