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位学术大咖云聚复旦 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迎接建校117周年

[娱乐] 时间:2024-04-27 13:48:5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92次

原标题:32位学术大咖云聚复旦 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迎接建校117周年

复旦大学建校117周年之际,位学来自文、聚复建校社、旦探理、讨科工、学前医各学科的沿未迎接32位专家学者日前“云聚”第56届校庆科学报告会。作为复旦大学的周年传统,早在1954年校庆前夕,位学时任校长陈望道就提出“校庆种种活动,聚复建校以促进科学研究为中心”,旦探当年的讨科校庆即举行了复旦大学首届科学讨论会。

在23日举行的学前理工科专场(一)上,围绕“科学前沿与未来”主题,沿未迎接复旦大学校友,周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位学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蔡荣根作题为《现代宇宙学与引力波》的报告。

“理解宇宙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的初心和使命。”蔡荣根院士借用“盘古开天地”、“ 浑天说” 等神话来介绍中国人对宇宙早期的认识。现代宇宙学起始于1917年爱因斯坦应用广义相对论于宇宙的考察,主要要探讨的问题是宇宙的起源,它的演化和命运。过去一百年,宇宙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立了标准宇宙学模型。蔡荣根从宇宙的起源、物质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三个方面介绍自然界基本的科学问题,提出现代宇宙学取得的主要成就、机遇和挑战。而引力波是爱因斯坦1916年预言的,2016年被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以此开启了一个宇宙学研究的新时代,他介绍了引力波的观测对揭示现代宇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作用。

“数学来源于自然,却又高于自然。”在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雷震教授的《不可压流体方程组的非线性内蕴结构》报告中,他表示数学的问题大多来自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甚至日常生活,但其表述形式和研究深度远远高于直觉和常规逻辑。同时,人们期望数学的研究成果和所得到的结论可以应用于实际,要回到解释和认识自然、解决自然的问题上来。

“化学是比较具体的,核心就是创造新反应和新物质。”是否能通过理论来预测、判定未知物质的结构,尽管本质上是数学的NP-hard难题,仍然是众多科学家长期追求的梦想。化学系刘智攀教授在《机器学习原子模拟解析复杂体系结构》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在建立这种新的研究方法,为认识、揭示新自然规律和新的发现提供了基础。刘智攀介绍了课题组发展的SSW理论计算方法,人工智能计算模拟软件LASP,并通过这些方法来预测复杂体系的结构,应用于团簇化学,催化化学,半导体材料等。

“为什么要做mRNA药物(疫苗)?”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研究员林金钟以提问开启了他的《新一代mRNA药物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报告。作为最近两年的热门话题,mRNA疫苗在对抗全球新冠疫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mRNA分子作为新一代创新药也获得了极大关注。mRNA疫苗的成功得益于对mRNA翻译调控的基础研究和长达30年来其作为药物分子的应用积累。在报告中他详细介绍了mRNA分子的工作机理,探讨了mRNA药物转化中的难点。此外,他还介绍了复旦大学mRNA平台在新冠mRNA疫苗研发上的进展。

“现在是我国海洋科学发展的最佳历史时机,需要各个学科的有志青年人才为之做出贡献。”大气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王桂华教授在《海洋发展与地球未来》报告中从海洋学科的特点出发探讨学科交叉的重要性。从观测、模式和理论角度,他简要分析了海洋学科(动力部分)的主要进展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傅文婧)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