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3万件馆藏中选出九件珍宝讲述广州博物馆的90年

[综合] 时间:2024-02-13 11:54:2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79次

  1929年2月11日,从万藏中一块“广州市市立博物院”的馆件珍牌子,在越秀山上拥有649年历史的选出镇海楼门前挂起。岭南第一座,宝讲也是述广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开馆了。州博

  所以,物馆昨日不仅是从万藏中春节归来第一个工作日,也是馆件珍这座属于广州人,属于广州城的选出博物馆的九十岁生日。九十年旧貌新颜,宝讲说来话长,述广且让我们从13万件(套)馆藏中选出九件精中之精,州博刻录进悠悠时光,物馆转译成发给未来的从万藏中邮件。

  失而复得越王剑

  这是容庚先生捐赠的周代名剑,为国家一级文物。剑色作水银古(“水银古”为颜色名,常用于形容古物)。剑格上铸“王戉”二字,两面共八字,作双钩鸟书,二千多年后依然锋利。

  剑出于陕西。1931年秋,容庚在北京式古斋得到此剑,开始误把铭文“王戉”理解为《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卿王戉”,没有重视。1932年除夕,将之转让给另一位古文字学专家于省吾。后来,容庚在日人原田淑人所著的《周汉遗宝》一书中见到“戉王矛”,才明白此剑中的“王戉”二字应倒读为“戉王”,是为“越王剑”,大感可惜。

  1937年,容庚觅得“师旂鼎”,于省吾希望可以割爱。容庚说:“必归余故剑,鼎乃出”。于省吾几经踌躇,终于归还“越王剑”。

  身份“成谜”天蠁琴

  广东有“四大名琴”之说,说法虽各异,但无论什么版本,“天蠁”实居其中。

  琴通长126.7厘米、隐间116.5厘米、肩宽19厘米、尾宽13.4厘米,厚5.2厘米。形制响泉式。桐木面板,背面龙池上方篆书“天蠁”二字,下有“万年永宝”印章。

  天蠁琴曾传闻为唐代天下造琴第一的成都雷氏所制,著名诗人韦应物所有,但应该是误传。

  1940年,避居香港的广东文化精英为激发人们爱国爱乡、抗御外辱之情,将所携广东文物在香港大学举办“广东文物展览会”,绿绮台、秋波、天蠁三把名琴聚首一堂,轰动粤港。

  1954年此琴入馆典藏。今天琴界普遍认为,此乃明琴。

  声名赫赫邓氏甲

  现存清代甲胄多见于北京故宫,但广州博物馆也藏有一套完整的清代甲胄。这套甲胄由上衣、下甲、护心镜、护腋、护肩、虎头蔽膝、裆等18个组件组合而成,通高176厘米。它是香港同胞邓又同先生于1956年捐赠的,原是光绪帝册封其祖父邓华熙为“建威将军”时所赐。邓华熙籍贯广东顺德,历任云南大理府知府、江南道监察御史等,60岁时,曾穿此甲胄参加朝廷的阅兵仪式。

  千古流芳节马碑

  1956年发现于东莞虎门的清代“节马图”碑,长113厘米,宽40厘米,为肇庆端州石,由《节马图》和《节马行》两部分组成。《节马图》绘的是一匹黄骠战马,马主人是清三江副协将陈连升。1841年1月7日,坚决按林则徐布置扼守虎门沙角炮台的土家族老将陈连升及其儿子陈举鹏率六百将士抵抗英军,以身殉国。战马被掳到香港后,终日面向虎门方向嘶鸣,绝食而死。

  “节马图”碑在日军侵占虎门后湮没。1954年8月,驻沙角的人民海军部队在关忠节祠碎石堆中找到了碑中段,之后又在乡民家中找到前段,在关岳庙桥下找到后段,三块断碑终得相连。

  重见天日会员证

  李湛出生于清末广州东郊(现天河区)的农民家庭,经胡毅生、朱执信的介绍加入了同盟会。因清政府尚未被推翻,为安全起见,李湛将自己1909年获颁的“同盟会会员证”藏入了一件漆枕。

  20世纪80年代,儿子李燊元清理旧物,意外将漆枕打碎,“同盟会会员证”才得以重见天日。1989年,李燊元将此证捐赠给广州博物馆。它是广东地区唯一一件保存下来的同盟会会员证。

  “志在冲天”孙文书

  “志在冲天”横幅,由孙中山手书,赠予杨仙逸将军,1981年10月旅美华侨杨天霭捐赠。该横幅纵46厘米,横143厘米,宣纸。

  杨仙逸为中国航空业元勋。1920年,他前往美洲动员华侨捐机,并倾尽所有家产和叔父部分资财,购买飞机4架。1922年初,杨仙逸带着这批飞机返回广州。孙中山题写了这幅横幅,誉杨仙逸为“革命空军之父”。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