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他们是“最坚强的人” 正文

他们是“最坚强的人”

[娱乐] 时间:2024-04-29 02:11:3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70次
  3月5日,坚强成都,坚强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坚强成立70年来,坚强该院伤残军人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困难,力所能及为祖国建设作贡献,坚强义务做传统教育报告近万场,坚强产生了积极的坚强社会反响。2019年,坚强该院被表彰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坚强
  爱祖国、坚强恨敌人,坚强是坚强我们的个性,征服困难是坚强我们特有的才能,我们有坚强的坚强意志,我们有颗永不残废的心!10月25日,记者跟随退役军人事务部组织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走进优抚医院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以下简称休养院),志愿军老兵涂伯毅与战友付仲阳面对成都市新都区繁江小学的师生,朗诵起了诗歌《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
  当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纪念日。听完两位老人的朗诵,繁江小学五年级学生陈果激动得脸都红了:涂爷爷、付奶奶的战斗故事让我特别感动,等我长大了也要去当一名军人,像他们一样保卫祖国,为社会作贡献!
  涂伯毅今年90岁,付仲阳比他小4岁,像这样的诗朗诵,两位老兵这些年来表演过很多次。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现在我的使命就是把爱国主义精神传递到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心里。涂伯毅说。
  一
  70年前,在朝鲜汉江北岸文福里遭遇的凝固汽油弹,让涂伯毅的面部、双手和全身大面积烧伤,留下了终身的残疾。
  那时我才20岁,毁容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真是非常痛苦的,走在路上都担心会吓着别人。涂伯毅说。
  付仲阳则常常讲起一件趣事,1958年巡演时,一名小学生给我写信,信的最后一句话是‘付奶奶,祝你永垂不朽’,可那个时候我才只有20多岁呀。
  14岁参军,15岁跨过鸭绿江,16岁参加上甘岭战役,文艺兵付仲阳是朝鲜战场上勇敢的小歌手。她曾在距离敌军只有100米的哨所,为前线战士轻声歌唱。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付仲阳和战友一起在战场上抬担架运伤员,不幸腰部受重伤。
  第一次见到残疾证的时候,心里真不是滋味。付仲阳说。
  休养院党委书记刘航介绍,不少战士负伤后都经历过思想的动荡期。休养院当时组织开展战三关活动,即挑战思想关生活关和学习关,将思想教育、娱乐教育融入医疗康复护理的过程中,除了提供扫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课程,还为休养员们组建了舞蹈、写作、课余演出队等兴趣小组。让伤残军人在伤病康复的同时,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和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比,我们能够活下来已经是一种幸福了。虽然我的手蜷曲了、面目改变了,但是我的革命意志没有变。涂伯毅、付仲阳都加入了课余演出队,消沉的情绪渐渐振奋起来。
  涂老9月到成都一所小学去作讲座,他一走进礼堂,全场近千名师生起立鼓掌,那场面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刘航说。
  87岁的志愿军老战士周全弟近来去看了《长津湖》,电影才放到一半他就离场了,为啥没看完?我心中实在难过,再看下去眼泪就要流光了。
  1950年,周全弟和战友们在朝鲜长津湖以南的黄草岭埋伏了三天三夜,到了第四天,趴在雪地上的周全弟已经手脚麻木、站不起来了。由于重度冻伤,他的四肢被截除。
  不甘心就此在病床上过一辈子,周全弟将笔缠在断臂上练习写字,钢笔字练好后,又开始缠着毛笔训练。下了10多年的苦功,周全弟终于练成了抱笔书法。
  周老可是我们的书法家,已经出集子了。走进周全弟在荣军病区4层的家,刘航介绍,2012年休养院为周全弟出版了一本《一级伤残军人周全弟抱笔书法集》,周老的抱笔书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身残志坚的精神对其他伤残军人也有着很大的鼓舞作用。
  我哪里是什么书法家哟。周全弟笑着摇摇头。周围人抚平宣纸后,他用双臂抱起一支毛笔,咬住毛笔尾部调整好笔尖方向,然后流畅地写下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忠诚。
  二
  《最坚强的人》是四川省荣军博物馆常年放映的一部纪录片,影片记录了1958年课余演出队到北京政协礼堂汇报演出的盛况。担任合唱指挥和舞蹈演员的涂伯毅、靠着断臂和右手吹奏特制竹笛的易如元,以及歌声甜美的付仲阳,都在纪录片里留下了身影。
  汇报演出大获成功后,被周恩来总理称赞为人民的战士、人民的艺术家的课余演出队,开始在全国50多个城市巡回演出。易如元的妻子胡洪文至今还记得课余演出队在各地引发的轰动效应。
  一听说是‘最坚强的人’来了,排队的人很多,大家都想看看志愿军战士表演的节目,学习他们那种乐观无畏的精神。胡洪文说。
  1959年,结束了巡回演出,课余演出队回到成都,在之后的60多年里,由课余演出队发展而来的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充分发挥伤残军人们活历史活教材活榜样作用,义务作了近万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报告。老战士宣讲团的人数,也从最初的20余人发展到70多人,目前还有11名平均年龄85岁的老战士坚守在宣讲一线。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老战士宣讲团也在不断开拓微党课、情景教学等新的宣讲形式,部分成员受邀参与口述历史史料采集、电视宣传片拍摄等项目,也间接丰富了宣讲内容。
  2021年,老战士宣讲团获得了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授予的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年过八旬,还能获得这样的荣誉,我感到很幸福。现在我身上还有一些余热,我愿用一个军人的姿态去发挥这点余热,让休养院的革命精神、榜样精神去激励更多的人。付仲阳说。
  三
  建院以来,休养院先后集中供养了2800多名伤残军人,其中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约有2200人。志愿军老兵易如元在休养院已经住了65年,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受伤那天是1953年3月17日。早上8点左右,他正在朝鲜板门店铁架山281.7高地上观察敌机。突然就没了知觉,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是趴着的,两只眼睛什么都看不到,鼻子出气呼呼地响,一摸才知道鼻子被炸断了,再去摸左手,也只剩一张皮了。
  在休养院安度晚年的易如元,如今闲暇时喜欢拿起特制的竹笛吹奏《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近来,家里墙上安装的紧急按钮,让他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身上不舒服了,我们在楼上这么一按,下面医生就晓得了,真是方便得很。
  据荣军病区主任侯晓敏介绍,易如元提到的紧急按钮是荣军病区智慧化病房建设的一部分。
  我们引入了老年综合评估系统、智能床垫监测系统等项目,伤残军人的心率、呼吸、血压、血氧甚至是翻身情况,都可以在系统里实时监测到。侯晓敏说,考虑到抗美援朝老战士年事已高,院里还专门成立了由5名医生和15名护士组成的医疗护理小组,每天上门负责这些老战士的医疗护理工作。
  医疗设备再先进,医护工作中的情感关怀都是不可替代的。我是1990年来到休养院的,与院里不少志愿军战士已经相处了30多年。看到很多老兵背负着严重的身体残疾,还在积极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一分力量,怎能不受触动。刘航说,休养院就像一个温暖的家,要用心用情才能做好集中供养对象的服务保障工作。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