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解读】CXO行业高增不再?药明康德上半年营收仅同比增长6.28%

[探索] 时间:2024-04-30 11:27:5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35次
泡财经获悉,风口7月31日,解读仅同药明康德(维权)(603259.SH)发布半年报,业高营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8.71亿元,增不再药同比增长6.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明康净利润53.13亿元,同比增长14.61%。德上

  对于业绩变动原因,半年比增公司表示,风口主要是解读仅同独特的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持续驱动公司收入稳健增长。公司并未在半年报解释业绩放缓的业高营收原因。

  对比2022年,增不再药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增速已大幅放缓。明康2022年,德上公司营收、半年比增净利增速分别为71.84%、风口72.91%。

  药明康德是国内CXO龙头,医药外包即CXO,主要分为CRO、CMO/CDMO、CSO三个环节,可简单理解为研发外包、生产外包、销售外包。CXO行业上游客户主要是创新药企,因而CXO也被称为医药行业“卖水人”。

  药明康德主营业务涵盖CRO(合同研发服务)、化学药物CDMO(合同研发与生产业务)、细胞和基因治疗CTDMO(合同检测、研发和生产)等领域,为全球制药、生物科技和医疗器械公司提供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通过自身的研发和生产平台,为客户赋能,助力客户进行新药研发。

  近年公司业绩持续高增。此前2020年、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9.62%、72.19%。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3.55亿元,同比增长71.84%;归母净利润88.14亿元,同比增长72.91%。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药明康德同行的收入均已放慢脚步,成都先导、和元生物、康龙化成的归母净利润出现同比下降,美迪西的归母净利润增幅从2021年的118.12%降至28.60%。

  有业内人士指出,CRO(合同研发组织)企业的核心业务源于药企的研发需求。从去年开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公布的临床试验申请数量已经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会对CXO企业(尤其是CRO企业)的业务造成影响。

  相关投融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医疗健康融资整体同比回落,融资事件数3057起,同比下滑14.9%;融资金额729亿美元,同比下滑42.6%。

  进入2023年,情况并未好转。今年一季度,全球生物医药融资事件及融资总额同比均有大幅下降,国内市场降幅较大。而在融资难的背景下,很多创新药企都有砍管线避险的动作。

  根据浙商证券的研报,5月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共发生96起融资事件,披露融资总额约24.75亿美元,环比上升约23%,同比下降约10%;5月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累计发生37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为3.94亿美元,环比下降约44%,同比下降约48%。

  随着全球生物医药融资进入寒冬、创新药企砍管线避险,药明康德这类医药“卖水人”CXO行业日益艰难。

  另外,3月下旬至4月下旬,CXO板块迎来减持潮。药明康德也于4月17日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及与实际控制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股东计划根据市场情况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2022年末,持有药明康德的机构家数为1229家,至2023年第一季度仅剩下405家。三个月内近7成机构“提桶跑路”。

  有业内人士表示,药明康德曾经依靠着国内成本较低的研发资源,以及在CRO市场中的先发优势,吃到了一波红利。但现在,该行业的“红利”也在逐渐消减。

  2004年,药明康德投资人富达亚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投资药明康德的原因正是李革(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而我们投资的目的,则是利用中国本土相对便宜的博士生资源,将海外同样的服务用1/3的价格来实现。”而最近几年,随着人力成本上涨,加之海外生产基地布局,上述优势已被压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仿制药大量上市,其价格大幅下滑激化市场竞争,各药企纷纷加大创新研发力度。随着新药研发时间成本及支出不断提高,为降本增效,制药企业对研发外包、生产外包、销售外包等的依赖性逐步加强,CXO行业由此进入蓬勃发展期,中国也开始成为CXO行业发展的重要市场。

  而今,时代变了,再不转型,或许留给药明康德的时间不多了。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