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奋进新征程】示范村里春来早

[综合] 时间:2024-05-04 04:10:1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49次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奋进新征程】示范村里春来早

乡村振兴战略示范试点村建设项目。新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春雪过后,走基征程海东市乐都区银装素裹、层奋村里春早分外妖娆,进新清澈的示范湟水静静拥抱这座活力迸发的新城后,又恋恋不舍地唱着欢歌远去……

2月9日一大早,新春碾伯镇下寨村党支部书记刘德有抬眼看了一下东边红彤彤的走基征程太阳,积雪在阳光照射下有些刺眼,层奋村里春早想着区农业农村局的进新工作人员要来做春耕前的技术指导,踏着“嘎吱”响的示范积雪,刘德有步行赶到一公里外的新春河滩边,这里是走基征程乡村振兴战略示范试点,在编号为046的层奋村里春早拱棚前,乐都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李有文和负责人王鑫正在等候。进新

刘德有向他们介绍着,示范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用水是关键,从引胜沟到拱棚4公里的灌溉渠前一阵刚刚完成,春播时山泉就能直接流进地里来。

说完打开拱棚两层密封的门,进入棚内抓起一把土查看土壤墒情。

“李主任你看,土壤墒情已经够了,再过两三天我们就让乡亲们把双膜洋芋下种,这属于早熟品种,2月中旬种植5月底就可以上市,比平常的洋芋早两三个月,由于上市早、口感好、产量高,价钱高出平常洋芋一大截,每公斤可卖到5元,市场价格大概是8元左右。”

“刘书记,河滩600多座双膜洋芋大棚,按400亩地算,每亩产3000公斤一季下来能收120万公斤,光这一项就可收入360多万元。”

“那还不止,这只是村里收入中的一项。”刘德有满脸高兴地掰着指头算起来:“村里每年种300亩夹豆收入300多万元,以上千棵古梨园为依托的梨花节以及梨文化带来的文旅收入估计有几百万元的收入,加上软儿梨、沙果、樱桃等果品以及其他农产品收入150万元,总的加起来每年有一千多万元的收入呢。下寨村242户900多口人,即使冬闲也看不到闲人,去年人均收入1.5万元。”

“李主任,这几天我一直在考虑,下一步以发展双膜洋芋为主,在部分双膜大棚里改种其他附加值更高一点的作物,你觉得怎么样?”

“我认为不好,首先是技术这块就跟不上,熟悉新作物也需要时间周期,效益到底怎样也不清楚,会影响你们的收益,建议还是继续做大做强双膜洋芋这一品牌的基础上,以古梨园为依托做精深果品产业链这个大文章。”

经过技术指导后,刘德有告诉记者,作为乡村振兴试点村,产业发展与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者要互相照应,均要起到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同时,要重视子女的教育及人才培养,目前村里出了200多名大学生,900多口人当中,40岁以下的仅3人在家务农外,其余全部在外工作。

据李有文介绍,近年来,乐都区坚持“先行先试、点上开花、线上结果、面上推动”的工作思路,在全区范围内遴选了碾伯下寨、高庙扎门、蒲台中岭、下营下营、瞿昙石坡和徐家台、寿乐王佛寺等7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峰堆上一、瞿昙台沿、高庙新庄等3个乡村振兴旅游试点村,投入专项资金6300万元,以村庄布局有蓝图、耕地保护有实效、村民建房有保障、产业发展有空间、建设项目有安排、乡村环境有整治、村庄风貌有管控、人居环境有提升为主线,在组织、人才、文化、产业、生态等五个方面统筹推进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

目前,乐都区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探索符合地区特点、形式多样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保护传统村落风貌、绿化美化村庄、保护传承文化、培养乡土人才、建强“两委”班子,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美丽乡村。

记者看到,古色古香的下寨村门楼上,一对对、一排排大红灯笼迎风摇曳,大门两侧的“百年古寨飘梨雪、千里湟水涌春潮”“瓜果之乡面貌新、南凉古都前程绣”对联写实又寓意深远……(陈俊)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