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贫困山区卡腊村开通了“绿色银行”

[综合] 时间:2024-04-28 01:49:3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03次

  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绿色银行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因远镇卡腊村在党总支书记周桥阿带领下,云南认真分析卡腊村现有的民族资源优势,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资金100万元,贫困把传统的山区茶叶品种进行改良,科学规划旧茶园的卡腊升级改造,不断提高茶叶产量和产值,村开拓宽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绿色银行增收渠道,稳定巩固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云南为卡腊村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民族基础。

  云南民族贫困山区卡腊村开通了“绿色银行” 玉溪市委组织部 供图

昔日的贫困贫困小山村

  卡腊村委会位于元江县东南部,因远镇南部,山区距离元江县城49公里,卡腊平均海拔1608米,村开属于高山地区。绿色银行

  全村总户数847户,总人口3348人,其中哈尼族占总人口的81.1%,属于哈尼族布孔支系,全村共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为259户1074人。全村主要经济以烤烟、茶叶、秋冬农业等传统农业为主,农业根底质量差,农作物产量较低,基础设施落后,属于典型的贫困山区。

  云南民族贫困山区卡腊村开通了“绿色银行” 玉溪市委组织部 供图

支书带领探致富之路

  卡腊村共种植茶叶共4000多亩,其中大部分为上世纪70、80年代种植的云南大叶种,茶树品种混杂、茶树老化、茶叶产量低、品质差,同时,一直因缺乏市场意识和产业引导,村民们都是守着“金叶子”,过着穷日子。

  2019年,为巩固提高茶农收入,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和引导下,卡腊村党总支积极探索“党建+合作社+贫困户”的思路,结合卡腊村茶叶种植规模大、贫困人口多的实际,统筹规划茶叶品种改良。通过前期组织调研、市场分析及多个村组引种嫁接实验论证,选出适宜引种改良的“普景1号”茶叶品种。

  村党总支书记周桥阿说:“当初成立卡腊村茶叶改良示范基地,开始实施茶叶改良项目时,还是遇到了很多的难题。比如村民短时间看不到效益,对改良后的茶叶经济效益产生质疑,都不太愿意改变。经村党总支多次入户做工作,讲清党的扶贫好政策和外出调研成果,他们才愿意试着改良茶叶品种。”

  做通群众工作后,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引进元江县溪源茶叶专业合作社,为卡腊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低产茶叶嫁接换种改造509.5亩,并多次开展现场技术培训,让群众在技术支持下开启变革之路。

  云南民族贫困山区卡腊村开通了“绿色银行” 玉溪市委组织部 供图

百姓脸上喜开颜

  2020年,清明刚过,卡腊村的茶山上散发出阵阵清香,成片的茶树在青山掩映下青翠可人,一垄垄沿山丘而建,茶树迎风绽放,摘上一片鲜叶嚼上一口,涩中带着浓浓的茶香沁人心脾。

  改良后的茶叶品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初步取得经济效益。投入市场的新品种鲜叶单牙42元/公斤,一牙一叶15元/公斤,干茶单牙120元至140元/公斤,一牙一叶50元至60元/公斤。均价较老品种茶叶翻了2-3倍,预计亩产可从原来的1500元,增加到3000至5000元。老百姓尝到了改良的“甜头”,村民们开始全面走上改良茶产业发展道路。

  卡腊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关石有本有意向外出打工,但看到当地产业发展后,他把心思都放在管理茶叶和种植烤烟上,他说:“去外地打工,虽然能挣到钱,但家中老人只有留守,家里有个什么事情根本回不来。现在国家政策好,村子的路也好了,种什么也方便,我回家改良自家种植6亩左右的茶叶,按计划一年能有2万多元的收入,加上烤烟种植的4万元收入,和外出打工挣的钱差不多,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人,我以后不出去了。” 

  云南网记者 李亚芬 通讯员 李芸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