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避烟火不调虚情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再出发

[百科] 时间:2024-04-27 23:38:5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41次

原标题:不避烟火不调虚情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再出发

全系列海内外播放量超5亿,不避不调豆瓣评分高达9.2分,烟火纪录片《人生第一次》抓住人生中12个重大节点:出生、虚情上学、纪录长大、片人当兵、生第上班、次再出结婚、不避不调进城、烟火买房、虚情相守、纪录退休、片人养老、生第告别,次再出无数观众因片中一个个触及现实的不避不调真实故事而感动。

开局不易也不凡的2020年,许多平凡中国人的选择,展现出不平凡的力量;建筑工人第一次在工地吃年夜饭、全国医护人员第一次并肩抗疫、外卖小哥第一次送餐不收费……《人生第一次》用影像记录下平凡中国人的故事,也陪伴每一个观众度过了这段难忘时光。

日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和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专家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距离《人生第一次》上映首日已经过去将近200天。谈起《人生第一次》成功的关键,总制片人、央视网视频中心内容总监张昊和总导演秦博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片子的基调不避烟火,不调虚情。

“改编一句歌词,‘平凡的中国人给我最多感动’这也是我们策划这个项目最初始的动力。”总制片人张昊坦言,一开始策划项目,没有也没敢想太多,只是觉得普通人的故事值得记录。央视网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新媒体机构,有责任把央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基因传承下去。同时,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具有丰厚的纪录片发展底蕴,双方一拍即合,就有了《人生第一次》的合作。他说:“我们希望《人生第一次》不只是一部片子,而是形成一个系列IP,把平凡中国人做出来的事情,讲给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人听。”

在拍摄后期,总导演秦博接到任务前往武汉拍摄抗疫短片,3月初,一张医生陪新冠肺炎病人欣赏夕阳的照片温暖了无数人,秦博看到这个故事后马上跟团队小伙伴分析: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日常的场景感动了所有人?这就是平凡展露的力量。“《人生第一次》讲述的就是普通中国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没有太多波澜壮阔的人生,大开大合的故事,这是我们拍摄最大的初衷。有人味,有中国人普通的情感,一点不浓烈,就像缓缓小溪,突然一个小波浪。这是我们战斗全部的意义所在。”

“我们上海纪录片频道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命运,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艺术总监应启明评论道,“团队这次在不变中求变化:不改变关注普通人这点,创新的是策划拍摄节点和选择蹲守的对象,同时在制作时也不受到传统纪实手法的‘禁锢’,是《人生第一次》能获成功的关键。”在他看来,《人生第一次》把这么多人能够联系在一起,做成一个有风格的东西,是很不容易的,第一次有兴奋、有忐忑、有焦虑、有各种,用这个点讲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有智慧,很聪明。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中广协纪录片委员会副会长陈宏剖析了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内在架构和诗意内涵。片子的结构创意从人的诞生到告别,12个人生第一次,构成了12集的结构。纵横交织出当下中国普通民众,爱与哀愁的生命交响。这个片子注重点面结合,每集人物叙事结构、布局采用群像叙事当中二八定律,用80%的片长时间,用到20%的人物身上,使得点和面之间的距离拉开,重点突出。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中央新影集团副总裁赵捷从选题难度上认可了《人生第一次》。他认为,就像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烟火气与诗意兼备,这就是《人生第一次》。“其实大家都知道,普通人是最难拍的。《人生第一次》拍普通中国人的一生,能把你心窝里最柔软的地方碰一下,就能让你把持不住,这种尝试是大胆而且勇敢的,主创团队的自信与功力就体现出来了。”

平台方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总监朱乐贤表示,《人生第一次》抓住重要节点的悲喜,以小见大,见证中国人最普通的生存哲学。整个细节都能够看到制作团队的实力,也突显了专业的态度。疫情笼罩期间,给人以温暖的力量,正能量积极生活的态度,符合当下的价值观传递。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副总经理王冰松表示,《人生第一次》的成功,坚定了我们打造具有总台特质的互联网IP内容体系的信心,尤其是人文纪实IP内容。当前,以原创IP为核心的内容产业正在创造越来越大的价值,我们将充分发挥企业市场化的灵活机制,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研讨会最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副总经理王冰松,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雨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视频中心总经理唐晓艳,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李逸,副主任周全等共同开启“人生IP”第二季——《人生第二次》。(包永婷)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