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沉寂的两汉文化活起来?这座城市诚邀八方学者来献策

[娱乐] 时间:2024-04-28 16:15:3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55次

原标题:如何让沉寂的何让汉文化活两汉文化活起来?这座城市诚邀八方学者来献策

如何让沉寂的两汉文化活起来?

这座城市诚邀八方学者来献策

( 2020-10-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 化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沉寂城市诚邀策”位于江苏北部的起座徐州,曾是何让汉文化活刘邦故里、项羽故都,沉寂城市诚邀策留下了闻名中外的起座汉墓、汉兵马俑、何让汉文化活汉画像石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沉寂城市诚邀策自带两汉文化发祥地光环的起座徐州,如何保护、何让汉文化活传承、沉寂城市诚邀策弘扬两汉文化?徐州近期开门迎客,起座举办首届汉文化论坛,何让汉文化活诚邀一众学者前来出谋划策。沉寂城市诚邀策

“我们的起座文化遗产得不到呵护前是蓬头垢面的,只有保护好它们,面对公众时才会光彩照人。”被称为故宫“看门人”的单霁翔,在首届汉文化论坛上带着《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的演讲题目,第一个向与会者分享“如何兼顾保护和开放,让两汉文化遗产活起来,走进公众视野。”

单霁翔说,以前故宫的库房堆放着大量文物、木料,从未对外开放,包括与汉文化有关的文物都在库房里面沉睡多年。执掌故宫博物院后,他花了数年时间清理腾空这些库房,“很多汉兵马俑当时就在冰冷的台阶下,先修复好再把它们神采奕奕地陈列出来。”

挖掘了大量两汉文化遗产的徐州,同样面临着“养在深闺无人识”这一问题。国家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信立祥认为,目前徐州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无论展示内容还是展陈手段,在全国同级博物馆当中堪当前列,但遗址博物馆展览却不尽如人意。

“如果国外同行问我们两汉诸侯王陵整体特征是什么?我们回答不上来。”信立祥说,按照汉代礼制和其他地方遗址考古的发现,汉代诸侯王陵规模应十分庞大,而前期徐州汉墓考古侧重发掘主体,陵园整体挖掘不够,导致不论是学者还是游客对一些文化遗迹难窥全貌。

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被誉为“汉代三绝”,是汉文化的三大标志性符号。据最新考古资料,徐州已勘查汉墓近3000座,发掘西汉楚王(后)墓8处19座、东汉彭城(下邳)王(后)墓2处5座。狮子山楚王陵发现了数量繁多、种类丰富的兵马俑。作为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图景的第一手资料,汉画像石在徐州已有140多年的发现和研究历史,现存汉画像石2500余块,是国内收藏汉画像石最多的城市。

而在今天的文旅大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将分散在多个县区的两汉文化遗产串珠成链?

“在杭州宋城景区随处可见‘给我一天,还你千年’的旅游标语,徐州不妨借鉴,刷新文旅名片辨识度。”西北大学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徐卫民说。

在南京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卢小慧看来,徐州可尝试打造5A级汉文化大景区,以九里山为龙头,以狮子山、龟山、北洞山、东洞山、驮蓝山以及丰、沛二县为两翼的全域旅游景区。

“徐州汉文化有五大特点:不屈不折的斗争精神,重义质朴的性格特征,善用智谋的策士风范,健康长寿的养生理念,兼收并蓄的开放姿态。”对于如何进一步弘扬徐州汉文化,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书录认为,在“十四五”期间,当地可打造体现“楚韵汉风、南秀北雄”与现代化交相辉映的大都市文化圈。

徐州是京杭大运河重要节点城市,河段至今运输繁忙,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难得有一个城市将一个朝代的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结合一块。”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表示,大运河文化与汉文化有诸多共性,他们都有着丰富的遗存,都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扎根于人民生活,一直活到现在,还将奔向未来。徐州应该发挥两种文化交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促进文旅融合跃步升级,擦亮金字招牌。

“作为两汉文化的发祥地,大力保护、传承、弘扬两汉文化精髓,徐州责无旁贷。”徐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冯其谱说,近年来,徐州以打造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舞动汉风”品牌工程为引领,不断推动汉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孕育了“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人文特质,生动展现了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的时代风采。未来,徐州将力争让昔日兵家必争之地,成为诸多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

(本报记者郑生竹)(郑生竹)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