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铁角城村:落后村的“翻身记”

[娱乐] 时间:2024-04-30 07:47:1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97次

原标题:【甘快看】铁角城村:落后村的翻身记“翻身记”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通讯员 封康康

“鸡鸣闻三县,一步跨两省。甘快”这句话说的看铁是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乔川乡铁角城村。

因为地处陕甘两省交界处,角城这里自古便是村落交通要道,素有“千里盐道”“千年驿站”之称,后村更因红军长征入陕第一站名载史册。翻身记却也因地理位置特殊,甘快曾一度成为“三不管”的看铁“落后村”,基础设施陈旧,角城经济发展缓慢,村落村民生活贫穷。后村如今,翻身记这里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甘快示范村……

巨变,因何而来?近日,看铁记者走进铁角城村一探究竟。

来到铁角城村,青砖白墙的房屋分立道路两旁,房前屋后、边边角角干净整洁。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铜制的酒壶雕塑和随风飘扬的印有“乔川黄酒”的彩旗。在一家酒坊的后院,村民章贤仁正忙着灌装黄酒,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从过完年到现在,我已经陆陆续续酿了30缸酒了。现在这酒不怕卖不出去,就怕不够卖。”章贤仁喜滋滋地说。

酿黄酒、饮黄酒是乔川当地人的传统。2011年,章贤仁夫妇重拾祖传的酿酒手艺,改造自家窑洞创办了贤仁黄酒坊,打算依靠售卖自酿黄酒增收致富,但是,创办之初,作坊生意并不好。转机出现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华池县政府办成为铁角城村的帮扶单位,开始帮助村里宣传黄酒文化,吸引订单。黄酒的名声打出去后,章贤仁的黄酒生意越来越好,每年能酿150多缸酒,纯收入在10万元左右。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村民们钱袋子鼓了,精气神也更足了。”铁角城村党支部书记章小飞说,近年来,经过持续不懈的帮扶,铁角城村的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提升,建起乡愁小广场,硬化入户道路,新修连心桥,村容村貌彻底改观,群众的发展能力也提升了。酿黄酒、搞养殖、种杂粮,村民们靠着这些产业,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这几年村里的畜牧养殖发展不错,成立了2家湖羊养殖合作社,培育绒山羊养殖户59户,黑山羊养殖户13户。黄酒酿造产业也在提升,现在已经有67户农户参与其中,户均收入保守估计在5万元左右。同时,我们还围绕这两个产业,引导群众广种饲草、小杂粮,形成产业链。”章小飞算着村上的产业振兴账。

“以前的日子跟现在没法比!”说起生活的变化,村民陈凯彪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我家住在山上,吃水要用毛驴驮,走路就是一条羊肠小道,连三轮车都上不去。”环境艰苦,孩子上学都是问题。2008年,陈凯彪携家带口从老家搬出来,借住在铁角城村部附近的亲戚家旧窑洞里,贩卖熟食、开办粮油作坊,供养一双儿女上了大学。

2017年,听说村里有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陈凯彪第一个报名参加。当年村上统一施工,在村部附近建设了居民安置点,陈凯彪自己掏了3万元就分到了一个有3间正房,2间厦房的院子。搬进新家的第二年,村里就通上了自来水,陈凯彪别提多高兴了。后来,他在乡村干部的引导和政策的扶持下,还养起了羊,儿女们也都在外工作,生活越来越好。“去年养了170只羊,趁着市场行情好,我出栏了100只,粗略算能收入10万元左右,相比以前,整整提高了3倍。”陈凯彪说。

乡村振兴不仅要村美、民富,更要乡风好。对此,铁角城村深入推进乡村治理,借助“三榜一站”治理模式,深入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创建和“孝德工程”先进典型评选等活动,大力推进农村“道德文化”建设和村规民约约束,引导村民转变观念,摒弃陈规陋习。现在村里建起了文化舞台、健身广场,闲暇时间,村民们跳广场舞、运动健身,十分惬意。

(庆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