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赶着牦牛奔小康

[知识] 时间:2024-04-29 09:26:2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62次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牦牛小康生活】赶着牦牛奔小康

牧民储备饲草。

致富牦牛喜脱贫。小康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牧民仁青太最近心情不错。生活不久前,牦牛他在赛什塘村牦牛产业养殖示范基地托管的小康母牛又下了小牛犊!34岁的生活仁青太满脸喜悦地说:“政策好得很,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牦牛”

走进牦牛产业养殖示范基地,小康一排排牛舍整整齐齐,生活600多头牦牛有序地进行着半牧半圈饲养。牦牛早上7时出圈“散步”,小康中午12时回圈“休息”,生活牦牛们既亲近了大自然,牦牛又不会因为过度散养而破坏草场,小康这就是生活赛什塘村大力推广的“草畜平衡”养殖模式。

赛什塘村属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温泉乡,距离县城约70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全村有569户218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311人。由于自然环境限制,这里的土地难以种植作物,靠天吃草的牦牛和藏羊成为当地农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仁青太说:“以前我们以游牧为生,养几头牦牛和藏羊,就靠卖牛奶和羊毛赚点钱,没有加入合作社以前,我们全家4口人一年的收入不到10000元。”

仁青太是当地的牧民,他说过去游牧式养殖牦牛主要是自给自足,他们家有大约十几公顷的草场,因为人手不足,很难保证草场的维护与管理。2017年仁青太一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8年,仁青太一家靠着易地搬迁扶贫政策,从偏远的山上搬到村上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除了居住条件的改善,最大的收获是,他学习到了牦牛养殖的新方法。

搬迁后的仁青太将自家的草场入股合作社,交由村集体管理。因为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牦牛产业养殖示范基地招聘仁青太为养殖专员,他的妻子和孩子也相继加入基地,全家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仁青太说:“加入了养殖示范基地以后,我们全家每个月有将近6000元的工资,一年差不多7万多元,比以前翻了好多倍。”

生于草原,长于草原的久西杰是赛什塘村的第一书记。2015年,久西杰瞄准贫困户致贫“症结”,通过走访听取村民意见后,在村里成立合作社,建立起了牦牛产业养殖示范基地,贫困户通过养殖牛羊每年得到分红。

通过几年的努力,村民们的收入提高了不少。“上个月我们刚出栏了100多头牦牛,年底分红的时候每家每户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久西杰笑着说。

目前,赛什塘村牦牛产业养殖示范基地共完成投资125万元,建设总面积5333平方米。牦牛产业养殖示范基地还购置了牦牛称重保定分群装置。

“这套系统可以自动读取耳标,自动称重,从显示屏可以读取耳标体重等信息,并同步上传到兴海县智慧畜牧业大数据平台。自动称量出的动态体重,和静态体重比,误差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久西杰说。

记者看到,佩戴耳标、注射疫苗,然后按体重将牛分到不同的圈棚,操作只需要5分钟。高效、标准、精细化的养殖管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了劳动力。

据了解,通过示范点建设,合作社逐步健全了牦牛良种繁育体系,良种化率从78%提高到95%。合作社推进以草定畜、草畜动态平衡,加快畜群周转,降低了天然草地利用强度,草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实现了草地资源科学利用、畜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曾经在外打工的金措杰,如今回到了家乡就业。现在金措杰是牦牛产业养殖示范基地的务工人员,每年有4万元的收入。

“我们家养的牛少,赚不了多少钱。现在通过村里分的牛我们能拿到分红,收入增加了很多。再加上家门口有了这么好的产业,下班就可以回家,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金措杰感慨地说。

像金措杰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示范基地还有40人。他们在这里发挥一技之长,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近年来,兴海县通过支持“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规划,通过“盘活资产、整合资源、联合抱团、产业提升”四种发展模式,使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落实到了每一个农牧民手中。

“兴海县各试点社通过产业间相互渗透,产供销相结合,逐步打破分散经营的传统生产方式,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发展,基本形成产业体系健全、主导产业突出、基础设施牢固、经营方式集约的高原有机农牧业生产科技示范区。”久西杰说。

目前,赛什塘村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方式,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加“特色帮扶”的牦牛养殖思路,实现了牦牛养殖集约化、科学化发展。(王湘琳)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