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北京接待旅游总人数663.2万人次 同比增长3.5倍

[时尚] 时间:2024-04-28 05:21:4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41次

原标题:春节假期北京接待旅游总人数663.2万人次 同比增长3.5倍

2021年春节假期结束,春节2月17日,假期接待北京市文旅局发布统计数据,北京倍2021年春节假期,旅游北京市接待旅游总人数663.2万人次,总人增长同比增长3.5倍;旅游总收入42.5亿元,数万同比增长2.9倍;人均花费640.7元/人次,人次同比下降13.1%。同比其中,春节接待市民在京游人数为491.1万人次,假期接待同比增长7.3倍;旅游收入15.8亿元,北京倍同比增长12倍;人均花费322.6元/人次,旅游同比增长61.9%。总人增长接待外省来京旅游者172.1万人次,数万同比增长96.5%;旅游收入为26.7亿元,人次同比增长1.8倍;人均花费1548.8元/人次,同比增长40.7%。

2021年春节假期,北京市接待旅游总人数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1.7%;旅游总收入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51.9%;人均花费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63.5%。其中,市民在京游市场较2019年同期实现全面增长,接待旅游人数较2019年同期增长5.4%;旅游收入较2019年同期增长25.5%;人均花费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接待外省来京旅游人数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49.7%;旅游收入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38.5%;人均花费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7.4%。

2月11日至2月17日春节假期,北京市重点监测147家景区(地区)累计接待游客781万人次,同比增长3.7倍,恢复到2019年春节假期的83.8%;营业收入61206.1万元,同比增长9倍,与2019年同比增长1.9倍。

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的景区(地区)是:王府井接待89.5万人次,前门大街景区接待62.4万人次,乐多港假日广场接待52.9万人次,南锣鼓巷接待42.4万人次,首创奥莱休闲驿站景区接待27.4万人次,天坛公园接待24.87万人次,北京市大栅栏商业街区接待23.6万人次,北京动物园接待20.5万人次,颐和园接待20.43万人次,什刹海风景区接待20.2万人次。

5A级景区接待情况:天坛公园接待24.87万人次,颐和园接待20.43万人次,故宫接待17.3万人次,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接待15.2万人次,圆明园接待11.8万人次,八达岭长城接待6.4万人次,慕田峪长城接待4.5万人次,十三陵接待3.9万人次,恭王府接待3.6万人次。

中心城区饭店平均出租率为13.1%,同比减少1.2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比减少35.4个百分点;近郊区饭店平均出租率为23.1%,同比增长13.7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比减少4.8个百分点;远郊区饭店平均出租率为55.5%,同比增长47.5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比增长32.3个百分点。乡村民宿持续火爆,平均出租率超过85%,一些精品民宿一房难求。

乡村游累计接待游客27.3万人次,同比增长5.5倍(增加23.1万人次),恢复到2019年春节假期的24%;营业收入5820.9万元,同比增长10.6倍(增加5317.2万元),恢复到2019年春节假期的53.4%。

接待量前三位的是延庆区、怀柔区和门头沟区。其中,延庆区接待游客9.5万人次,怀柔区接待游客6.6万人次,门头沟区接待游客2.7万人次。

2月10日至2月16日,民航进港人数14.9万人次,恢复到2020年春节假期的22.2%,恢复到2019年春节假期的15.9%,其中首都机场进港人数9.4万人次,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进港人数5.4万人次。铁路进站人数32.9万人次,恢复到2020年春节假期的39.3%,恢复到2019年春节假期的15.5%。

此外,截至2月17日,针对旅游市场全市共出动执法力量1512人次,巡查等级景区、星级饭店等场所945家次,整改安全隐患46个。利用“一日游”手机用户提示短信,向外地进京人员发送疫情提示、旅游安全、分时预约和生活垃圾分类信息共计174.4万条。

北京市文旅局表示,2021年春节假日文化旅游安全、有序、繁荣、欢乐、祥和,实现了无涉旅安全生产事故、无景区大人流集聚、无涉旅突发疫情、无假日旅游重大投诉、无涉旅重大负面舆情,做到了疫情防控安心,市民出游放心,旅游服务贴心,节日旅游舒心。

1、市民旅游消费潜力得到充分释放

2021年春节假期,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倡导“留京过年”,使以往出京、出境旅游市民以及选择在京过节的外来务工人员,成为今年春节旅游市场的主体,节前通过发放消费券、部分景区免门票等各类惠民奖励政策措施,激发了留京过年人员在京游热情,助力春节假日市场恢复。

数据统计,市民在京游市场较2019年同期实现全面增长,即接待旅游人数较2019年同期增长5.4%;旅游收入较2019年同期增长25.5%;人均花费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

2、跨省旅游得到有效管控

2021年春节假期,严格落实“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要求,外地来京旅游市场保持低位运行,旅游人数仅达到2019年同期的49.7%;旅游收入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38.5%。

3、防疫先行,保障文旅安全

做好防疫工作,是让市民群众过好春节假期的重要保障。按照节前的部署,各项疫情防控和旅游安全防疫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进行。市民非必要不安排出境旅游,国内旅游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不恢复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在京过年成为很多市民群众的主动选择。接待市民群众游览娱乐的公共场所包括公园、景区、名胜古迹、演出场所、娱乐场所、上网服务场所、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都严格贯彻了限流要求,防范因人员聚集带来的疫情风险,并引导前来的市民群众遵守防疫规定。

为确保春节假期旅游安全,各区、各部门、各景区在景区重要游览点、观景平台、冰雪景区、交通接驳点、狭窄通道、购票、餐饮等容易形成游客聚集拥堵的区域,均加强了对游客的引导疏导,严防人员聚集和拥挤踩踏。加大了对景区大型游乐设施、特种设备、高风险旅游项目、冰雪项目、森林防火、液化石油气使用以及文娱场所消防安全等的日常巡查检查。旅行社、酒店、公园、景区、乡村民宿、乡村旅游民俗户(农家乐)以及演出场所、娱乐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在交通、防火、食品、餐饮卫生、住宿卫生等方面强化了严格的安全管控,市文旅局在节前开展了专项督查工作,确保在京文旅企业按规定采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措施,切实保障市民群众的安全健康。

4、溢彩流光,在京过年很精彩

在京过年,让市民更加深度地体验北京文化。全市22万件灯笼灯饰及近600处景观小品,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市文旅局在2020年发布的“漫步北京城市文化休闲微旅行”20条线路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出迎春、咬春、读春、探春4条新春特别线路,让市民在游览胡同、品尝京味、独享书香、探究古建的过程中,深度游览北京,得到不同的旅游体验。北京网红打卡地联盟推出“在京过年,打卡网红地”线上线下系列活动,25家网红打卡地在正常营业的基础上,推出春节特别活动。

5、冬奥倒计时,冰雪旅游热情高

随着2月4日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的开启,民众参与冰雪旅游及相关活动的热情更加高涨。延庆作为冬奥会赛地之一,着力打造“最美冬奥城”,让市民在节日期间尽情体验冬奥气氛和冰雪魅力,饱含冬奥元素的景观亮化灯,营造出热烈的冬奥氛围。龙庆峡冰灯冰雪季更是主打“盛世中华迎冬奥,华彩冰灯兆丰年”主题,把冬奥、春节元素融汇一体,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景区预订量在黄金周期间多日达到上限。此外,世葡园的“冰雪嘉年华”,北京雪乡玉渡山的“雪乡、雪雕、雪世界”,第九届南宫冰雪嘉年华,还有石京龙、八达岭等滑雪场,让市民多层次、多角度地体验了冰雪的激情和乐趣。

6、智慧时代,时尚文旅漫游云端

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今年春节原则上不举办庙会、大型演出、游园会、联欢会等活动,但红红火火的线上活动弥补了这个缺憾,佳节的气氛依然浓郁。

全市共组织开展各类线上公共文化活动1325项,线上参与市民群众4170.8万人次。其中,市文旅局推出五大系列线上文旅活动,丰富市民群众假日生活。358项重点线上群众文化活动,32项重点演出,3场非遗线上庙会,对100个北京网红打卡地和20条漫步北京都市微旅游线路的线上宣传推介,让在京过年的市民群众品尝到丰盛的新春文化盛宴。线上海外“欢乐春节”系列专题活动,联合芬兰、爱沙尼亚、希腊、爱尔兰等国机构,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科技馆从2月14日起在线上推出“牛年贺岁·爱上科技馆”冬令营活动,让假期里的中小学生聆听科学知识,参与科学课程,探索科学奥秘。

7、便民惠民,新春旅游享优惠

为在京过年的市民提供优惠,让这个春节假期的文旅活动显得更加温馨。2021年北京惠民文化消费电子券于2月10日启动发放,向市民群众送文惠、贺新春。领取了文惠券的市民在进行文化、娱乐消费时可以享受抵扣和优惠。颐和园、天坛公园、北海公园、中山公园、香山公园、景山公园、北京植物园、北京动物园、陶然亭公园、玉渊潭公园等10家市属公园实行春节期间免费游园政策,市民群众纷纷走进公园过大年。

8、浪漫乡村,民宿农家年味浓

就地过年让春节里的乡村游火爆起来,春节期间的乡村民宿订单暴增,住民宿体验别样年味成为牛年新春的新时尚。延庆区精品民宿借力冬奥元素,在春节期间与各大旅游景点联动,整合住宿和游览,让景区与乡村民宿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为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精品民宿还结合自身优势,将非遗、时尚、民俗等多种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中。无论是在百里乡品尝“冰屋火锅套餐”,还是在石峡村观看民俗表演,在石光长城精品民宿感受剪纸、花馍、花灯、堆绣、毛猴制作等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都让游客觉得不虚此行。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解丽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