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角色是时代赋予我的礼物 正文

角色是时代赋予我的礼物

[热点] 时间:2024-04-29 15:54:0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25次

原标题:角色是角色时代赋予我的礼物

曾昭娟 资料照片

【戏剧名家讲故事】

前段时间,由我主演的时代评剧《革命家庭》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参演剧目,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赋予引发广泛关注。角色这部作品根据革命母亲陶承的时代自传《我的一家》改编,全剧由女主人公方承的赋予回忆展开,演绎了一段革命家庭为革命事业前赴后继的角色动人故事。在整个编创过程中,时代感动、赋予震撼、角色洗礼是时代我的心理历程。

说实话,赋予方承的角色形象,与我以往扮演过的时代马娘娘的激情和真诚、冷月芳的赋予冷艳和精明、赵锦棠的善良和隐忍、九儿的率真和刚烈等都不一样。对于角色,我有时候冷静得不像个演员,我更愿意慢慢把角色“焐”热,在心里让这个角色熟透了。《革命家庭》排练历时58天,我每天都要把全剧唱腔练一遍,每唱一遍对我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也在一步步走近方承,一次次进行心灵的革命,方承就像在遥远的地方静静地等着我。我清楚地记得,在第18天的时候,我好像豁然开朗,不只是理解方承的善良重情,渐渐明白她与丈夫、孩子们一起投身革命事业的坚定执着,更全身心地与这个角色拥抱在一起,融合到一起。在演绎中,我和她合二为一,一起呐喊,一起经历生离死别,一起痛彻肺腑。

我完成了方承的角色塑造,方承也帮我完成了舞台上表演艺术的又一次超越。

在《革命家庭》这出戏里,方承这个人物始终是跳入跳出的。她时而是个回忆往事的老妇人,时而是生离死别、将痛失爱子的母亲,时而又是新婚洞房里初为人妻的新娘……各种复杂丰富的角色无缝链接,不留痕迹,对我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回忆近四十年的舞台生涯,似乎“超越”一直是我人生的关键词,我在实现自己,也在超越自己。

我爱评剧,并能为之执着。15岁,我去考汉沽评剧团,连评剧是什么都不知道。当时近400名学员里,只有我一个人唱的是李谷一的歌,看其他考生都有模有样地唱着评剧,我唯一想的是我要上台,我要做最好的演员。

1991年,我调入天津评剧院工作。记得我第一次排练时正值三伏天,排练场没有空调,但是我的恩师花淑兰老师做示范动作全都亲力亲为,她经常往返于沈阳和天津两地,说来也巧,到我排练就经常赶上三伏天。老师是东北人,受不了天津的闷热天气,她的头发特别浓密,发际线又特别靠下,示范下来就是一身汗。她总是习惯从脖子后面撩起头发擦汗,这个动作一下子就刻进我心里去了,时至今日,想到心里还是会抽一下。晚上回到我的宿舍,老师一身痱子,我赶紧蘸着痱子粉给老师擦。当时我屋里有个窗式空调,老师就是不让我开,说不喜欢吹空调,我明白她其实是想给我省钱,我心里就更愧疚了。老师扶着我说:娟儿,你不要为这个事难过,老师只希望你早日成材,长成评剧里的一棵参天大树。老师的话,激励着我不断向前,不断超越,师恩难忘,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20年前,我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演员,淑兰老师带着我参加第一届评剧节,我们师徒二人手拉手同台演唱《黛诺》选段,观众异常兴奋,掌声充满整个体育馆,在不允许返场的情况下,我和恩师又加唱了一段《谢瑶环》。我在评剧的盛会上感受到评剧带给我的那份炽热、观众给我的肯定,我必须不断进步,超越自己,我要对得起这个舞台,我要对得起观众。

后来,我有了原创剧目《凤阳情》,应该说,很多人都是从这个集坎坷、传奇、平凡、善良于一身的明代开国皇后马秀英认识我的。这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从一个身背背篓捡猪草的小女孩,到成为大明开国皇后,表演难度极大,不同年龄、不同地位、不同处境都需要准确运用自己的技艺,精致地演绎人物的心灵世界,小花旦加泼辣旦,沙场上的武旦,最后的老旦——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迸发出艺术的张力,去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一个女人的一生。那是我表演生涯的第一次超越。

而2003年发生的一切,则是我精神世界的超越。在参加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我不慎摔断股骨。所谓股骨颈骨折,十人九残。手术做了8个多小时,我在床上躺了4个多月,从头到尾,我一滴眼泪没流。但是,当我第一次见到镜子里的自己时,自己的腿一点力气都使不出来,我怎么重返舞台?如果离开舞台,生命的意义于我而言是什么呢?我再也忍不住了,积攒的眼泪像滂沱大雨。

恰又赶上《凤阳情》参加赛事,我每天一瘸一拐,往返排练场都是师兄弟们轮流背着。《凤阳情》里有一段,我演十七八岁的山野小姑娘,载歌载舞,尽显烂漫。但对我来说,动作一蹲一起,简直像撕我的肉一样,火辣辣地疼着,但是比赛必须参加,排练绝不能停。终于有一次,师兄弟们像往常一样背我到家,我执意不让他们进屋,然后自己“咣”的一声狠狠摔门,声嘶力竭冲着他们嚷:“我不要再排练了,我受不了了,我真的受不了了!”说完倒头就“哇哇哇”地哭着……

第二天,太阳依旧升起,我依旧一瘸一拐地在楼下等着师兄弟们,是评剧、是与我一起从事评剧事业的师友们,让我又一次战胜自己、超越了自己。那两颗钢钉至今还埋在腿部,偶尔想起来,我会觉得是一段珍贵经历。

从艺四十年,从《谢瑶环》《黛诺》的继承传统,到原创剧目《凤阳情》的艺术蝶变,再到《寄印传奇》《赵锦棠》《红高粱》的自我跨越,我塑造过很多角色,每一个都是时代赋予我最珍贵的礼物,记录下那个时期的自己。她们或刚烈、或柔美,或华丽、或温婉,占据了我人生绝大部分时光,陪伴我攀爬艺术的高峰。与其说我塑造了角色,不如说角色同时塑造了我,她们让我在舞台上光彩照人,让我的人生更丰富、更多姿。

(作者:曾昭娟,本报通讯员荆昭延采访整理)

人物链接:

曾昭娟,评剧表演艺术家,天津评剧院院长,中国戏剧两度梅花奖获得者。还曾获“文华表演奖”“白玉兰主角奖”“金唱片奖”等。代表剧目有《凤阳情》《寄印传奇》《赵锦棠》《红高粱》《金娥》《革命家庭》等。(曾昭娟)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