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你看,青藏高原的“眼睛”水汪汪 正文

你看,青藏高原的“眼睛”水汪汪

[综合] 时间:2024-04-27 18:08:0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94次
尕海,眼睛青藏高原东缘最大的你看高原湿地。六月的青藏尕海最动人,碧波青草,高原白云蓝天,汪汪依水而生的眼睛黑颈鹤即将迎来新生命。20多年前,你看尕海曾3次干涸。青藏而今,高原水域面积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汪汪最大值。你看,眼睛这青藏高原的你看“眼睛”水汪汪……

尕海风光。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

尕海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青藏甘南是高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为黄河补给的汪汪水量占到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近60%。尕海是甘肃省首块国际重要湿地,也是黑颈鹤、黑鹳、大天鹅等候鸟的家园。

黑颈鹤在尕海栖息。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

眼下,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繁殖季节。脖颈修长、体态优雅的黑颈鹤,是全球唯一能在高原生活的鹤类。草原深处,水草丰茂,黑颈鹤成双成对,或悠闲踱步,或静静孵化,期盼着新生命的到来。



黑颈鹤在尕海栖息觅食(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杜哲宇 摄

“这些年尕海环境明显好转,水多了,牛羊少了,湿地大了。尤其夏天,黑颈鹤幼鸟孵出来,感觉特别好。”碌曲县尕海镇秀哇村村民西合道说。

这位自愿从事尕海动物保护半个多世纪的老人,曾见证尕海的艰难岁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常有人盗猎。猎枪声响,大天鹅哀鸣坠地。水里丢进炸药,小鱼连片翻肚。到了八九十年代,草场资源超载,牛羊进入浅水区吃草,黑颈鹤闻声飞走,巢中卵碎于牛蹄下……

西合道远眺尕海。新华社记者张百慧 摄

1995年、1997年、2000年,尕海3次干涸。曾嬉游水底的鱼儿死去,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鱼腥味。沼泽地、泥炭地变干,候鸟失去家园。甚至井也枯了,群众饮水成了问题。当地一面在出水口修建拦水坝,一面沿上游河流修建引水渠,尕海的水位才慢慢回升。

保护不能靠救急。2003年,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严格的保护政策逐步落地,历经劫难的尕海重得安宁。

两只黑颈鹤站在湿地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杜哲宇 摄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主任陈有顺介绍,保护区成立后,道路沿线采砂活动被禁止,最大有几百亩大、十几米深的砂坑被一一填平,并补播了牧草。保护区内的探矿权、采矿权有序退出。违章建筑被拆除,恢复成了牧草地。

尤其2014年启动湿地补偿国家级试点后,禁牧休牧政策得以推进。目前152户群众签订了补偿协议,5.8万亩草场实现季节性放牧。

66岁的尕海镇加仓村村民英木召,家中世代以放牧为生。最多时,2000多亩草场养着200多头牛、900多只羊。湿地补偿启动后,离湖较近的600亩草场禁牧休牧。最初5年完全禁牧,一亩地每年补偿100元。去年以来,每年5月至9月休牧,一亩地每年补偿40元。

尕海风光。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

“这刚好避开了候鸟在尕海的季节。现在水深了,牲畜进不去湿地,鸟多了起来。季节性放牧对草场的生长也更好。”英木召说。

人努力,天帮忙。近年来甘南降雨丰沛,尕海的生态恢复进一步加速。

数据显示,2003年尕海水域面积仅480公顷,2010年达到2000公顷。截至今年1月,水域面积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大值2750公顷。

尕海风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杜哲宇 摄

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也尤为显著。如今,尕海湿地共有动物86种,其中鸟类63种。

“动物种群进一步扩大,黑颈鹤最多达到110多只。过去只是听说有雪豹,2019年起,我们已经连续3年监测到雪豹的踪迹。”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尕海保护站副站长范龙说。

黑颈鹤在巢附近守护(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杜哲宇 摄

守望尕海半生的西合道仍爱在湖畔走走看看。水波微澜处,黑颈鹤的家园正变得越来越美。不久后,雏鸟将破壳而出,在这里学会翱翔。(新华社记者张玉洁、杜哲宇、张百慧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