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四川多个城市商业步行街 能否再现昔日繁景?

[探索] 时间:2024-04-27 19:25:1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41次

原标题:探访四川多个城市商业步行街 能否再现昔日繁景?

网上消费兴起让传统商业遭受冲击,探访曾经的川多商业繁华之地也难以幸免

但是,面临同样问题的个城传统商业街区却有不同的生存状态

我省提出改造振兴规划,力争用3年时间改造提升50条步行街

本报记者 陈碧红

8月10日晚7点半,市商华灯初上。业步成都宽窄巷子迎来了高光时刻——商务部授牌“全国示范步行街”。行街昔日这是再现国内商业步行街获得的最高荣誉。

步行街,繁景城市商业繁华之地,探访随着互联网消费兴起而受到巨大冲击。川多我省提出,个城力争用3年时间改造提升50条步行街,市商打造成为促进消费升级的业步有效载体。宽窄巷子这样的行街昔日“优等生”,能否为各地步行街振兴提供“标准答案”?省内不少步行街运营机构、再现商家和政府职能部门已纷纷前来“取经”。记者也深入南充、绵阳、成都等省内多个城市的主要步行街道,探寻困扰步行街发展的痛点,以及激活步行街的方法。

人气不缺但冷热不均

吃的生意好服装生意秋,“把生意一直做好,难”

“1227步行街有这么火,当初谁也没想到!”8月13日傍晚6点,正是下班高峰,南充市顺庆区1227步行街满是黑压压的人群。街口处,柯黎明经营的冰豆花店前围满了人。这家营业面积只有4平方米的小铺,每晚的营业收入竟可以达到三四千元。

作为一条在传统商业街区重新打造的特色仿古步行街,1227步行街于2013年12月底开街营业。这条直线距离不到1000米的步行街,现已入驻商家234户,入住率达100%,业态基本囊括了吃住游购娱等日常消费。

同在一条街上,生意却是两重天,尤其是在夜幕降临的时候。

“门前是餐饮小吃一条街,左边是服装百货一条街,光看灯光的亮度就知道哪里更有人气。”华为授权体验店正处于两条街巷交叉位置,店长罗润秋坦言,自从去年11月步行街夜市小吃街启动后,因为客流的暴增,华为手机的销售业绩也跟着上涨超过30%。

步行街负责人孙宏凌也有同感。在他看来,相较于过去“大包小包”的购物场景,如今以餐饮消费和休闲娱乐为主的体验式消费业态更受欢迎。“网购兴起之后,像服装这类零售业就有下降趋势。”

这种变化,更加直观体现在1227步行街墙的导购图上:红黄蓝绿标识的品牌类别中,蓝色代表的服装等百货零售品牌仅占30%左右,其余全是餐饮和生活休闲类。

在170公里之外的绵阳涪城区,绵州记忆步行街同样川流不息。作为当地一处大型商业步行街,三纵三横的街道聚集商户3000余家。

大观园仿古街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街道之一。“人多的时候,几千人都不为过,那时一个月的净利润四五万块钱都很正常,现在还是差远了。”吴艳在大观园一楼的底层商铺经营20多年,卖过糖果也卖过饮料等。回忆起大观园从1997年开业到2010年顶峰时期人山人海的场面,她至今都感到不可思议,“现在不行了,虽然逛街的人看上去还是多,但大多数人都是逛逛就走,买的东西也是零敲碎打的小玩意,生意越来越难做。”吴艳感慨。

一铺不再难求

口岸稍差的商铺,租金下降,老板不断换

“这条仿古街算是整个绵州记忆人气最高的街道,但曾经的‘一铺难求’辉煌时代已经远去了。”四川富临集团资产经营分公司大观园管理处经理黎晓蓉坦言,过去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商铺,年租金能够达到30多万元,还很抢手。现在风光不再,有些口岸稍微差点的商铺,老板换了一轮又一轮,甚至闲置。租金平均下降了10%。

随着电商兴起,线下的百货销售普遍受到冲击,加上大观园仿古步行街的配套设施落后、外观形象老旧,客流丢失在所难免。但仍有不少步行街做得风生水起。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黎晓蓉和商家进行充分沟通,也带领管理团队专门前往成都、武汉、上海等地的步行街考察调研。

“国际品牌多、商流客流大,这个确实没法比。”黎晓蓉走了一圈回来发现,除了省会城市本身的吸引力更大以外,其实各个地方的业态和销售形式都差不多,甚至单从商家数量、年销售额等数据相比,绵州记忆也不差,但唯独有一点令她印象深刻——那些步行街,管理都十分规范,业态主题和店面形象风格统一。

绵阳市涪城区商务局局长谢世军也看到了问题所在:规划缺乏系统性,老旧小区穿插步行街,交通管理存在漏洞,下水道管网建设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滞后……“绵州记忆作为绵阳最大的商业步行街,因为缺乏系统性的打造,始终难有更大突破。”

“但改起来太难了!”8月14日,记者见到绵阳市涪城区商务局副局长方利平时,他手上正拿着绵州记忆步行街改造提升方案总览示意图,这是一份尚未启动的方案。方利平坦言,在研究制定方案时,首先要确定谁来改、谁出钱、谁实施的问题,结果梳理下来发现,这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关键原因,就在于业主实在太多。“这条步行街的商铺产权,其中国有资产占比30%,大公司、大企业占比20%,而剩下的50%全集中在小业主身上,你说怎么改?”

对于这一点,黎晓蓉也深有同感:大观园只有几百米长,但产权却很分散,有的被私人老板卖出去了,有的是单位部门的,七八个业主单位搅在一起,很难统一打造和管理。“过去也曾想过对步行街进行升级改造,商户们也都表示支持,但一说到钱就很难执行下去,改造也就无疾而终。”

人气的没落、转型的困难,这些无奈和尴尬,同样是摆在成都春熙路商家眼前的一道难题。

“以前都说‘春熙路上看美女’,现在美女都在其他地方去了。”龙抄手总店副总经理杜勇从1987年起就在春熙路上班,30多年来,见证了春熙路从起步、发展、巅峰到进入瓶颈期的过程。说起现在的“百年春熙”,杜勇有些苦笑。“除了亨德利、凤祥楼和我们龙抄手,以前的老店大多都搬走了,百年风韵难觅。”不仅如此,随着太古里、宽窄巷子等步行街的崛起,春熙路的人气被分散得更快。正因为生意难做,不少老板直接就把店铺转让出去,业态也一改再改。

靠什么重回昔日繁华

明确定位,统一管理,塑造城市新地标

“当初在打造1227步行街时,我们就决定,困难再多也要想办法走商业自持的道路,经过几年发展,证明这条路是对的。”南充市顺庆区商务局局长赵国力开门见山地说。

2019年,1227步行街客流达到1500万人次,产值达到5亿元。数据上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赵国力的说法。

按照集中打造、统一管理的思路,2013年12月,顺庆区引进四川美宇集团,由企业投资10多亿元,依托顺庆府衙和南充文庙两处历史建筑统一打造了1227步行街。在招引商家时,美宇就针对业态和品牌限定了“准入门槛”:没有知名度的不要,经营定位不明晰的不要。同时明确要求,商家外立面的风格打造,必须由步行街运营方进行统一管理。

“从开业到现在,始终保持着20%的品牌淘汰率,以保持步行街的新鲜度。”孙宏凌认为,步行街一旦消费者有了“审美疲劳”,很快就会被其他商业街所取代。

但吸引民间资本打造步行街的商业开发模式也面临瓶颈。“集中管理运行步行街,难免出现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问题,这也导致少有投资者愿意进来。”赵国力说,靠租金实现盈利的商业团队,在转型期也需要政府扶持,但光靠政府也不行。

绵州记忆也在不断寻求新的突破。

为了有效推动绵州记忆的转型升级,谢世军想了很多办法:推动成立管委会,对步行街的运营建设进行统筹管理;考虑由政府回购回租步行街重要地段的商铺,进行业态定调和风格塑造;加快申报国家债券资金,拟专门用于街道提升改造;通过充分融入独树一帜的科技城元素,打造科技体验馆,营造全新消费场景……“我们希望把绵州记忆打造成为‘不得不来’的城市新地标和城市IP。”

实际上,此次成都宽窄巷子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对南充顺庆区和绵阳涪城区商务部门及两地步行街管理运营方的触动也不小。两地也曾率队进行过详细调研和对比。

“为什么巷子里的一砖一瓦、一物一景都能令游客驻足拍照打卡?为什么上百家商铺和各式各样的产品,能让人感觉不杂乱?”成都文旅宽窄巷子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市场拓展部经理唐伟认为,这是因为科学和系统性规划发挥了重要作用。

仅规划这一项来说,宽窄巷子历经两年多的改造提升过程中,成都相关部门先后编制完成了36个专项规划和专题研究报告,对整个街道的肌理都进行了一番精雕细琢。特别是面对“管理难”的共性问题,创新建立“省市区三级领导小组+街区管委会”的建管模式,制定街区产业正负面清单、搭建商居联盟等,推动街区共建、共治、共享、共荣的发展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单一且小散的零售型业态,宽窄巷子打破常规思维,通过“一院一品,一院一景”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向文创艺术、文化展演、高端餐饮等多元化、规模化经营转变。(记者 陈碧红)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