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县:抓党建强引领 “三会一课”开到农户家

[热点] 时间:2024-04-30 00:56:0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36次

供图

供图

供图

  2021年12月伊始,三会一课红河县甲寅镇的云南45个党支部纷纷组织开展“三会一课”活动。跟过去不一样的红河户是,活动地点选在了党员或村民家中,县抓参会人员也由曾经的党建到农党员扩大到党员+“明白人、带头人”+护林员+保洁员+村民代表。强引

  “女草村想要修建产业道路,领开村民愿意积极配合”“作夫村停车问题难,三会一课村民反应强烈”“邓脚村村民普遍支持移风易俗”......

  简单的云南两张方桌一凑,大家围坐起来,红河户由支部书记带头学习党的县抓理论知识。完毕,党建到农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强引就近期各村的领开民声民意提出讨论,大家共同商议得到结果,三会一课再由村民小组长于会后召集村民进行决定。会议并不长,普遍半小时至四十分钟就能结束。

  这样的“三会一课”模式已经在红河县甲寅镇全面铺开。“三会一课”地点打破常规,从传统的会议室走进村民家中,这样的方式行不行?

  请不到的基层党员

  “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红河州委宣传部派驻甲寅镇阿撒村委会驻村工作队长孔令凯对自己在阿撒村委会龙宗村参加的第一次“三会一课”印象深刻。“按照在会议室开会的常规方式进行,参会党员有的缺席,有的迟到,有的对会议内容不感兴趣。”

  为什么呢?第一次会后,对农村工作经验十分丰富的孔令凯与驻村队员们针对这一问题深入到村民家中作了调研分析。

  阿撒村委会是一个哈尼族聚居村,这里民族文化浓郁、梯田秀美,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务工为主。平时,村内党员大多外出务工,留下的多为老党员,导致“三会一课”开展困难,长此以往,党员参加“三会一课”的积极性不高。

  客观问题固然存在,可党的基层组织强不强,“三会一课”是标杆。“作为龙宗党支部的补充党员,又负责协调做好支部的组织建设工作,看到哪里有问题,就要把问题在哪里解决。既然请不到会议室,那我们就主动送上门。”孔令凯与驻村工作队员、村委会干部、甲寅镇领导干部一同商议,决定把下一次“三会一课”地点放在阿撒村委会龙宗村二组组长普柒福家中进行。

  送出去的“三会一课”

  按照既定计划,很快到了第二次“三会一课”的时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其他党员听说要到家里开展“三会一课”,都按时到齐,可主人普柒福将大门紧闭,不见踪影。大家一致决定,地点不变,会议照旧进行。

  得知消息的普柒福匆忙赶回了家,认真参加了此次的“三会一课”。“原本以为是句玩笑话,没想到竟然落实了。”普柒福羞愧地说。

  这一消息在龙宗村炸开了锅。随后,“三会一课”总是如期轮流到龙宗村不同党员家中进行。在外务工的女党员郭燕、许书崩也特地赶回家积极参与,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党组织的号召下,80多岁的老党员李洪堵每次都主动要求认真参与“三会一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至此,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初步得以解决。

  随着“三会一课”进家中的深入开展,大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学习的内容也由最初的学理论政策扩大到家乡发展治理地讨论。支部决定,将参会人员扩大到“明白人带头人”、护林员、保洁员、村民代表等。

  在一次“三会一课”上,有村民提出梯田种植水稻产值不高的问题。大家一合计,决定以土地和资金入股的方式先划分出三亩梯田作为“稻渔共作科普示范基地”用于梯田鱼养殖实验,由对“稻渔共作”方面经验丰富的驻村工作队员蒋老师负责提供技术指导,村民义务出工出力进行挖田、投放鱼苗等。目前,“稻渔共作科普示范基地”已经成型,投放鱼苗300斤,梯田鱼生长良好。

  至此,“三会一课”进农户的龙宗村模式基本成型。村民“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思想一步步统一。2021年7月,在农户家中参加了几次“三会一课”的龙宗村一组组长李阿福主动向党支部提出了入党申请。“切实在现场看到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由衷地感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李阿福说起入党初心,至今仍激动不已。

  来我家的“创新模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整个阿撒村委会乃至甲寅镇将“三会一课”进农户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后,各村面貌的转变令人欣喜。

  “下次的‘三会一课’申请到我家里开”“我家也要申请,希望支部考虑”......目前,甲寅镇主动申请到家中开展“三会一课”的村民络绎不绝。

  “当咱村的老百姓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我的家中解决时,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耀。”绿树格村村民郭寿才说。

  12月1日晚,邓脚村村民李建明申请到了去他家开展“三会一课”的机会,他早早地把家里及房前屋后收拾得井井有条。其他村民听说“三会一课”开到自己村,也纷纷进行收家治家,将村内环境卫生全面打扫一遍。

  “好不容易来到我们村,可不能在这么多人面前丢脸,收家治家、环境卫生必须过硬。”李建明打扫完卫生,将桌椅板凳有序放好,坐下整理晚上要发言的内容。这一次,除了要学理论学政策外,他还要将收集到的邓脚村村民的心声以及“三最五学”情况准确地向支部汇报。

  “三最五学”即:我最喜欢的总书记的一句话、我最感恩的一项政策、我最大的一个愿望,以及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普通话、学科技文化。支部通过“三最五学”实践活动,在“三会一课”上集中掌握各村情况,认真分析薄弱环节,推进深入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让总书记的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强化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把致富能人吸收进党员队伍中来,把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人,深入推进农村产业合理布局,健康发展,切实提升群众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助力助推乡村振兴。

  “此次‘三会一课’十分成功,村民普遍关心的‘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得到大家的一致支持,下一步将由党员、明白人带头人等率先示范实施。”李建明说,在当地,婚丧嫁娶等事宜中繁杂的传统习俗给村民发展带来了阻碍,但迫于整体风气,移风易俗推进难。在此次“三会一课”上正式确立了示范人选,大家都对接下来的转变信心十足。

  据统计,从7月—12月初,甲寅镇51个党支部中,有45个党支部将类似的“三会一课”开到了农户家中,仅阿撒村委会支部就开展了34次,半数以上由村民主动申请。

  再推进的“基层党建”

  乡村振兴,阵地在基层;基层治理,关键在党建;党建难点,在于组织建设。对于甲寅镇来说,“三会一课”进村民家中,有效提升了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大家纷纷表示,过去的“三会一课”模式往往是被动接受的“要我做”,而由于村内各党员的政治素养水平参差不齐,行动力和执行力也有所差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模范性就大打折扣。“三会一课”进到家中,大家有了当“主角”的感受,“要我做”自然而然变为了“我要做”,并形成一股强大的风气,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被充分发挥出来,避免了“上热下冷”“空对空”“两张皮”现象。

  孔令凯介绍说,自从“三会一课”开到农户家中全面铺开后,其带动是全方位的,尤其对转变村民思想观念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在过去,无论是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产业道路修建、村庄规划等关系到全村发展治理的大事,还是“两险”收缴等有关村民个人利益的小事,都得三番五次进村入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如今,各类大小事宜各村民愿意配合,甚至主动要求去做。

  对此,他撒村委会总支书记郭周大举例说,他撒村委会女草村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想要修建田间产业道路,通过“三会一课”,村民形成共识,主动无偿让出可能被占用的土地,自然避免了过去“征地难”的问题。

  “基层党建需要探索创新,更要因地制宜,走出一条既符合当地群众利益,又能推动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特色道路。”甲寅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永福说,“三会一课”进农户家中的模式正处于不断探索发展阶段。下一步,除了将继续巩固提升“三会一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带动作用外,还将继续探索创新“三会一课”活动方式。通过“三会一课”把全镇乃至全县的发展理念、思路、措施等传递给农户,大开言路、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发现更多明白人带头人,引导村民在全镇产业发展、矛盾纠纷调处等方面发挥更大地作用,让“三会一课”真正成为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云南网通讯员 何燕强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