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血液中心党委、云报集团国际传播交流中心党支部联合开展“红色印记 青春梦想”党建共建活动

[热点] 时间:2024-05-10 13:05:4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80次

 

视频由记者 李文君 制作

  云南网讯(记者 韩成圆)6月3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昆明云南昆明血液中心党委、血液想党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国际传播交流中心党支部,中心中心展红联合在昆明开展主题为“红色印记 青春梦想”的党委党支动党建共建活动。

党史知识竞赛。集团交流记青建共建活记者 陈创业 摄
云南昆明血液中心党委书记、国际主任冯凌做“不忘初心、传播春梦牢记使命”故事分享。部联记者 陈创业 摄

  “作为青年人,合开回望这条奋斗路,色印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青春无关年龄。云南云报走过99年的昆明中国共产党,时代场景几经转换,血液想党能永葆青春活力的中心中心展红原因,是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云报集团国际传播交流中心团支部的集体朗诵《红色印记 青春梦想》,成为活动一大亮点。团员青年们回望99年奋斗历程中一代代有志之士的心路历程,分享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云南昆明血液中心工作人员、云报媒体人、云南各行各业党员干部战斗在前、冲锋一线的真实故事,表达了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他们做出了“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只要在祖国需要的地方,青春就永远正芳华”的深情告白,道出了在场全体人员的心声。

党建共建活动现场。记者 陈创业 摄

党建共建活动现场。记者 陈创业 摄

  活动中,云报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徐体义和云南昆明血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冯凌,先后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故事分享。徐体义结合个人经历和感悟,围绕“坚定理想信念”“敢于担当作为”“守持仁爱道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党员、团员及其他工作人员送上寄语。冯凌讲述了自己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经历以及与党报的不解之缘,分享了保持奔跑姿态、奋勇搏击的人生信念。

  当天的共建中,还开展了演讲、多语种歌曲联唱、党的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党建共建活动现场。记者 陈创业 摄

 

《红色印记 青春梦想》

 

  朗诵者: 云报集团国际传播交流中心团支部

  时间从未改变前行的脚步。又一个7月即将来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那是1921年的夏天,中国共产党从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起航。那之后从四渡赤水到饮马长江,从引领改革潮到领航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一个民族的走向和亿万人的命运,唯一不变的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那是一群从嘉兴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那是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在奋斗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激励与召唤着亿万人民生死与共、始终相随,唯一不变的是爱国、为民的初心滚烫。

  红色印记、青春梦想。99年过去,作为青年人,回望这条奋斗路,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青春无关年龄。走过99年的中国共产党,时代场景几经转换,能永葆青春活力的原因,是始终保持“赤子之心”。

  红色印记、青春梦想。99年过去,作为青年人,今天,我们和大家共同打开时间的闸门,追寻一代代有志之士、有识之士的心路历程,读懂他们的初心。今天,我们将和大家共同翻阅一页页风雷激荡、波澜壮阔的红色篇章,汲取信仰的力量。

  1935年,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如此畅想未来:

  “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在革命的道路上,面对严刑,他正义凛然“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36岁,他英勇就义,留下了激励后人的铮铮誓言,也留下了复兴中华民族的理想种子。

  1950年2月,华罗庚在归国途中,写下《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

  “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那一年,华罗庚、朱光亚、邓稼先、叶笃正等1000多名留美学生不畏艰辛奔向新中国,很多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们相信,“新民主主义已经很明显地指出中国社会建设该取的道路”,“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1960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王进喜和队友们写下豪迈诗句:“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

  在苦难中成长,王进喜以朴素的报恩思想和极大的劳动热情,投身于祖国的石油事业。

  危急时刻,他跳进泥浆池,用身体制止井喷。最终他带领1205钻井队,只用短短六天时间,打出了大庆油田历史上的第一口井。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位铁人,最终用短暂的生命践行了铿锵誓言。

  1990年,26岁的钟扬在入党志愿书中郑重写道:“我是一个在红旗下长大,受党的教育培养多年的青年科技人员。愿为党工作,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

  他连续援藏16年,在野外收集上千种植物4000多万颗种子,用心培育大批优秀学子……在53岁的人生旅程中,留下太多不平凡的足迹。

  他始终坚信:“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他的追求里有无数的别人,唯独没有自己。

  从1921到2020,从50多名党员发展到9000多万名党员,无数怀揣初心的仁人志士,汇聚于信仰的旗帜之下。

  面对革命战争的枪林弹雨,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面对建设年代的艰难局面,他们激情燃烧、无私奉献;

  面对“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他们信念执着、从不消沉;面对改革开放的千钧重担,他们不畏艰险、勇敢担当。

  一代又一代他们前行的足迹,让真理之光与道义之光交相辉映,让信仰之光照亮历史的天空。

  不,信仰之光不仅照亮历史的天空。

  如果说,信仰之光曾经体现在“砸碎旧世界”的革命之时、在“创造新世界”的建设之时、迸发在“追赶全世界”的改革之时,那么,在2020这个特殊的年份,无数共产党人也把信仰写在了当下。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责任、经受考验,在这场大考中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

  在疫情防控中,广大党员干部战斗在前、冲锋一线,托起人民的幸福安康,筑牢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在这场战疫中,我们见证了云南昆明血液中心工作人员、云报媒体人、云南各行各业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的身影。

  今年2月,因为疫情的发生,湖北血库告急!

  自2月26日接到驰援任务,到3月1日80万毫升云南爱心血顺利“入库”武汉。

  从送血车来不及办通行证,到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四省媒体联动,交警、路政人员接力,这短短5天,是爱让这个艰巨的任务有了圆满结局;

  从云南到湖北,是云南昆明血液中心和我省多地中心血站的配合,是云南昆明血液中心和云报集团的携手,是无数党员干部的坚守、护航,让千里送热血的行程,既“燃”,又暖!

  今年2月,当“少出门、不扎堆”“宅在家里就是做贡献”等倡议传遍千家万户时,新闻记者却第一时间投身“抗疫”战斗,坚守一线,第一时间传递疫情防控信息。

  疫情最危急时,云报集团共派出4名记者,分两批次前往武汉和咸宁支援,其中有2名记者是党员。

  他们说,这是工作以来“最”字最多的一次采访,是出差时间最长、熬夜最多、任务最艰巨的一次苦差,也是最考验体力、耐力的一次战斗。

  但他们也说,时间过得太快,即便自己一个人写了100多篇稿件,总觉得还有遗憾,有很多抗疫人物、战疫故事没来得及讲。

  他们说,冲进病毒环伺的病房,跟踪采访重症患者,心里也怕。

  但他们也说,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而采访报道是记者的职责所在,要义无反顾到最危险的地方,获取第一手素材。

  当我们在云南省完成一次次采访,走近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时,我们听到了这样的声音:

  我们听到云南省商务厅党员干部,他们说,连轴转走访市场、自驾10多个小时到口岸蹲守、协调企业通关,就是要让那句“供应不掉链、市场不断供,百姓生活有保障”的承诺不落空,所有付出都值得。

  我们听到昆明海关广大党员干部,他们说,特殊时期,守护国门的责任更加重大。老党员和“90后”都争先恐后上一线。老党员说,他们有口岸工作经验,还在2003年参加了口岸非典预防工作。年轻党员说,他们如今顾虑牵挂少,更能全力迎战疫情这场大考。

  面对被迫滞留云南各地的广大游客,我们听到全省文旅党员干部,他们说,“不畏病毒,因为爱是铠甲”。他们用最短时间织就了最密的一张安置巨网,全力保障广大在滇游客有地可栖、有家可依,让七彩云南也温暖如家。

  我们一次又一次近距离听到,今天的共产党人,喊出的那句带着时代回音的“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跟我上!”

  我们近距离看到,今天的共产党人,“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身上那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冲劲,那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

  99年,红色印记,青春梦想。作为青年人,今天回望这段近百年怀揣初心,为信仰而奋斗的光辉历程,更有现实意义。

  我们从这样的信仰中得到净化。

  唯有把握这样的信仰,才能理解,为什么99年来,如此多人被吸引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之下,不求显达于世、不求暂得于己,为了理想与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我们从这样的信仰中获得方向。

  唯有把握这样的信仰,才能理解,为什么99年来,如此多人薪火相传,舍生忘死、公而忘私,将国家民族带到更好的境界。永恒的丰碑上记录着一位位时代的先锋,不是因为他们的权力或者财富,而是因为他们刻下了一个大写的“人”。

  我们从这样的信仰中汲取力量。

  唯有把握这样的信仰,才能理解,为什么99年来,如此多人风从影随,紧紧团结在我们党的周围,休戚与共、生死相随,共同书写下“中国奇迹”。农民的手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林县的乡亲们,在悬崖上开凿出红旗渠;无数劳动者全力打拼,开创国家的未来。

  99年,红色印记,青春梦想。

  一次次回望,我们看到正是精神的巨大感召力,建设人民共和国的理想,实现“中国梦”的召唤,绘就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图谱。

  99年,红色印记,青春梦想。

  走在新长征路上,朝着百年梦想迈进,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初心、信仰的光芒和力量。

  我们坚信,民族复兴的词典里,没有“容易”唯有“奋斗”我们始终需要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我们坚信,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只要在祖国需要的地方,青春就永远正芳华;

  99年,红色印记,青春梦想。我们坚信,那永远青春蓬勃的答案,很简单,它读作:初心不忘。

  (注: 此篇朗诵内容为云报集团国际传播交流中心团支部编辑,部分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云南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