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孩子笑了家长急了?专家谈为何减负有益,家长不必太焦虑

[知识] 时间:2024-04-29 00:44:3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76次

原标题:“双减”落地孩子笑了家长急了?专家谈为何减负有益,双减家长不必太焦虑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8与21日报道:对生于“80后”“90后”的落地虑学生家长而言,应试教育是孩笑从小习惯的学习方式。如今,家长急专家谈减负家长“双减”政策落地,为何课业负担的有益减轻让孩子们笑了,同时也让一部分家长焦急起来,不必担心孩子学习“太轻松”会影响日后的太焦升学。如何让固化的双减教育观念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如何调整焦虑心态?来听听专家的观点和建议。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要“双减”?

自2021年7月24日“双减”政策公布之后,落地虑在学校、孩笑家长和校外培训机构中都引起了较大反应。家长急专家谈减负家长记者了解到,为何不少家长都在担心,有益政策是不必否会对孩子今后的教育带来影响?没有补习机构,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提高?也有家长反映,担心自己的时间和能力不足以在家为孩子自主辅导,所以感到内心焦虑。

家长首先要认识到,政策是为了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上海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蔡丹教授在接受东方网专访时表示,“政策规定的内容非常细致,既包括了作业时间,也包括了课外辅导的方式、方法,再结合之前教育部出台的政策,明确中小学生建议的睡眠时间……如此细致的规定,最终目的是保护孩子健康发展。”

额外的负担、过重的学业任务,实际上已经影响到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蔡丹指出,很多小学生由于作业时间过长,包括课外机构学习任务过多,导致睡眠时间减少。“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睡眠,有时甚至比做作业更重要,因为睡眠更能促进大脑发展。”蔡丹介绍,此前他在跟踪调查中发现,睡眠的情况会影响儿童未来的注意控制,注意控制又直接影响了学业表现以及亲子关系。“孩子做作业注意控制不好,家长更容易发火,但是什么影响了注意力不好?原来是因为太多的课业负担,让孩子没法早点睡觉。”

根据对青少年和大学生群体的跟踪调查,蔡丹发现,睡眠的节奏会预测未来的积极心理健康,包括心理弹性,也就是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克服逆境向上发展的能力。“因此,国家想尽一切办法,为了补充中小学生的睡眠,减轻压力,促进认知发展和积极心理发展。

考试分数不等于学业能力

学业能力和考试分数之间并不能画上等号,考试分数也远远不是学校教育学生的目标。有证据表明,依靠课外的补习,可以提高考试分数。“注意,这里指的就是考试分数!”蔡丹表示,“这也是为什么家长愿意投入课外补习的原因,因为可以刷分。”

“举个例子,孩子在数学考试前通过几次强化班的练习,把要考的相似题目都做过了,于是孩子的分数提高了。但这个强化班是否提高了孩子的数学能力呢?比如计算能力、空间能力?这不一定。是否提高了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可能更不一定。”蔡丹说,“真正提高数学能力以及数学背后的认知规律,这或许是需要思考和培养的。而在家庭中轻松愉快的活动,往往也能提高数学能力。”

家长们的担心,主要源于高考政策并没有变,如果小学和初中学得“太轻松”,高中阶段难以应对高考的竞争压力。“完全可以理解家长的苦衷。”蔡丹表示,“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投入,为了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也是为了今后有更好的出路。但是再琢磨一下,这条逻辑似乎是有问题的。”蔡丹指出,“孩子未来更好的出路,跟目前补课之间的关系是不可以推导的。未来更好的出路,和孩子身心健康、人格完善、动机积极向上、亲子关系良好等关系更为密切。

蔡丹曾遇到不少家长,他们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亲子关系就会变好。“研究证据并不支持,反而证明是亲子关系好了之后孩子更愿意投入,成绩就会好。”蔡丹强调道,“家长过度期待孩子成绩好,会对孩子有更高的,不合理的期待和压力,可能会影响某些孩子的学习动力,产生焦虑,进而降低学业表现。”

减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

减负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回归学习的本质,为孩子提供适宜、适度的学习机会。过去,部分学生依靠补习总的超前学习,在考试中取得领先地位。然而暂时的领先,并不意味着孩子能力超前。“双减之后会带来更多教育公平,也为家长带来更大的放松,这是改革的目的。

有些家长认为,补习是必须的。校外培训机构关闭,就请老师到家里“一对一”。对于这种做法,蔡丹指出,家长习惯了通过补课来提高成绩,这是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之前的教育环境所导致。“政策落地后,还需要严格执行,一时间很难彻底改变家长的想法。”蔡丹透露,也有不少家长明确表示“先观望一阵,看看情况再说”。

“环境对人的改变是缓慢的。很高兴看到教育部配套出台了相应政策,比如国务院明确‘双减’情况半月通报制度,说明国家想要保护和改善孩子学业压力的决心。”相信等到整个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都做出改变,当家长们看到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家长的焦虑感受也会随之降低。

超前学习,会增加学生不必要的学习时间,虽然可能暂时获得了不错的考试分数,但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代价,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不同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家长需要认识到不同的方式最终都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习能力。“当孩子感觉学习可以自己掌控,通过努力可以到达,这时他就会有更高的投入和动力,而一旦孩子是努力和投入的,他就是一个成功的学习者。”蔡丹总结道。

从关注成绩到关注全面发展

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于童年期的学生也至关重要,而家庭环境更是促进孩子今后更好发展的源动力。小学生往往更喜欢在家里,而不是到校外学习。”蔡丹表示,“有些父母担心自己没有补习老师教得好,其实最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应该是父母。”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业任务,父母不必担心自己帮不了孩子。“更何况,主要的学业任务在学校已经完成,父母的功能是帮助、支持和指导孩子不会的那部分。”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很多不同。学校教育是正式学习,而家庭教育的特点是非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往往发生在环境的改造上,比如构造丰富的家庭学习氛围。“父母有阅读的习惯,孩子就会更喜欢看书;父母有专心工作的习惯,孩子就不会总是拿着手机和电子产品。如果父母为孩子设计丰富的亲子活动,将会有效促进孩子的学习能力。”

家长要把关注孩子的成绩,转移到关注孩子全方面发展。”蔡丹强调,孩子的劳动能力,可以在家里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也可以在家里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更多是从小家庭教育影响的。孩子审美和艺术的感受,可以在家中及亲子活动中获得。“家庭教育有很多功能,这些都可以在未来有更多时间和机会补充。”

(傅文婧)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