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后的生活越过越踏实!《工人日报》头版聚焦云南澜沧“产业+技能”模式

[探索] 时间:2024-04-28 23:38:0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68次

  原标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脱贫攻坚答卷】云南澜沧“产业+技能”模式留下带不走的脱贫产业、带不走的生活实工式技能 脱贫后的生活越过越踏实

 
工人日报版面截图

  在云南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越过越踏业技生动实践中,普洱市探索出“宾弄赛嗨”(傣语,人日意为“没有血缘关系但像亲戚一样的报头版聚朋友”)互帮互助新模式,通过“县际互帮、南澜能模东西互联、沧产城乡互动、脱贫干群互系、生活实工式村组互包”的越过越踏业技方式,实现了脱贫摘帽。人日

  “脱贫摘帽不是报头版聚终点,而是南澜能模新生活、新奋斗的沧产起点。”脱贫之后,脱贫乡亲们如何把日子过得安稳?云南省澜沧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元昕说,要为当地留下带不走的产业、给群众留下带不走的技能。

  青山绿水间的科技扶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团队对澜沧的边境地区、贫困地区、“民族直过区”考察后,“产业+技能”科技扶贫模式应运而生。在澜沧县竹塘乡半坡组林下三七种植基地,250亩的林地被“物尽其用”,思茅松和三七相融相生。

  竹塘乡挂职科技副乡长、云南农业大学博士郭存武介绍,松林里的腐殖土给三七的生长提供养分,松树的淋溶物与挥发物能抑制三七病虫害,避免了农药化肥使用过多过滥,此外,林下有机三七不占用耕地,为产业做加法,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据了解,林下有机三七种植按照“三证制度”管理,企业签署承诺书,严格按技术标准和规范种植,并把15%的经营利润用作村、组和贫困群众分红;朱有勇院士签署授权证书,把关键技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授权给企业;政府出具认定书。

  目前,林下有机三七在澜沧县推广了11629亩,带动2889户、1.04万人增收,户均增收超过2.5万元。刘元昕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澜沧县还有20万亩的松林可以种林下三七,1亩地产值约10万元,总产值可达200亿元,而2019年澜沧县的GDP为109亿元。

 

  如何给当地老百姓留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办一个三七酒厂!朱有勇院士结合扶贫的定位,亲自设计酒厂的股权构架,云山村的村民以村集体的形式占股29%。村民在酒厂打工,还多了一份收入。

  村民还可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技能实训班学习免费技术,目前,已经培养了2200余名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佤族织锦织出安稳生活

  在佤族织锦妇女脱贫工坊基地,佤族特色的围巾、桌布等挂满了墙壁,28岁的佤族姑娘娜满跟着老师李宪兰学织锦。

  为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力度,助力文化扶贫,西盟县引进“西盟印象”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妇女+非遗”的扶贫模式,在全县建立4个“佤族织锦妇女脱贫工坊基地”,帮助广大妇女实现就业脱贫。

  李宪兰是西盟印象民族文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此前是西盟职业高级中学的老师,桃李遍及村村寨寨。李宪兰在走村串寨时被西盟特色的佤族手工艺饰品吸引,于是跟当地手工艺人习得佤族手工织锦手艺,并加以创新,开发高端精致的文化饰品。

  “佤族文化需要传承下去。”李宪兰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学生。她决定把技术送上门,到村寨里手把手教学生,让学生们把饰品做到无可挑剔,把佤族文化更精美地表达出来。

  传统文化不仅得到了传承,还带动当地老百姓掌握了一门技术,增加一份收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已经培训了5000多名妇女,最好的学生缝衣服织布一年有四五万元的收入。”李宪兰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现在,西盟县已有2000余名妇女转化成为手工织锦能手,每人年均收入达6400元以上,贫困群众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在家门口挣钱”的愿望。

  娜满现在只用9天半的时间就能织一条围巾,一年增加了3万多元的收入。她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赵黎浩)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