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种出三代品种 海南南繁基地加速棉花育种更新换代

[时尚] 时间:2024-05-02 20:21:4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78次

原标题:一年种出三代品种 海南南繁基地加速棉花育种更新换代

棉枝上结满桃子般的年种南繁棉桃,一棵上有十几个,出代压得棉枝弯下腰。品种棉桃儿齐刷刷地咧开嘴,海南换代吐出一团团雪白柔软的基地加速棉絮,微风一吹,棉花沉甸甸地上下摆动,育种就似站在那里向在三亚南繁这片热土上奋战60多年的更新“南繁人”弯腰点头致敬。

挑选、年种南繁采摘、出代脱棉……3月11日下午,品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海南南繁基地,海南换代中棉所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袁有禄、基地加速副研究员刘记两人正顶着烈日挑选优质棉桃。棉花“经过我们培育攻关,育种一年可种出三代了。”袁有禄伸出三个指头,一脸自豪地说。3月9日,1000多斤“中棉所127”已经寄往新疆,参加新疆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依托三亚得天独厚的资源,中棉所海南南繁基地的科研人员在温室中,一年培育出三代品种,从而加速棉花育种更新换代。目前,中棉所海南南繁基地的科研人员已筛选出一批早熟棉新品系。“目前,我们团队正在破译棉花两年七代快速繁育技术密码。”刘记向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透露他们最新研究课题。

中棉所的棉花专家在查看南繁培育出来棉花种子情况。记者 利声富 摄

非棉花产地培育出近200个新品种

在南方人眼里,触摸棉花是很遥远。特别是对于冬天都穿短袖的三亚人来说,棉花这个词恐怕许多人想都没想过。然而,恰恰是三亚这个非棉花产地,培育出了近200个棉花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50万亩以上的有50多个,在全国种植面积达5.5亿余亩。

作为中棉所海南南繁基地最早开拓者之一,袁有禄在三亚已经扎根了30年。从最早的睡窝棚,一锄一锄地刨地,到现在采用现代化手段育种,袁有禄见证了南繁基地的变迁,也见证了我国棉花现代育种业发展历程。

30年如一日,袁有禄坚守在高温、高湿的温室或田间地头,默默无闻地从事着繁重的棉花选育工作。近5年来,袁有禄承担的项目有14项,其中主持11个,包括“973”计划项目(棉花纤维品质功能基因组研究及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分子改良)、“863”计划项目(优质高产棉花分子品种创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转基因优质纤维棉花新品种培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国家农业产业创新体系、河南省重大专项等项目。

在中棉所海南南繁基地,像袁有禄这样的“南繁人”还有很多。优异的气候条件,使三亚成为棉花南繁加代育种的天堂。目前,三亚也是海南唯一的棉花南繁育种基地。每年9月开始到次年4月,科研人员像候鸟一样来到三亚进行棉花南繁育种。

工人正在采摘培育出来的棉花种子。记者 利声富 摄

“海南虽然不是棉花产地,也不是棉花主要消费地,但中棉所海南南繁基地围绕野生棉资源和远缘杂交资源材料搜集、保存、创新利用,先后向国内多家单位提供遗传材料10000余份次,直接用作亲本育成新品种近200个。累计推广面积50万亩以上的有50多个,在全国种植面积达5.5亿余亩。”刘记说。

国家棉花产业联盟副理事长王进华认为,三亚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为棉花品种培育提供了绝佳环境,棉花专家在三亚培育了最优质的棉种。日前,国家棉花产业联盟在三亚落地,争取利用2至3年时间将国棉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成全国原棉、纱线、面料、服装等交易结算中心。同时,可将科研与产业很好结合,促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海南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攻下一年三代难题瞄准两年七代

“这里光照这么充足,绝对是棉花南繁育种的绝佳之地。”袁有禄说,作为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棉花专业科研机构和全国棉花科研中心,中棉所1959年起,就开始在三亚开展棉花南繁育种。“现在都可以一年种出三代品种了。”袁有禄说,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中棉所在崖州和大茅两个基地建成四季育种圃15000多平方米,实现棉花一年三代繁育水平,极大地促进了新品种培育进程。

工人正对采摘下来的棉花种子进行压棉处理。记者 利声富 摄

每年冬季,棉花育种科研人员将棉花种子从内地其他地方运到三亚育种,孕育出新一代品种。每年4月前后,科研人员再将新出的种子再运往新疆等地,此时,北方等地已是春暖花开季节,正适合播种。于是,在三亚培育出来的新一代棉花品种又在新疆等地生根发芽、孕育出新的果实。就这样,一来一往、一南一北,原本一年只能进行一次的棉花育种,变成一年四季都在繁育,一年出一代新品种变成一年可出三代新品种。

正是因为有了海南南繁这块宝地,中棉所在三亚先后培育出中棉所78、中棉所60、中棉所70、中棉所114、中棉所127等一大批品种。

“虽然我们也像其他‘候鸟’一样每年冬季都飞到三亚,与他们悠闲在三亚过冬不同的是,我们这些‘南繁候鸟’则是争分夺秒培育棉花、水稻等新品种。”袁有禄风趣地说。为抢抓棉花育种时机,中棉所海南南繁基地科研人员每天要从早6点忙到晚7点。周末、假期与他们都是“绝缘体”,就连春节都在棉花地里忙碌。

中棉所培育出来的彩色棉种。记者 利声富 摄

据了解,借助海南温室一年三代的有利条件,棉花“南繁人”将海陆杂交后代全部在海南温室连年加代繁殖,又不断在高代群体中选择稳定、早熟、高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系。目前,已经筛选出一系列稳定的早熟棉新品系,为早熟优质棉育种,以及新疆无膜棉品种的培育提供丰富的资源。

“我们通过突变体材料克隆到两个基因,使棉花由无限生长习性变为有限生长,为棉花株型育种提供有效基因和种质资源,培育优良品种。目前,我们正在破解棉花两年七代快速繁育的技术密码。”站在国家种质三亚野生棉圃前,刘记向记者透露他正研究的课题。

世界53个棉种38个在三亚活体保存

为扩大和丰富棉花育种所需要的种质资源,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棉属野生资源的收集和对野生种质的研究和利用。为此,中棉所海南南繁基地的棉花专家通过各种途径先后从印度、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地收集到许多野生棉种资源。

“目前,世界上共发现53个棉种,包括49个野生棉种和4个栽培棉种。其中,位于三亚的中棉所海南南繁基地的国家种质三亚野生棉圃内,活体保存的棉种有38个和150多个种间杂种,无论是收集保存资源棉种数,还是杂种数均居世界第一。”袁有禄说。

袁有禄说,虽然我国不是棉花起源地,但三亚地区具备棉花多年生长发育所需的气候条件。国家种质三亚野生棉圃建于1982年底,1986年初具规模。种植园占地80余亩,试验地50余亩,现有野生棉、近缘植物、半野生棉、种间杂种、工具材料、自然突变和人工诱变材料等7个专业种质圃,共占地近10亩,常年宿生保存的材料500份左右。

位于三亚的国家种质三亚野生棉圃内活体保存的棉种有38个。记者 利声富 摄

2011年起,中棉所的专家先后赴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棉花原分布地进行野外考察,并收集到一些原始材料,丰富了种质圃的野生棉资源材料。该圃面向全国提供实验材料,在棉属分类、起源与演化等基本理论研究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成为我国棉花基于棉属原始材料的基础研究的素材源头。“野生棉已成为我国棉花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资源的主渠道。促成了31项科技成果获奖38次、500余篇科技论文、100余篇学位论文。”袁有禄说。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家野生棉种质圃,一家在美国,一家就在海南省三亚市,从宿生保存材料涵盖的棉种数来看,我国野生棉种质圃已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棉花园。

“这些野生棉没有棉絮或者非常短,也不能用于纺纱织布,没有直接经济价值,但它却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通过对野生棉各种品种的优良性和特点,来培育新的适于种植的棉花,这对提高棉花的抗旱性、抗虫性、产量和加代繁育有着重要作用。”刘记说。

三亚每年棉花南繁育种超50万斤

3月9日,中棉所培育的1000多斤中棉所127南繁育种已经寄往新疆,参加新疆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并非所有棉花育种都可以参加这个区域试验。”袁有禄说,参加试验的棉花品种必须达到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其中,纤维长度要达到30毫米,强度要达到30厘牛。目前,中棉所利用海南南繁优势培育的4亩中棉所127,预计能收种子600斤,在新疆能种200亩。

刘记说,据初步统计,目前各地棉花专家在三亚培育的南繁育种5000亩左右,育种产量预计超50万斤,拿到新疆等地,按每亩播种3斤算,可满足18万亩的育种。

海南南繁育种时限比内地少四五年

南繁是指北方夏季作物在冬季利用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进行一年内第2次种植。南繁,已成为缩短农作物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的有效途径。

袁有禄说,到20世纪80年代末,许多单位纷纷在海南建立棉花南繁基地。初步统计,目前在海南进行棉花南繁的单位达百余个,棉花南繁总面积5000亩左右。

“在海南搞棉花南繁育种,从开始研究到试验生产至少要八年,但也比在内地少四五年时间。”袁有禄说,一般情况下,一个棉花新品系在海南培育要4至5年,但要在内地至少要8年。

新的棉花种子培育出来后,还要拿到新疆等主要产棉地进行试验。经过1年预试,2年正式试验,1年生产试验后才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 利声富(利声富)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