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丨剧本围读、组团观影打开社交新天地

[休闲] 时间:2024-05-06 10:03:3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24次

原标题:海南周刊丨剧本围读、海南组团观影打开社交新天地

一间房,周刊一张桌,丨剧一束光,本围一群手拿剧本的读组人,正你一言我一语声情并茂地朗读……

这样的团观天地场景并不是发生在剧场的排练厅,而是影打在某个周末的闲暇午后,一群素不相识的开社人组成的一场小型聚会——剧本围读会。

近些年,交新随着剧本围读从专业群体走向大众,海南它逐渐变成了一种介于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周刊体验活动,参与者转换演员视角体验剧本,丨剧获得人在戏中的本围沉浸式感受。除此之外,读组参与小众电影沙龙、团观天地私人电影放映活动等也成了不少人休闲时光的首选。

许多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因戏结识,或在参与体验中结交志同道合之人,这是一种以艺术为名的新型社交方式,更是一群喜欢戏剧、热爱电影的人,为心中所爱而寻觅的一方新天地。

角色体验 走进另一个生命

“你是晴空的流云,你是子夜的流星……”

“好安静,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安静的上海,感觉整个上海只剩下我们两个人……”

“海有戏”即兴剧团举办《暗恋桃花源》剧本围读会。海南日报记者 张婉茜 摄

这是“海有戏”剧团日前在海口某咖啡厅举办的一场剧本围读会,内容源于经典剧作《暗恋桃花源》。一群从事不同职业的年轻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围拢在桌前,沉浸式体验剧中角色,感受剧中角色的另一重人生。

什么是剧本围读?一般指正式拍摄前,演员和主创之间的台词排练和剧本研读,它是介于剧本和正式演出或表演之间的一种方式,没有服装化妆或者灯光的辅助,演员也暂时不需要在意镜头走位和场面调度,只需要分角色朗读剧本对白。

作为剧本围读会的发起人兼主持人,“海有戏”剧团团长刘泰然首先带着演员们围成一个圈,以热身开嗓、念顺口溜等方式,放松身心,调整状态。接着,每位演员需要进行5分钟的人物小传拟写,写下自己对角色、台词情绪等的理解和感受。

围读正式开始,角色慢慢入戏。一句句看似普通的台词,背后是冲突、矛盾、悲喜的更迭交加,这是戏,更是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此刻,主角便是你我。

随着演员们愈演愈入戏,慢慢从最初缺乏情绪的朗读,到通过反复研读台词,加深对角色的理解,深刻感受角色的命运,用心用情地表达出每一个字,《暗恋桃花源》中的一个个场景、桥段,便逐渐清晰,仿佛早已置身于舞台之中。

“剧本围读不只是读表面的台词,更要引导‘角色’们去感受隐藏的潜台词,为什么要这么说,带着一种怎样的情绪说,背后的潜台词远比原台词更有意义。”刘泰然说。

敞开心扉 真听真看真感受

作为风靡市场的一项娱乐活动,剧本杀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社交方式。大家因兴趣相聚,并不断发展成一个又一个特定的社交圈。那么相比之下,剧本围读会有什么不同?

刘泰然坦言,两者强调的内容不一样:剧本杀更倾向于表达,大家各自发表观点,追求娱乐性;而剧本围读则更强调感受和倾听,更多的是要去了解角色、探索角色。

应该停顿几秒再接话?这句台词的表达是缓是急?什么时候需要注视着对方?在一场戏中,演员们不仅需要专注于自己的台词演绎,彼此对话时,更要倾听对手所传递的情绪信号。

2个小时,5场戏,7个角色,没有人看手机,也没有人中途离场,每一位参与者都仔细倾听,真听真看真感受,完全专注于剧本之中,仿佛“从另一个人身上活过了一回”,直到灯光熄灭,仍让人久久无法忘怀。

“海有戏”即兴剧团成员在进行剧本围读。 海南日报记者 张婉茜 摄

围读的最后,大家逐渐从角色中跳脱出来,回归现实,重新认识彼此。

他们中,有学生,有企业工作人员,有职业演员,还有虽不了解戏剧却有着浓厚表演兴趣的门外汉,他们因剧本围读活动而结识,并在分享交流中因兴趣相投而迅速建立联系,并逐渐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活动结束,大家仍在微信群里踊跃表达自己对角色、剧本的理解。

实际上,举办剧本围读会还只是“海有戏”剧团的一次试水。作为海口本土最年轻的戏剧组织,“海有戏”剧团通常以“一人一故事”作为主要表演形式。在“一人一故事”剧场里,每个人的故事都可能作为剧本被演绎出来,或大或小,或悲或喜,或寻求共鸣,或吐槽为快,大家敞开心扉,倾听感受,为彼此寻找安放情绪的港湾。

而无论是剧本围读会还是“一人一故事”剧场,参与者们都将它视作一片心灵栖息地。在这里,你可以体验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另一重人生,也可以为在重重压力下疲惫不堪的内心寻觅一片疗愈的绿洲。更重要的是,这里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在相互传递和延续一份艺术之美。

组团观影 打破距离隔阂

岁末年终,海口浆糊观影团主理人李惟又开始忙碌了起来,周末连着两天做了两场电影放映,又要紧接着跟进敲定1月初的观影活动。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海口影迷院线分享会。受访者供图

从起初因兴趣使然在公号上撰写影评,到独自尝试做观影社群,李惟坦言,观影团只是为喜爱电影的观众们提供的一个平台,至于电影好看与否、感受如何,都留给观众。

迄今为止,浆糊观影团已陆续举办了60多场放映活动,主要包括三类:一是院线电影放映,由影院提供场地,观影团负责招募,观众可以通过优惠的价格第一时间观看当下热映的影片;二是举办独立影展,挑选部分优质小众的影片,做系列专题放映;三是私人电影放映,一家咖啡厅、一个小房间等随时都可能成为观影场地,一块幕布加一台投影仪便能开启一场观影活动。

在观影过程中,大部分人已经养成了一种“不说话”的观影习惯,观影时并没有很强的互动欲望,更喜欢看完后详谈。每场放映会的最后,李惟都会留有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作为映后交流。

“有时候是自己主持,有时候会邀请影片主创团队、大学教授、片方发行人员等,与观众们分享交流。”李惟说。

前不久,观影团组织了一场剧情片《妈妈!》的放映活动,并邀请了导演杨荔钠到现场交流分享。这部聚焦阿尔茨海默症的影片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观看,有带着80多岁的父母一同前往的人,还有被母女关系困扰已久希望从影片中寻求答案的人……在映后交流环节,观众们踊跃向导演提问,打破距离隔阂,畅所欲言,并由影片延伸至生活,共同探讨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

浆糊观影团举办的电影《四百击》放映解析·拉片分享会。受访者供图

在李惟看来,能够给更多观众推荐真正优质的影片,大家因为一部影片而产生共鸣,寻求到拥有同样审美爱好的朋友,便是这个观影社群得以维系的关键。“不会刻意去打造某个社交圈,一切都随观众而去。”

除此之外,社交平台上还流行着一种“社交式观影”模式。一人创建放映厅,便可将链接发送给好友,进入“影厅”一同观看。界面中还带有聊天功能,可以边看边聊。新鲜的观影方式不仅成了人们的宅家新体验,更是一个无形的线上社交圈,吸引着许多有着共同兴趣喜好的人聚在一起,共享愉悦时光。(张琬茜)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