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公里的跨越:“双奥总工”李久林的奥运情缘

[焦点] 时间:2024-05-05 03:21:1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11次

2008年,双奥总工世界目光聚向北京,公里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的跨的奥盛大开幕式惊艳世界。2022年,越李运情缘双奥之城北京将为世界呈现一场简约、久林安全、双奥总工精彩的公里冰雪盛会,新建冰上竞赛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将迎来高光时刻。跨的奥

鸟巢——冰丝带,越李运情缘这两座直线距离仅约3.5公里的久林标志性奥运场馆,见证了双奥总工、双奥总工北京城建集团总工程师李久林的公里奥运情缘。

从钢到索:一次次突破

勇于接受挑战,跨的奥是越李运情缘李久林团队的特色。

2018年,久林在冰丝带索网结构建设过程中,在安全易得的进口高钒密闭索和从未在建筑领域运用过、风险较大的国产高钒密闭索之间,担任冰丝带总工程师的李久林力排众议,选择了后者。

为攻克技术难题,李久林及其团队同国内高钒密闭索代表性厂家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与创新,仅用3个月便突破技术瓶颈。通过安全性、可靠性验证后,这批国产高钒密闭索迅速运用在冰丝带的建设中。

图为李久林(中)在国家体育场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2003年,鸟巢建设也曾遇到类似选材难题。鸟巢的钢结构跨度大,所用材料须有超强承压能力,又要满足多样的塑形要求。当时这种建筑钢材很难进口,国内更是无处可寻。我们决定‘背水一战’。李久林说。

随后几个月,工程团队与钢厂一起,从高强度钢材的生产、锻造,再到施工方法一步步攻坚,最终生产出Q460E高强度钢材,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闭环。

从大到简:与时代共进

相较于周边建筑的宏大,冰丝带的主体稍显低调。速滑馆的体量相对较小,且大部分空间都放在了地下。压低建筑高度,一方面是为了节能环保,更高效地为赛场冰面营造恒温环境;另一方面也使场馆更加融入自然。李久林说。

冰丝带冰面面积近1.2万平方米,使用氟利昂等传统制冰材料将产生大量能耗,因此,环保制冰成为重要考量。经各方专家、团队反复论证,最终提出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冰丝带成为全球首个使用该技术制冷的冬奥速滑场馆。李久林介绍,如果用传统制冷剂,同等用量下的碳排放量是二氧化碳制冷剂的近4000倍。

图为10月28日拍摄的国家速滑馆夜景。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从夏奥到冬奥,从鸟巢到冰丝带,担纲双奥总工的李久林对时代的发展颇有感触。

奥运场馆是特定时代下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有很强的时代性、引领性和标志性。鸟巢的特点是结构美,宏大挺拔,展现了大国气质和风范;到了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奥运场馆要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冰丝带’体现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李久林说。

从夏到冬:无比的自豪

2003年担任鸟巢项目总工程师时,李久林只有35岁。当时的他,每天早饭前都要在鸟巢工地绕行一圈,一圈下来大概是960米。2018年,李久林担任冰丝带总工程师时已经50岁了,依然保持着每早转工地的习惯。

工地于我而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它身上‘每一处关节’的状况,我都要心中有数。李久林说。

李久林带领的场馆建设团队,约有三分之一都是双奥人。大家都表达了参建‘冰丝带’的强烈意愿。能亲历两个奥运会的场馆建设,是土木人无比的自豪。李久林说。

由于冬奥场馆建设用上了夏奥积累的经验,加之国家科技创新氛围空前高涨,冰丝带的建设更加从容。

李久林说:冬奥脚步越来越近,期待更多的奥运精彩在场馆里绽放,也期待赛后能有更多民众到场馆感受冰雪的‘热情’。(新华社记者田晨旭、赵旭)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