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求是之声】两户人家的小康路 正文

【求是之声】两户人家的小康路

[时尚] 时间:2024-01-23 17:38:0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73次

  在扶贫的声两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户人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小康

  ——习近平

  五百里井冈,声两苍苍莽莽,户人群峰叠翠。小康

  这是声两一座见证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山——

  1927年10月,为了让穷苦人民过上好日子,户人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小康中国革命在这里点燃星星之火。声两

  这是户人一座见证脱贫攻坚伟大胜利的山——

  2017年2月,井冈山市宣布脱贫,小康成为我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声两贫困县。

  井冈山革命老区的户人左秀发、王竹生两个普通家庭的小康命运也因此发生了转变。

  上山

  从井冈山茨坪出发,车子在蜿蜒的山路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茅坪乡神山村。

  左秀发家位于村口不远处。那是一栋修葺一新的客家小楼,门头上挂着“光荣烈属”字牌,客厅墙上一张精心装裱过的烈士证明书引人注目。

  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被500多座大大小小的峰峦包围,只有几条羊肠小路穿过五大哨口,通往周边各县。早年间,左秀发的爷爷左桂林为躲避战乱,从湖南逃到黄洋界脚下这个偏远的小山村。

  穷苦百姓躲到哪都摆脱不了贫困的命运。土地革命前,井冈山地区六成以上土地集中在地主手里,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当地传唱着这样的歌谣:“种了万担粮,农民饿肚肠;织了万丈布,农民无衣裳;盖了万间屋,农民住草房。”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当时山上活动着由一些贫苦农民组成、带有革命性质的武装队伍——马刀队。受尽压迫、生活穷困的左桂林加入了马刀队,一同加入的还有他14岁的小儿子左光元。

  山下,中国革命也走到了十字路口。

  1927年,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共产党人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暴动和起义。毛泽东引兵井冈,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焚烧田契借据,免除苛捐杂税,按人口平均分田,左桂林获得了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土地。

  尽管已经56岁,左桂林毅然随马刀队一起加入工农革命军,后编入红四军第三十二团,担任通讯员。在一次次战斗中,他舍生忘死、英勇杀敌,只为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日子。

  1961年元旦,江西省吉水县八都镇竹塘村的王竹生(前排左一)和在吉水中学就读的同村小伙伴们相约到照相馆拍了这张照片,并在上面写下一行字“翻身第一代”,他们是竹塘村第一代文化人。 新华社供图

  1929年,迫于严峻的形势,红军主力陆续离开井冈山,左桂林留在山上继续战斗。当年底,国民党反动派乘机反扑,为保护红军弹药库、掩护战友撤退,他壮烈牺牲。

  左桂林牺牲时,小儿子左光元已随红四军转战赣南。后来,他在长征途中身负重伤,又回到井冈山。

  左光元回乡之时,在井冈山下的吉水县八都镇竹塘村,王财善一边给地主打短工、一边耕种几亩薄田,拉扯着家里5个孩子。

  孩子成年后,赶上国民党抓壮丁,一家人被迫躲进深山老林艰苦度日。

  1945年,逃亡在外的老四媳妇在深山一间茅草屋里生下一个男婴,因屋外有一片竹林,于是取名王竹生。孩子出生没多久,因家里断粮,母亲不得不狠心断奶,去邻村一户王姓人家做奶娘,每月换回一箩筐稻谷,含辛茹苦抚养孩子。

  1949年,从井冈山出发的那支队伍,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让亿万和左桂林、王竹生家一样的贫苦农民迎来翻身解放。

  新中国成立了,王竹生一家结束了躲躲藏藏的日子,辗转回到吉水老家。

  1952年,7岁的王竹生进入小学就读。这在新中国成立前是他们一家人想也不敢想的事。虽说吉水历史上曾以敦本重教闻名,但就在刚刚解放的1949年,全县高小毕业生不及千人,文盲占全县总人口的90%以上。

  王竹生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家里也想尽一切办法,靠卖鸡蛋、采草药凑钱供他一直读到初中。1961年元旦,竹塘村在吉水中学就读的6个孩子,相约到照相馆拍下一张照片,并在上面写下几个字:翻身第一代。

  吃山

  1968年夏天,正在烈日下挥汗如雨修水库的王竹生接到通知,到村小去当民办老师。这一年,他23岁,初中毕业后回村务农已经6年。

  王竹生当了老师后,上一天课能计10个工分,这相当于村里的壮劳力干满一天的工分。在收成好的年份,10个工分能换来5斤稻谷,是全家一天的口粮。

  王竹生是幸运的。家里有个老师,一家人脸上都有光。作为少有的文化人,王竹生在村里备受尊重。谁家孩子起名、上族谱,兄弟分家、邻里有纠纷,大伙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找王老师讨个主意。

  每天,王竹生赶着上课前的工夫,先把菜地浇了。下课后,上山捡来一抱柴火做饭。周末,直接扛起锄头和妻子一道下田,从教书先生变回农民。

  山上,条件比山下要差一些。15岁那年,左桂林的孙子左秀发读了小学四年级便辍学回家,开始劳作养家糊口。

  山多田少,人均不到5分地,左秀发再怎么卖力,也就是勉强填饱肚子。靠山吃山,山里最多的是竹子。于是,家里但凡要用点钱,左秀发便上山砍竹子。

  1994年冬,王竹生家四代同堂的合影,前排左一为王竹生。 新华社供图

  到了结婚的年纪,左秀发更是起早贪黑上山砍竹子,一根根扛到山外,凑足聘礼和办酒席的钱。婚后,家里的盐罐快见底了,白天上趟山,连夜把竹子削成竹筷,第二天挑着走两个多小时山路到山外,一双筷子能卖两分钱。

  种稻子、砍竹子、挑担子,肯定饿不死。但要富起来,难!

  兜里没钱,原因很简单——村子的位置太偏。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