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智库·财经观察︱一粒咖啡的琼岛锻造史

[时尚] 时间:2024-05-02 12:32:4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24次

原标题:南国智库·财经观察︱一粒咖啡的南国琼岛锻造史

世界上主要的咖啡品种大致分为阿拉比卡、罗布斯塔和利比里卡三大类。智库造史

在传统的财经认知中,罗布斯塔咖啡的观察风味不如阿拉比卡干净、芳香。︱粒但如果精耕细作,咖啡它会不会展现出足以媲美阿拉比卡的琼岛锻风味?

实际上,在精品咖啡的南国浪潮下,世界上已经出现采用高规格处理精制罗布斯塔豆。智库造史

根据《2023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财经2022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达2007亿元,观察预计2025年将达到3693亿元。︱粒如今在国内本土种植生产的咖啡咖啡里,仅有2%出自海南。琼岛锻

百年间,南国曾一度作为中国主要的咖啡生产地,海南咖啡从声名鹊起,到声量入微,到如今又重整旗鼓:扶持咖农,优化种质,打造品牌……在新的咖啡消费浪潮来临之际,海南咖啡是否还能在种植规模方面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声量?海南咖啡又该何去何从?

咖啡从业人员展示着利比里卡咖啡果。

海南咖啡在种植规模上难以突围

椰树摇曳,热带海岛,海南生长着数不清的热带作物。

在业内,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咖啡的最佳种植带,终年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印度尼西亚、巴西、越南等主要咖啡生产国都坐落于此,海南正是如此。

海南种植的罗布斯塔咖啡醇香浓郁、油脂丰富,尽管拥有良好的先天优势,但目前海南咖啡产量仅占全国2%。

事实上,海南区域所种的咖啡品种主要为罗布斯塔中粒种,少量的利比里卡大粒种,与云南阿拉比卡小粒种咖啡豆为不同风味的品种。

“阿拉比卡咖啡豆会有果酸风味,而罗布斯塔咖啡豆较为醇香,同时带有焦糖、谷物的风味。”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副研究员董云萍介绍,由于罗布斯塔和阿拉比卡咖啡的风味各有特点,因此市面上的咖啡常常为两种豆类拼配而成,两者相辅相成。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改良,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已选育优良品种十余个,如“热研”“大丰”系列。在亩产量方面,“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两个品种的咖啡豆产量差距较小。”两者标准化生产的亩产可达七八百公斤,但是普通的农户亩产至多可达到四五百公斤。

董云萍表示,在价格方面,海南的咖啡鲜果的价格实际上与云南不相上下,甚至高于云南,但海南较之云南,规模化程度不足,总体产量太低。

近年来,海南针对咖啡种植推出了免费发放种苗、种植补贴等一系列的推动政策,海南咖啡的种植规模逐渐回暖。据不完全统计,截止至2022年,海南咖啡种植规模1.6万亩,主要分布在万宁兴隆、澄迈、琼中等地。

尽管如此,海南咖啡在种植上与云南相比,市场份额相差甚远。

“咖啡的种植管理成本很高。”董云萍介绍道,由于咖啡果成熟变红的时间不统一,因此需要农户一遍又一遍的采摘,粗放式的采摘又容易造成青红交错、品质不一。可以说,咖啡的采摘是项“精细活”和“力气活”。采摘后又需要及时晒干,若是发霉也会影响咖啡的品质。

因此农民一算账,觉得不划算,修剪叶片、施肥更是“撒手不管”,导致产量更低,无法显现出效益。

对于农民来说,咖啡从来都不是必选题。

“在海南,咖啡的可替代性很强。”海南农垦热作产业集团董事长李豫谈道,因为云南的咖啡大多处于山地、坡地区域,除了咖啡很难种植其他作物。而在海南,在同等付出人力及土地成本的情况下,农民的可替代性很强,如胡椒、芒果等更高收益的热带作物。

既然如此,海南到底要不要提升一产规模?

答案是肯定的。

每至成熟季,咖啡树上结满了不同成熟程度的咖啡果。

“S”型发展 海南咖啡百年种植史

咖啡种植对于海南来说,不是一件新鲜事,实际上海南种植咖啡已有百年历史。

1898年,文昌市南阳镇人邝世连带回一批咖啡种子,种活了12颗咖啡树。在此后的120余年间,咖啡在海南这个热带小岛上快速“生根发芽”,后根据1937年出版的《海南岛热带作物调查报告》记载,文昌迈号、南阳等地区的咖啡种植已达2000多亩,占全省70%。

“我的外公就是归国华侨,他每天都会喝上几杯咖啡,影响了我妈妈和我两代人。”海南迈号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经镍谈道,由于兴隆、文昌、琼海等地拥有大量的归国华侨,他们不仅带回了咖啡育种、种植技术,培养了最早一批海南人喝咖啡的习惯,东南亚地区和海南人文风情的融合,造就了如今海南咖啡独特的区域特色。

1935年,爱国华侨陈显彰抱着“振兴实业,实业救国”的理想抱负,在福山大吉村创建“福民农场”,播种200公斤罗布斯卡咖啡种子,至1942年,陈显彰先生的福山咖啡已远销至粤港沪津等地。

1960年,周恩来总理到兴隆农场视察,喝过兴隆咖啡后大为赞赏:“兴隆咖啡是世界一流的,我喝过许多、外国咖啡,还是我们自己种的咖啡好喝。”留下一段美谈。

兴隆咖啡的发展也折射出国人艰苦奋斗的品质,这是因为在1953年,万宁兴隆被国家设为归国华侨安置所在,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1.3万华侨先后来到兴隆开拓荒地,种植咖啡,兴建“兴隆国营华侨农场”。

国内资深咖啡专家陈德新在《中国咖啡史》一书上提到,海南岛的咖啡种植史是爱国华侨、中国人自己的咖啡种植历史,是爱国华侨拯救中华民族经济的奋斗史。

海南咖啡种植最鼎盛时期,全省咖啡种植面积曾达23万亩,咖啡产品畅销全国及东南亚地区。

后由于“谷贱伤农”、国际贸易等多种原因,“福民农场”咖啡遭全面砍伐,海南其他地区的咖啡树被橡胶、芒果等热带作物替换,咖啡种植规模大幅度下降,至2009年不到3000亩。

近年来,海南咖啡重整产业结构,国内咖啡消费趋势改变,大力推动咖啡产业发展,海南咖啡种植逐渐回温。

“咖啡种植是海南咖啡文化的魂。”李豫说道,海南的老百姓本身非常热爱咖啡,会在房前屋后自发地种植一些咖啡,这是海南咖啡的薪火传承,代表了咖啡产业在老百姓中的“根”,也是海南咖啡文化的“魂”。

他也表示,当海南的咖啡品牌发展至一定程度后,品牌附加值提高了,老百姓就会自然而然地扩大种植面积。

将咖啡与椰子复合种植,提升经济价值。

海南需精细化种植提供精品咖啡豆

相比之下,云南咖啡产业已经发展经历了零星种植、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等阶段。近年来,为大力提升咖啡精品率,云南推出《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关于推动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提升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相继出台,对良种推广、绿色种植、环保初加工、标准化精深加工、品牌培育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扶持政策。

一味倡导扩大生产规模,这对于海南岛屿有限的陆地面积来说,是不太现实的,云南当前的发展策略值得海南借鉴。

李豫对上述观点表示认同,“目前,海南亟需提升的是精品咖啡豆的产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品质咖啡豆还需由优质咖啡鲜果加工而来,由于海南目前咖啡种植现状多为咖农小规模、粗放式种植,鲜果的品质参差不齐。

董云萍表示,粗放式的种植、参差不齐的品质不利于小产区的发展。

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李从发表示,海南的咖啡种植需要从除虫、施肥等方面做好田间管理,从源头提升咖啡的品质。

目前,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咖啡专家与正大、小洋侨等咖啡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科学标准化种植技术与全流程种植管理,同时多次为农户开展培训,提供种苗、栽培、防虫害等技术指导,影响与引导农民进行精细化种植。

除此之外,深耕咖啡领域多年的业内人士陈照翔表示,在一产方面,海南的咖啡需要把种植的工业化程度提高。据调查,目前海南的连片种植咖啡的主体较少,多为咖农散户点状分布。在是否扩大一产规模方面,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下,市场导向的产能会自发地根据需求增长与减少。同时,在工业化较为发达的地方,存在咖啡企业会直接向农户收购生豆的现象。

不得不提的是,由于咖啡果成熟的时间不一,农户采摘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农户采摘后积攒到一定数量才向企业出售,海南的天气炎热、潮湿,鲜果发霉的现象屡屡发生,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咖啡的品质和价格。

“咖农正在转变。”陈照翔表示,目前很多咖农已经开始自己处理咖啡鲜果,鲜果处理成生豆后,才可以进行咖啡豆分级,进行分级定价。这不仅保证了咖啡生豆的品质,还提升了咖农的经济收益。

近年来,海南咖啡的品牌影响力逐渐提升,根据董云萍与农户的接触,她明显感觉到咖农种植咖啡热情的变化。因此,影响农户种植咖啡的原因除了是咖啡鲜果收购的价格,在她看来,打造品牌、进行市场推广也同样重要,因为目前来看,后端带动前端的动力较大。

四季交替,春耕秋收,农业还是需要耐得住性子,沉得下心来。“需要更多的人才涌到咖啡的一产来,现在更多的人才都在三产上面。”董云萍表示。

“海南咖啡还是要对标新加坡、迪拜等地,向贸易方向发力。”海南农垦母山咖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畅健表示,海南的政策对于咖啡这项单品而言较为有利,同时也是扩大海南体量的重要方式。

撰稿:南国智库研究员 符容菁

审核:南国智库研究员 郭静瑜

视觉:吴善河

监制:王雍

联合出品:海财经·证券导报 南国智库(符容菁)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