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正文

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热点] 时间:2024-04-29 19:44:4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32次

原标题: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是展格在我国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的背景下,提升产业竞争力、局下加快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培育必然措施,也是世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国有企业作为我国企业中规模大、流企资金实力雄厚、展格产业影响力突出的局下加快企业群体,在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方面具有其他企业不具备的培育优势。需要注意的世界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应与国有企业改革紧密结合,流企以真正增进国企自身的展格竞争力。

世界一流企业的局下加快含义探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世界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流企世界一流企业。可以看出,世界一流企业是当前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关于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则体现为具有全球竞争力。

关于世界一流企业的界定,不宜将一些标准制定得过度僵化,更不能因企业而设置标准。世界一流企业核心特征是在全球竞争中具有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短期内其他企业难以模仿也难以超越的独特竞争优势。要提高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是技术创新。我国企业要向世界一流企业发展,首要的是要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保证自身创新能力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结果性指标,它综合反映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在这里,一定要高度强调,核心竞争力应强调的是“结果”,要注意对一些投入性指标、可能对未来竞争力产生成效的“潜在竞争力”指标构成因素加以区别。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方面,一定要防止为了业绩需要或者企业为了宣传需要,在量化指标方面以易衡量的、短期内易见到明显提升的指标数据,代替更符合被衡量对象的内涵但是却在短期内难以见到数值明显提升的指标,导致最终的指标体系不准确,进而影响整个战略作用的发挥。

当前阶段国企发展状况与创建世界一流企业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和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有了根本性变化。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企的重要目标。

第一,当前国有企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现实性分析。

国有企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核心在于提高全球竞争力。但是在分析国有企业提高竞争力时,必须要注重国有企业的特殊性。

2018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遴选基础条件较好、主营业务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的航天科技等11家中央企业,组织开展了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工作,力争在部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从国资委选出的11家企业情况看,这些企业确实具有较为突出的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也很强。这些企业之所以竞争力较强,部分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注重技术创新,且与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注重以身作则有关,一些国有企业通过漫长的技术积累,的确具备了与国外主要企业相比也不逊色甚至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部分原因则是一些企业所处的领域门槛较高,其产业结构跟普通产业具有很大差异,加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注重相关领域的研发,因而在这个领域我国技术创新并不落后。但是,从“具有全球竞争力”这一标准看,这11家国有企业的规模和产业影响力,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即便放眼全球,具有明显更强优势的国外企业也很少。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企业在国内市场能够获取充足的盈利,因而能够支撑其参与国际竞争,这一点也足以使其在较短时期内获得国际竞争优势。

第二,当前国有企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主要挑战。

当前,国有企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也面临许多挑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有企业生产和服务的效率能否达到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尽管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过几轮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主要运营指标大幅提升,其整体状况与改革开放初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国有企业生产服务效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当前我国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试点企业及潜在企业,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在未来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中,能否实现生产服务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将是企业面临的最艰巨挑战之一。

二是技术创新能力能否取得质的突破,成为影响国有企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来源,也是支撑世界一流企业的核心因素。尽管当前选出的11家示范企业,普遍在技术创新领域具有独特优势,但是我国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依然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一些领域尚未取得核心技术突破。要在未来实现更多企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就必须在相关领域取得技术创新质的突破。但是,要实现这一点,难度相当大,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

三是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问题。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肆虐,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逆全球化潮流涌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种环境的变化,将对国有企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构成更多的障碍和不确定性。

新发展格局下国企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战略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必须根植于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经济发展趋势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

第一,以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企业规模大、资金实力强、具有较强的国际产业影响力,因而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中最具条件。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配套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有望通过国有资本和其他所有制资本的交叉持股,以及通过设立不直接从事实体运营的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在一定程度上重构国有企业的运行模式,克服国有资本经营效率较低的问题,从而推进国有企业向世界一流企业进军。这是因为通过设置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对上能够和政府及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对接,实现对国有资本的有效监管;对下以普通股东的方式对国有资本入股公司进行管理,二者之间不存在超越股东权限的特殊关系,这就保证了公司能够独立运营。在混合所有制的前提下,这些企业实质上就如同普通股份制企业,而不会产生企业自主性不足所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

第二,在部分企业探索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经验的基础上,分步骤地扩大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数量。尽管我国已经有大量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行列,但是整体来说,以全球竞争力这一综合性因素来衡量,真正有实力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并不多。同时,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不能仅限于国有企业,必须要将民营企业包括进来,才能不断扩大通过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因为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处于国际竞争更为激烈的行业,这些行业竞争力提升了,才能真正全面实现我国竞争力的提升。

需要特别强调一点,即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不应该僵化。在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探讨,是不是突出的企业规模便是世界一流企业的必备标准?事实上,自新技术革命以来,越来越多的小企业依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实现企业规模迅速扩张,而较大规模的企业也并不能保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同时,规模大小和强弱都是可以转化的。在这种情况下,在世界一流企业标准上不宜沿袭过去的思路,继续过分夸大规模的作用。

第三,紧抓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这一核心要素,将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是一个长期过程,特别是作为决定企业竞争力核心要素的技术创新,其水平的提升也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要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很难依托单一的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这一战略,而必须要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有效推进有能力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企业紧跟世界技术潮流,及时和国内相应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特别是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等方面加强合作,尽快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不断完善与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相匹配的体制和政策

一是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至关重要。由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所涉及的因素众多,不同企业的状况千差万别,适用的改革方式不一,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并及时总结经验,争取最佳改革效果。从改革进程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框架已经逐渐搭建完毕,但是具体细节尚待在实践中逐渐完善。目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进入试点阶段,应根据这些企业的相应探索,积极推广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此基础上,推动更多国有企业根据自身状况,创建世界一流企业。

二是积极探索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相关经验,根据环境的变化,制定并及时根据实践的变化调整战略。在制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战略进程中,应该注重战略的指导性和柔性。所谓指导性,是要积极总结示范企业在创建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对其他企业进行指导,尽量通过贯彻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措施和避免错误的举措,来降低其他企业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过程中的成本。而柔性则是指要根据环境的变化,积极调整发展战略,不能僵化。同时,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也不应该僵化,而应该是一个动态调整的概念,以便使该战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以公平竞争为基础,构建有利于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政策环境。应该引导企业通过公平竞争,不断提升竞争力。

四是应该构建有利于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突破的综合性环境。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最大难点在于突破核心技术,要实现技术引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企业规模再大也很难算是“一流”。因此,构建并不断完善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核心技术突破的综合性环境,便成为未来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核心措施。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2021年度重大项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研究”。)(□曾宪奎)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