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政策、估值三因素共振,医疗板块“吸金”凶猛!拐点确认了?

[综合] 时间:2024-05-03 10:49:4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52次
连跌四周后,吸金本周医疗板块有所回暖,业绩因素医疗中证医疗指数8月28日及29日连续“回血”,政策医疗ETF(512170)29日收盘价回到0.4元上方。估值共振拐点

  医疗行业主题ETF资金动向仍是板块关注焦点,以270亿元体量的凶猛医疗ETF(512170)为例,进入8月,吸金其资金流向延续年初以来的业绩因素医疗“越跌越买”态势,份额与价格走势持续背离。政策

  根据上交所数据统计,估值共振拐点截至28日,板块医疗ETF(512170)8月份额累计净增96.25亿份,凶猛按区间成交均价测算,吸金累计净流入39.56亿元。业绩因素医疗与此同时,政策医疗ETF(512170)融资余额也持续攀升,28日历史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医疗ETF(512170)缘何持续“吸金”?或可从业绩、政策、估值三方面寻找动因。

  【医疗板块业绩面显著向好,多只龙头股净利高增】

  A股中报披露进入最后阶段,截至发稿,中证医疗指数50只成份股中已有34股披露中报。整体来看,医疗板块业绩向好趋势明朗,消费医疗相关概念疫后恢复较快,部分CXO龙头业绩韧性较强。

  具体来看,已披露中报的34只成份股全部盈利,其中19股实现净利润两位数增长,14股净利增幅在20%以上,最高增速超110%。权重股方面,爱美客净利高增64.66%,康龙化成、爱尔眼科净利增幅均超30%,泰格医药、药明康德净利分别增长16.47%、14.61%。

  国信证券指出,随着上市公司逐步发布二季度业绩,我们发现医药医疗行业呈现出创新高增长、刚需基本盘逐步恢复、海外保持韧性等特征。目前行业处于基本面向上(需求稳定可持续,优质供给涌现,落后供给持续退出),长期发展路径清晰(创新、合规、国际化),但短期或有扰动的局面,2023年下半年医药医疗的投资机会或大于风险。

  【政策利好频发,医药工业、医疗装备获高层力挺】

  政策面上,医疗板块也迎来多项利好。8月25 日,高层会议审议通过《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 年)》、《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 年)》,会议强调,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基础;要着力提高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同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开征求《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申请审评审批工作程序(试行)(修订稿征求意见稿)》意见。

  此前官方还发文,拟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快生物医药领域外商投资项目落地投产。交银国际证券指出,医保谈判规则边际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优化等政策表明,高层鼓励医药医疗创新的大方向不变。

  此外,近期支付端政策也体现出对医疗创新的持续鼓励。医保政策方面,在药品续约规则落地,呈现温和化趋势后,上海发布《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器械发展的若干措施》,广东省发布《关于做好医保药品单独支付保障工作的通知》。兴业证券表示,在政策新周期下,长期看好创新药产业链主线。

  【医疗板块深度调整,估值行至历史底部区间】

  从估值来看,经历了三年左右的深度调整,医疗ETF(512170)跟踪的中证医疗指数估值水平已跌至历史底部区间,中长期配置性价比突出。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中证医疗指数最新PE-TTM仅29.04倍,处于2015年以来9.29%的分位数,即低于逾8年超90%的时间区间。

  医疗ETF(512170)基金经理胡洁女士指出,当前医疗板块在历史估值底部区域,且相关政策或出现向好趋势,因此或可考虑在左侧积极布局,并保有耐心,长期配置享受医疗行业长期发展的红利。

  华金证券也表示,当前医疗板块处于筑底阶段,无论从估值角度、涨跌幅角度等都处于低位。行业基本面需求端稳定向好,行业生态不断优化,长期建议关注医疗器械、服务消费、创新产业链上游及业绩高增长板块。

  看好医疗板块估值修复及长期投资价值,建议重点关注医疗ETF(512170)。数据显示,医疗ETF(512170)跟踪的中证医疗指数成份股全面覆盖了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领域的细分龙头,其中医疗器械权重约4成,直接受益于后疫情时代医疗新基建;医疗服务+医美权重约5成,覆盖10只CXO概念股,直接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医疗消费升级和医美等时代大趋势。医疗ETF(512170)是投资者“一键布局国民健康刚需板块”的高效投资工具。

  风险提示:医疗ETF(512170)被动跟踪中证医疗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4.10.3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文中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基金管理人评估的本基金及其联接基金的风险等级分别为R3-中风险、R4-中高风险,分别适合适当性评级C3以上及C4以上投资者。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王旭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