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增长5.7% 正文

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增长5.7%

[休闲] 时间:2024-05-05 13:30:4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30次
中评社北京3月8日电/据21世纪经济网报道,今年经济3月5日,中国增长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有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将今年的今年经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目标定为5%左右,消费、中国增长外资等经济关键词也受到外界关注。有望  日前,.%毕马威中国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今年经济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将加快复苏,中国增长全年有望实现超过5%的有望增长。毕马威中国及亚太区主席陶匡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对外需带来冲击,今年经济中国经济的中国增长增长动力也将向内需转移。而随着消费者信心的有望改善和消费需求的释放,中国消费将逐步复苏,持续的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和投资者情绪回暖,也推动投资增速回升。  预计中国经济将加快复苏  《21世纪》:对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您有哪些关注点?  陶匡淳:政府工作报告将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略低于往年,2021年的目标为6%以上,2022为5.5%左右。但横向相比,这一目标仍明显高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增速。例如,IMF预期今年全球经济增长2.9%,美国增长1.4%,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4.0%,都低于中国的增速目标。  《21世纪》:IMF等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预期前景持乐观态度,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的前景?  陶匡淳:我们预期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5.7%的增速,相信中国经济将再次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判断:即便面临国际地缘政治变化和世纪疫情冲击的叠加,去年我国GDP达到121万亿元人民币,去年我国经济总量仍迈上新台阶,说明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nextpage>  近年来,我国国内供给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国内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内需对强大国内市场的形成、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今年以来,随着需求逐步回升和政策效应叠加,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将进一步释放: 春节期间,假期消费相关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2%,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2.6%,连续两个月上扬……这些数据都为新一年经济增长、消费复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随着各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叠加效果、累积效果和延后效果进一步释放,将支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增强经济发展韧性。预计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推动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保持平稳;同时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拖累也将减少。国际方面,通货膨胀率回落使得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人民币汇率、资本市场压力有所缓解,有助于我国金融市场稳定。此外,2022年基数较低,也有利于今年同比增速提升。  消费和投资成增长引擎  《21世纪》: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或将延续下行趋势,在这种情况之下,预计中国将在哪些方面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动能?  陶匡淳: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对外需带来冲击,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也将向内需转移。随着消费者信心的改善和消费需求的释放,中国消费将逐步复苏;持续的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和投资者情绪回暖,也会推动投资增速回升。  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世界经济方面,中国也迈出新步伐:随着国内需求回升,也将加大对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的进口,促进全球贸易。与此同时,中国加快推进绿色转型,用实际行动推动全球节能减排,全国各地节能环保设备存在大量的更换需求,有可能成为进口贸易新的增长点。  中国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断打破市场壁垒,加快商品自由流通、资源自由流动,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更多便利。我们也看到,中国新建了多个高水平、高质量的进口促进平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平台的建设发展,为同世界分享中国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保障。<nextpage>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消费和投资是扩内需的主要抓手,2023年中国的消费和投资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  陶匡淳:消费结构与投资格局将发生转变。我国消费市场将进一步从传统型消费向新型消费转变,服务消费、绿色低碳消费、新型消费将加速发展。居民消费需求已经从关注价格转向追求高质量,从以物质消费为主转向以服务型消费为主。  消费与投资息息相关,伴随着消费的转型升级,宏观政策更加突出稳增长,以及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制造业投资增势将进一步增强,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保持平稳,同时服务业投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广泛融入全球供应链  《21世纪》:毕马威如何看待全球化对经济贸易活动的影响?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拥有怎样的地位?  陶匡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全球化作为一个基本趋势,没有发生改变,中国已经广泛融入全球供应链。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的发展都是贸易和投资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间这一倡议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了中国方案,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在世界发展历史上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经济全球化使得贸易自由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无论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寻求进入新行业的机会、开拓出口市场,还是对于发达工业化经济体维持复杂、专业化和高价值投入的生产优势来说,都至关重要。<nextpage>  外资在华投资信心进一步增强  《21世纪》:在全球跨国投资活动整体低迷的大背景下,去年我国吸收外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您认为中国吸引外资的优势何在?  陶匡淳:以我们服务外资企业的经验来看,中国吸引外资的优势在于几个方面:第一,制度型开放优势凸显,当前,中国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幷积极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与《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去年正式生效的RCEP也大大推动了区域内引资力度增长;第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将激发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创造更多市场需求,从而提升吸引外资的质量。  另外,我们认为,跨国企业来华投资有以下几种变化特点:首先,在华投资信心将进一步增强,布局更加下沉,投资领域更加创新;其次,随着中国从疫情中走出、生产生活全面恢复正常化,中国经济社会活力正进一步释放,增强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信心。  随着近年来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三线以下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居民消费能力都大大增强,下沉市场或将成为中国消费升级的“主战场”。  在政策驱动、收入结构优化、营商环境利好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众消费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的扩容。根据我们的观察,不少跨国企业也基于消费新模式、新场景、新业态,精准把握核心消费群体与市场需求,快速反应,幷持续创新投资内容。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中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将给企业和服务机构带来哪些红利?<nextpage>  陶匡淳:毕马威作为一家深耕中国本土的专业服务机构,一直为民企、国企、外企等各类企业赋能,助力和见证了它们在中国蓬勃发展。  华南美国商会近日发布了《2023年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表示超九成受访企业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投资目的地之一,75%的受访企业计划今年在华再投资。  政府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国吸收外资迎来“开门红”,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1276.9亿元,同比增长14.5%。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计划扩大在华业务。  最近一段时间召开的国内、国际重要会议、讲话精神,以及签署的重要协议都表明对外开放始终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相信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我们相信各国企业都能在这里共享发展红利,共同推动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