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爬山”走红,其实广东早就实现“登山自由”了

[知识] 时间:2024-04-29 11:33:5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98次

    原标题:“无痛爬山”走红,无痛爬山其实广东早就实现“登山自由”了

    

     近日,走红早实一段杭州千岛湖天屿山登山的其实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广东一条长长的现登自动扶梯架设在山石之间,游客沿着扶梯一路观赏美景,山自一路被送上山,无痛爬山因“山一步没爬,走红早实景一处不落”而被戏称为“无痛爬山”。其实

    其实,广东这种旅游电梯在广东景区中早就出现了,现登“广东也有属于自己的山自无痛登山”更是登上了热搜第一。

    浙江天屿山:

    单纯为了解决上山的无痛爬山交通问题

    “我们建这个电梯,最初的走红早实目的就是解决上山的交通问题。”杭州市淳安县建设集团城市旅游开发公司负责人徐先生说。其实

    公开资料显示,天屿山位于千岛湖南岸,是千岛湖畔最佳的观景点。山上在不同高度设有多处观景平台,游客可从不同角度俯瞰美景。

    天屿山的海拔只有350多米,但山路蜿蜒,全程步行要走3000米,对老弱病残的游客不太友好。

    徐先生说,“开始是想在山上建索道,不过索道运输能力有限,还存在安全风险,而电梯的承载量较大,相对比较安全,可以满足景区运营需求。”2022年9月,城市旅游开发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建造了这条“无痛感”的爬山路。

    据了解,电梯建成后,游客登上山顶的时间从最初的50分钟缩短至10分钟。

    广东清远古龙峡:

    乘坐登峰电梯轻松抵达“云天玻霸”

    广东清远古龙峡景区早于2019年便率先在峡谷内,投入修建了观景扶手电梯——登峰电梯。登峰电梯是免费对游客开放的,全长163米,从起点至终点垂直高差88米,相当于提升了30层楼的高度。古龙峡负责人表示,“登峰电梯投入使用后,游客乘坐登峰电梯,不需翻山越岭就可以欣赏到‘一览众山小’的自然风光。”

    据悉,相较于原本需步行35分钟的路程,乘坐登峰电梯仅用2分45秒,就可以轻松抵达高度为530米的“云天玻霸”。且景区还在电梯上方搭建了遮阳雨棚,实现真正的“登山自由”。

    

    清远古龙峡景区,登峰电梯。

    广东英德宝晶宫:

    狮子山天梯垂直高度达68米

    英德宝晶宫“狮子山天梯”是广东首创的山体垂直观光电梯,垂直高度达68米,可同时乘坐34人,30秒直达山顶,一个小时运载量达4080人次。

    这座广东首个丛林垂直观光电梯于2018年11月开始试运行,其位于景区大门入口处的狮子山旁,游客到达观光电梯空中平台,可俯瞰天鹅湖、雨雾云海等景色。

    

    英德宝晶宫,狮子山天梯。

    热议

    关于“无痛爬山”网友有话说

    关于“无痛爬山”,有部分网友点赞,称此举不仅方便了老人、孕妇和残障人士,对体力不支的人群也非常友好。

    “腿脚不方便人的福利。”“对孕妇好友好啊,大肚子也不想闷在家!”“挺好!休闲游搞那么累干嘛呀!爱爬山的自然有人行步道的。”

    也有网友持反对意见,认为这不叫爬山,叫逛山。虽然省力,但是缺少了爬山的乐趣。

    “没有灵魂的山路!”“我反对……这都失去了爬山的意义了。”“就是就是,爬山一步一个阶梯,而且沿途都有不同的风景。”“这不叫爬山和登山,这叫上山。”“乘电梯上山也叫登山?!”

    这种爬山方式你觉得如何呢?

    聚焦

    “殊途同归”的背后是“因人制宜”

    不得不说,乐趣这东西,向来见仁见智。就好像有人喜欢“快准狠”的“特种兵旅行”,也有人钟情于“慢慢溜达、慢慢抵达”的“Citywalk”,有趣的旅行并非千篇一律。若因为这类“新派爬山”少了些用双脚丈量风景的味道,不太符合传统的登山文化,就将两者对立起来,大可不必。大家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

    “无痛爬山”的需求一直存在。如天屿山山路蜿蜒,全程步行要走3千米,在山上修电梯的初衷,是为了方便老弱病残游客。考虑到身体不适、体力不支等其他情况,不难理解,它能在社交媒体迅速圈粉,也是戳中了那些自嘲“又菜又爱玩”的年轻人的需求。

    更何况,从报道可见,“坐电梯上山”并不是一步到位。即便是部分路段可以乘坐电梯,也不代表途中不需要徒步登山,更不意味提倡用“科技和狠活”取代体育锻炼。无非就是多了一个选择,提高了旅游服务的包容性,让人人都能实现“登顶自由”。“殊途同归”的背后是“因人制宜”,在旅游市场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这种思路值得赞许。

    对自然多一分敬畏,服务上多一些巧思

    除了对“无痛爬山”有无灵魂的争论,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内不少景区都在探索修建登山电梯,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而且不是每一个景点都适合建造这样的电梯。有业内人士表示,其中的考量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山体的地形是否适合建造电梯,另一个要看电梯的实际成本与景区的实际营收是否匹配。“电梯坡度一般不会超过30度,因为坡度太大,提升高度太高,对游客来讲,就会有安全隐患。”

    记者发现,这种电梯大多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建设,其运营难度可想而知。此外,建造自动扶梯将对生态环境、地形地貌、物种多样性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天梯等人工设施与自然风景结合易产生违和感,现代化的设施对传统景观的观赏性也具有一定的冲击。

    总而言之,对于“无痛爬山”这一新潮流,景区不妨再谨慎些。相比登山的辛苦以及少数特殊人群登山不便的苦恼,安装电梯之后带来的运营、安全、环境、生态等一系列问题更错综复杂。什么样的山适合装这种电梯?后续要如何长期维护?这都需要经过严谨的论证,广泛听取专业意见。

    事实上,一些景区也在积极探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湖北恩施大峡谷内也设有自动扶梯,电梯上部结构选用原木建成,顶部采取土家风格的青瓦盖顶,远远看去,就像坐落峡谷之间的土家楼带,非但不违和,还有几分独特的美感。对自然多一分敬畏,服务上多一些巧思,坐电梯登山也很香。

    整合:朱林

    来源:广州日报、澎湃新闻、大湾区之声、杭州网返回,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