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关注丨十年一遇的沙尘暴来袭17省份受影响 生态治理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百科] 时间:2024-04-29 15:19:3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30次

      近日,云关影响有多冷空气携带强沙尘暴袭击中国北方地区。注丨治理北京遭遇严重污染,年遇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1000米。沙的还我国新疆、尘暴内蒙古、袭省山西、份受陕甘宁、生态东北、云关影响有多京津冀等地区均有影响。注丨治理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表示,年遇这是沙的还今年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尘暴沙尘,沙尘核心区域PM10接近10000微克每立方米。袭省此次沙尘暴是份受突发性的,沙尘随大风直奔北京,浓度也远超预测。

沙尘暴袭击我国北方地区

      不少市民纷纷在朋友圈调侃:“天空自带复古滤镜”“到处散发着泥土的气息”…… 也有许多北京网友感慨已经十几年没看到过沙尘暴了。

      另据环保部门监测显示,3月16日,随着沙尘逐步南下,影响范围可能波及华中及长三角中北部地区,同时华北地区转为高压后部偏南风主导,有沙尘过程残留及回流风险

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 供图

形成原因

此次沙尘天气主要有两个成因:

整个蒙古国包括我国西北部地区近期气温明显偏高,普遍偏高5℃至8℃,此外蒙古大部分地区近期降水稀少,地表条件非常有利于沙尘天气发生

受较强蒙古气旋影响,新疆北部到甘肃中西部、内蒙古大部包括华北北部地区先后出现了6级到8级阵风,为沙尘天气发生提供了很好的热力和动力条件

我国各月沙尘过程分布图

 
释疑
 
 
 
沙尘天气是春季常见现象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数据显示,我国沙尘天气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冬季,其次为秋季,夏季最少。春季(3-5月)发生的沙尘天气次数,占到全年的77.5%。其中,沙尘天气最频繁发生的月份是4月,其次为3月和5月。

01
 
 
 
 
为何三北防护林没有“拦住”沙尘?
 

     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主任张碧辉表示,防护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沙源地本地的防风固沙作用,此次沙尘天气过程受上游传输作用明显,防护林对这种沙尘传输的作用有限。

02
 
 
 
 
沙尘暴会不会常态化?
 

     这次的沙尘天气需要两方面原因配合,一方面是前期升温、降水偏少,另一方面就是蒙古气旋强度很强。“这两种条件同时配合,不是一种常态化的天气。

03
 
 
 
 
强沙尘暴天气能否提前预报?
 

     针对这次沙尘天气,前期已经提前预判出沙尘天气的影响,15日早上中央气象台升级发布了沙尘暴的黄色预警。

04
 

沙尘暴来袭

 
沙尘暴主要有以下七大危害
 
01

     沙尘暴除大风外,混杂有大量颗粒物,可以沉积在人体的各个器官,引起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沙尘颗粒物沉积在皮肤上,使皮肤腺和汗腺阻塞,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皮疹;颗粒物进入眼部,引起眼部异物感、流泪,甚至发展为结膜炎等眼部疾患。

 
02

     沙尘暴混杂有大量花粉等过敏原,从远方传至本地,有些在本地不曾有过敏史的人,沙尘天气时可能会出现许多过敏症状,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

 
03

     沙尘暴还混杂有大量细菌、病毒以及其他一些对人体有害物质,随沙尘进入机体可导致相应部位感染。曾经有报道,受沙尘暴影响,一地市民感染“链球菌”数量激增。

 
04

     紫外线有消菌杀菌作用,沙尘暴会影响紫外线的辐射强度,使致病菌随空气进行传播。

 
05

     吸附在颗粒物上的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有机物,具有很强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06

      有研究报道认为,沙尘暴天气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频发,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07

      沙尘暴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当沙尘暴出现时,空气及沙尘的冲撞摩擦噪音,会使人们心理产生不适感;特别是大风音频过低,能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使人感到头痛、恶心、烦躁。其次,沙尘暴来袭时能见度较低,光线阴暗,使人产生压抑感、恐惧感。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沙尘暴再敲警钟,生态治理仍不能放松

近些年沙尘天气明显见少 我国2000年以来沙尘过程逐年分布图。供图

     这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蓝天保卫战”虽卓有成效,但还需久久为功。雾霾治理、防风固沙、防治水土流失、碳达峰、碳中和……生态治理依然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不能松弦。

     另外,此次沙尘暴天气是跨国界的重污染天气现象,蒙古国亦受灾严重,3月13日晚至15日上午9时,蒙古国的暴风雪和强沙尘已致9人死亡、12人失踪。这也再次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生态治理是全人类的事,世界所有国家只有加强合作,携手应对,共享治理经验,才能换来持久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工作的推进,沙尘天气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在非常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仍然会出现大范围、高影响的沙尘暴天气。这也说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限,我国生态脆弱问题依然严重,生态环保任重道远

     云南网综合自央视新闻、新华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