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南海时评:守住“粮之本”,在广袤沃野端稳“中国饭碗”

[知识] 时间:2024-04-30 01:10:4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79次

原标题:【地评线】南海时评:守住“粮之本”,粮之本在广袤沃野端稳“中国饭碗”

近日发布的地评《2022年中国自然资源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耕地面积19.14亿亩,线南较2021年底净增加约130万亩。评守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住广农田就是袤沃农田,而且必须是野端良田。各地区各部门从严管控耕地,稳中碗确保农田就是国饭农田,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强力支撑。粮之本

粮食安全是地评“国之大者”。尤其是线南对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只有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性地位、评守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住广才能更好地掌握国家粮食安全的袤沃主动权,才能保持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对各种风险的战略定力。挖掘增粮潜能“耕地”和“种子”是紧要事,而耕地则是根本中的根本。守住守好耕地这个“粮之本”,始终是全局性问题。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坚持严保严管、节约优先、统筹协调、改革创新的原则,全方位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

守住耕地“粮之本”,保数量是必然前提。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先后修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应运而生,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不断织紧织密;与此同时,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面落实,我国耕地保护和建设推进速度不断加快。

当然,保数量不仅要画杠杠、立规矩,还要动真碰硬,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日前,自然资源部集中公开通报了2022年耕地保护督察发现的67个重大典型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及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针对督察发现的突出问题,派驻地方的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对部分违法违规严重的地市政府进行了约谈。公开通报违法典型,通过约谈让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红脸”“出汗”,将放大警示作用,推动耕地保护制度持续落实。

让丰收沃土一望无垠,既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1亩多。面对耕地有限的现实,解决好吃饭问题亟须通过提升单位面积综合产能,多产粮、产好粮。到2022年底,全国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而从今年起,将启动已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全国平均每年将改造提升35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许多将达到“一季千斤、两季吨粮”,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耕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调动和激发各方面力量的同时,尤需突出久久为功。江苏每年投入1亿元,对耕地保护成效突出的乡镇给予200万元奖励,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耕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等;浙江探索形成“田长巡查、铁塔探头、卫星遥感、无人机”四位一体的耕地信息化监管链条……结合地方实际,常态化耕地保护的探索与实践驰而不息。

民以食为天,粮以田为本。用心用情用力守耕地,“粮之本”越来越稳固。站立一望无垠的丰收沃土之上,我们中国人的饭碗不仅端得稳、端得牢,更端得好、端得久。(熊祁)(熊祁)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