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丨“千古风流——三苏文化图书大联展”开展

[时尚] 时间:2024-04-28 09:27:5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82次

原标题:海南周刊丨“千古风流——三苏文化图书大联展”开展

文\海南日报记者 刘晓惠 实习生 王栩瑶 图\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编者按

北宋苏洵、海南苏轼、周刊展开展苏辙父子三人,丨千古风文采斐然,流苏蜚声天下,文化史称“三苏”。图书历朝历代,大联有关他们作品的海南集子林林总总,为他们,周刊展开展尤其是丨千古风为苏东坡立传的书籍也不在少数。“三苏文化”已然成为我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流苏景观。

2月18日,文化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图书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指导,大联海南出版社主办的海南“千古风流——三苏文化图书大联展”开展。

此次大联展荟萃155家出版社出版的三苏文化图书共计600余种,是近年来国内品类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以三苏文化为主题的图书展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如苏东坡诗句所言,博览“三苏”群书,徜徉其间,读者眼中的苏轼,由于角度不同,妙趣自然有异。

就请跟随海南日报记者的脚步,一起在书香和书海中,邂逅别样的东坡先生吧。

三苏文化图书大联展吸引了国外读者驻足。

工作人员在展示苏东坡主题的手绘明信片。

品古苏 在古籍中重逢苏轼

本次展览上,当数藏品展示区最引人注目。两个大展柜汇集了多位海南藏书家借展的清代与民国时期的三苏题材古籍善本,透过它们观三苏,不仅能畅览苏文,还能通过纸面的蛛丝马迹来探寻三苏文化流传的路径。

在玻璃展柜里,一页页早已泛黄的纸张却闪耀着独有的光芒,海南日报记者戴上手套,轻抚尘封许久的油印墨迹,仿佛能感受到这一本本三苏古籍转动了岁月的齿轮,一下把人的思绪拉回900多年前。

海南收藏家朱江提供的《宋拓成都西楼帖》,最初是南宋乾道四年汪应辰辑刻于成都,凡三十卷,至明代已经散佚,幸而清末市面上出现了六卷,流入“晚清收藏第一人”端方之手后,被影印出版,使得这套由宋人书、宋人刻、宋人拓的珍贵书法文献得以再度广泛传播。

朱江在讲起《宋拓成都西楼帖》时神采飞扬,他根据这套民国十四年版旧籍的封面与函套书签上的“端匋斋藏”“痼翁存”“仲笔”藏书印等线索抽丝剥茧,广查资料,溯游从之,经历了一番古人做书、救书、传书的过程,才得以把《宋拓成都西楼帖》珍藏。

珍贵图书藏本。

另一套朱江钟爱的三苏古籍是民国四部备要本《东坡七集》。苏轼文集在宋代已有“七集”之编,但到了明代已无宋刻全本。明仁宗洪熙时,命人刊刻苏轼文集,刻未毕工而仁宗崩,一直到成化四年,程宗到吉州任官时,遍寻旧籍,按照传世的《七集》目录重新编纂,才使得《东坡七集》再次得以接续传承。

朱江说,他与苏轼的结缘始于少年时期,彼时涉世未深的他被苏词震撼,行至中年又与苏轼的乐观豁达的人生哲学产生共鸣。他接受过苏轼的精神馈赠,转而也想把这份馈赠传播给更多的人,于是为本次展陈他慷慨提供了64件珍贵展品。

居儋三年,苏轼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这些文字最开始由苏辙辑集为《儋耳手泽》,明朝时被人辑集为《居儋录》,在清朝乾隆年间又被整理为《海外集》。《海外集》是苏轼文学创作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苏轼绕不开的内容。这些作品诞生于海南,是海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书展上,海南省图书馆(省古籍保护中心)研究馆员乔红霞带来了清乾隆年间琼山举人王时宇所编《苏文忠公海外集四卷》。根据与多位专家的探讨,乔红霞判断这部《苏文忠公海外集四卷》应是清乾隆四十三年刻本。

有趣的是,海南出版社“琼崖文库”书系中《苏文忠公海外集》所依底本与乔红霞所藏底本版本相近,在展会上新旧共赏,让读者更能体会到文化传承的力量。

读旧苏 邂逅全能苏轼

《东坡诗集合注》《苏东诗词文选评》《东坡诗词精选》……书展上,辑录三苏作品的各类书籍应有尽有,有的“一网打尽”囊括众多三苏作品,有的撷取一类自成一派,有的校注详尽博雅精深,有的保留古意韵通雅宋。

如《苏轼全集校注(全二十册)》,以中华书局出版的《苏轼文集》《苏轼诗集》以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坡乐府笺》为底本,对苏文、苏诗、苏词进行了通收、通校、通注、通编、通评,在校补、集释、编录上都大有推进,并采用繁体竖排印刷,保留了文本原始信息,是迄今国内最权威、功能最齐全的苏轼全集校注本,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喜爱。

旧版图书。

同样囊括苏轼全部作品的《苏东坡全集(全八册)》,采用简体横排,更适应普通读者的阅读习惯。在收录苏轼的诗、词、文、学术著作、笔记、寓言作品之外,还收录了他搜集的养生方。

除了苏轼全集,还有众多撷苏轼某段时期文章的书籍,如《苏轼徐州诗文辑注》《苏轼黄州寒食诗》,以及苏轼在海南的文集《苏文忠公海外集》《宋苏文忠公居儋录》。

《苏文忠公海外集》前书以清乾隆四十年王时宇编《海外集》原刊本为底本,以张志烈等所编《苏轼全集校注》为校本重校。《宋苏文忠公居儋录》则以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明万历二十三年陈荣选刻本,以及清顺治十八年王昌嗣补修本为底本进行了校勘、注释,并附影印本,是研究苏轼流放海南时期诗文的最佳版本。

海南出版社展出的书籍。

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著作对苏轼的人生、诗词、精神进行品评,但以出版的书刊来说,最早出版的苏轼传记类图书是1937年周景濂所作的《苏东坡传》,位列“民国四大名传”之中。

在周景濂的《苏东坡传》出版十年后,林语堂的《苏东坡传》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在美国出版了,原是用英文所写,意在向外国人介绍苏东坡,但译成中文后,也成了最受欢迎的苏轼传记版本。

苏轼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其擅长行书、楷书,也是驰名古今的书法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本次书展上,苏轼书法作品集也是琳琅满目,不一而足。

《苏东坡书法全集》网罗海内外博物馆收藏的苏东坡作品,结集出版墨迹2卷、法帖3卷、碑刻1卷。以全篇、局部原大、局部放大的次序展示作品原貌,题跋亦全部呈现,辅以介绍说明和释文。作品按时代顺序排放,不仅便于学者研究苏轼的作品与生平,也为书法研习者提供了极佳的摹本。

阅新苏 换个视角看苏轼

苏轼一生风雨,却始终泰然处之,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潇洒。这份豁达和修养,千百年来数代后来人一赞三叹。不同时代的人都从苏轼的诗文与人格中都能找到共鸣,现代人对苏轼的解读新作,也使得遥远的古人“触手可及”。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刚所著的《苏轼十讲》,将苏轼置于历史与文化的洪流中,以现代人的视角上下观照,在作品与文献中纵横捭阖,恰到好处的文学性叙述,使有血有肉的苏轼跃然纸上,引得今日读者与古时东坡惺惺相惜,此书也被称作是“以普及读物而优入学术著作之林”的扛鼎之作。

今人写苏轼之新,还在于视角之新。

如石庆华《当税收遇见苏东坡》一书,以“赋税”“治税”为核心,梳理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历程,反映苏轼对他所处时代赋税状况的所知所感,以及他作为官员治理税收的所作所为,让读者对苏轼的赋税思想、治税作为,宋代的税收治理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和感悟。

《苏东坡的下午茶》从全新角度出发,透过苏轼令人眼花缭乱的多重身份,选取苏轼的二十一个侧面,抽丝剥茧,层层剖析,还原出一个性格鲜明、思想丰富、立体有型的苏轼。

《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从故乡、亲情、赏花、友情、谈吃、家风、品茶、生死这八个角度,展现千古大文豪苏轼流芳百世的诗意魅力和思想力量,给人以士气的提振和人生的启迪。

《苏轼:人间惊鸿客》以古言小说与古风漫画相结合的形式,俘获一批青年粉丝。

苏轼的赤子之心使得孩童与他有着天然的亲近,本次书展还展出了许多写给孩子们的苏轼。

《讲给孩子的故宫·又见苏东坡》从入仕、求生、书法、绘画、文学、交友、岭南七个维度,为青少年梳理北宋文豪苏东坡坎坷而坚韧的一生。为青少年读者呈现故宫和苏东坡千丝万缕的联系,再现文豪的英姿及其作品的风采,引导青少年学习文学、了解历史、领悟作品。

(刘晓惠 王栩瑶 武威)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