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记 川南新动力】搬离“土坯房” 这些“新村民”有了好盼头

[探索] 时间:2024-05-04 10:56:2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3次

 

  回忆起曾经的苦日子,杨林强不无感慨,成渝老房子出行不便、双城破旧不堪便是记川当时摆在杨林强一家面前的老问题。

美丽新村王堂村 刘畅 摄

  转机出现在2017年3月,南新四川省古蔺县王堂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破土动工,动力当年年底,搬离24个行政村的新村237户931名贫困人口搬到了这里,杨林强一家便在其中。好盼

  搬来新居后,土坯房杨林强和妻子因身体原因分别被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成渝收入上有了稳定来源。双城提起现在的记川生活,杨林强和他妻子满脸的南新幸福。

美丽新村王堂村 刘畅 摄

  在王堂村的动力另一角,博鸿鞋业扶贫车间内的机器不断运行着,工人们在流水线上紧张地忙碌着。黄小红此时正坐在椅子上熟练地工作着,手速飞快,干劲十足,这是她留给采访团的第一印象。因脚有残疾,以前她也没办法外出务工,全家收入仅仅靠着养猪及丈夫在周边打零工支撑,但是生活依旧困难。

  2017年,黄小红一家搬到了王堂村,住进了新房子。不久,另一件喜事又落到了她身上—她可以在村子里的扶贫车间工作了。对她而言,住新居,有工作,已经大大获得了满足。“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以前都不敢想的”,黄小红说,现在一家人努力工作,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美丽新村王堂村 刘畅 摄

  自2017年12月建成以来,王堂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一直以让搬迁群众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金兰街道王堂村总支书记张光其告诉记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建成让入住的群众少了很多担忧,扶贫车间的引进让他们也多了生活保障。

  产业基地带动一批,扶贫车间吸纳一批,自主创业扶持一批。目前,王堂村通过三个“一批”,已经常态化吸纳农村劳动力70名,引导劳务输出191人,开发扶贫公益岗位安置聚居点贫困人口30人,扶持自主创业11人,实现了户户有扶持措施、户户有增收渠道。

  云南网记者 刘畅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