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珠海:担起大湾区时代新使命 正文

珠海:担起大湾区时代新使命

[知识] 时间:2024-04-28 12:58:1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20次

原标题:珠海:担起大湾区时代新使命

珠海:担起大湾区时代新使命

( 2021-05-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本报记者徐金鹏、珠海叶前、担起大湾代新王浩明、使命詹奕嘉、珠海魏蒙

珠水潮涌,担起大湾代新伶仃澎湃——珠江口西岸的使命珠海,宛若南海之滨的珠海一颗明珠,在过去四十多年里,担起大湾代新从一个边陲小镇,使命成为一座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方案》即将公布,珠海《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担起大湾代新意见》已经出台。大湾区时代,使命新担当新使命,珠海珠海责无旁贷。担起大湾代新

裂变、使命重构、跨越——如今,这座以“小而美”著称的城市,正加快向“大而强”“大而优”转型跨越,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幸福民生新标杆的未来之城。

湾区极点——历史时空新坐标

在历史的时空坐标系中,一座城市的位置并非一成不变。百年以前,这里是南海之滨的小渔村;四十多年前,这里是改革开放确立的首批经济特区之一;近二十年来,这里是“小而美”的旅游胜地和宜居之城。

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朝着建成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迈进的途中,珠海被赋予了“湾区极点”的新坐标。

2019年2月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极点带动”,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

近年来,珠海的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城市新中心加快建设,支撑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到珠海的人们都能直观地感受到,路畅通了,到哪都方便了——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黄茅海通道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珠海机场迈入千万级机场行列,高栏港成为亿吨大港,洪鹤大桥、金琴快线、珠机城轨一期等建成通车……给予了“澳珠极点”发展坚实的“硬联通”保障。

在“软联通”方面,珠海和澳门以横琴为主阵地,推进包括创业孵化、高校合作、跨境执业、跨境办公等一系列创新做法,让澳珠在产业上的深度聚合成为可能。

2020年底举办的“澳珠企业家峰会”上,22个产业项目现场签约,涉及医疗健康、生物科技、科技金融、文体旅游、人工智能、物流等领域,协议签约总金额达823亿元。而一年前的首届澳珠企业家峰会,协议签约总金额为198亿元。一年时间,超过3倍的增长,澳门与珠海产业正聚合发力,助推“澳珠极点”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站在新的时空坐标上,珠海必须从偏安一隅走向聚光灯下,从舞台边缘走向舞台中心,从助攻部队变成冲锋主力。”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说。

势能转换——跨越发展新格局

“十三五”期间,珠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0年,珠海地区生产总值近3500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近60%。然而,2020年,珠澳GDP总量仅为深港的9.96%,广佛的14.40%,珠海GDP占广东省比重仅为3.14%。

拉动大湾区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澳珠这一驾亟需“强壮”起来。

“湾区极点”的新定位赋予了珠海新的使命。珠海自我加压,提出到203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常住人口500万的发展目标。这无疑又将是一场跨越式发展。

新的动能从哪里来?创新!

位于珠海的格力总部生产车间内机械轰鸣,穿梭在高大的精密仪器间的工人仅10多位,高度自动化已成为格力工厂的常态。上下舞动不停歇的机械手臂上,烙刻着格力的品牌标志。

格力电气董事长董明珠说,格力电器坚持自主研发、自己掌控技术,已经从一个家电消费品领域企业发展为能够同时自主研发智能装备的企业。

格力的坚守正是珠海坚持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缩影——目前,珠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2200家,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15%、位居广东省第二。珠海正推进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形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打印设备等若干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

2018年,珠海出台培育高成长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每年遴选若干“独角兽”企业,集中资源给予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政策出台之后,越来越多的‘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涌现出来。”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副局长伞景辉说。

支撑创新的关键是什么?人才!

2014年,从国外带着一支七人团队回国的包晓军,在面朝大海的唐家湾镇创办了珠海纳睿达科技有限公司。他说,这个来自五湖四海、由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团队选择落户珠海,因为“环境好,不浮躁”。如今,“七年磨一剑”的纳睿达已经是珠海独角兽企业名单上的一员,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了全球首个超精细化的协同式天气观测网络。

“不浮躁”也正是珠海这座城市的气质——特区建立40多年以来,珠海没有拼环境、拼资源、拼速度,没有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守住了碧海蓝天下的绿水青山。开发强度低,环境承载力强,恰恰为其储备了充足的势能。

势如扩弩,节如发机——长期积累的势能正在转化为“二次创业”的新动能。

2010年,正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博士的张云飞在珠海创办了云洲智能,他和团队攻克重重技术难关,成功推出环境监测无人船、海洋调查无人艇、安防救援无人艇等多个自主产品,成为目前国内唯一实现批量生产和国内外广泛销售的无人船艇供应商。

“我们涉及的很多领域都是没有前人经验的,前期投入大、未来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珠海市政府给了很大的支持。”云洲智能董事长张云飞说。

2020年底,珠海召开的珠澳人才交流大会上,张云飞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汤涛等人一起获评首届“珠海十大英才”,这场大会珠海市委常委班子几乎悉数出席,政府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人才会用脚投票:日前发布的《广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珠海常住人口近244万人,相比2010年增长近88万人,增幅超过56%。如今,珠海正着力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爱才”珠海正成为大湾区的“创业天堂”。

见微知著——民生幸福新样板

不管定位如何改变,无论产业怎样发展,城市的根本追求是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大自然给予这座城市碧海蓝天的禀赋,珠海要做好生态的“守门员”。

走过40多个年头的珠海特区,在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始终坚守着一颗初心,让这座城市在经历了几十年高速成长后,仍然有碧海蓝天与绿水青山相伴。

如今,在珠海大部分山顶上远眺东南,大海可尽收眼底。沿着海岸线的情侣路,已成为这座城市最美的一道风景线。有业内专家评价,在城市建设中,珠海有效保护了滨水岸线、建筑轮廓线、城市天际线,形成了特有的“山海相拥、陆岛相望、城田相印”的城市风貌。

近年来,珠海建立了生态环境指数发布机制和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生态文明考核,推进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绿色发展模式。

见微知著,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更要靠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春风化雨。

近日,在珠海斗门区有一座叫“南门冲”的公交站“火了”——从居民上报需求,到政府确定实施,再到工程完工线路开通,仅仅用时半个月。

此前,距离镇上3公里远的南门村的冲口和渔业两个村民小组的村民出行先要步行半个小时到镇上公交站坐车,出门买个菜都要花一个多小时,每到夏日,途中不是暴晒,就是暴雨。现在,新的公交站就在村口,“吹着空调十五分钟就到了”。

今年2月,珠海市正式启动“民生微实事”工作,聚焦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的惠民小项目,挖掘群众的小诉求、微心愿,针对性解决群众身边需要解决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民生微实事”还建成了“云平台”,出行不方便、门口垃圾堆、小孩托管难……市民用手机即可完成事项申报、跟踪进度和办理情况反馈。

3月1日,珠海市召开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此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把‘民生微实事’作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实抓好,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把珠海‘民生幸福标杆’的愿景变为可观可感、可碰可触的生动实践。”郭永航说。(徐金鹏 叶前 王浩明 詹奕嘉 魏蒙)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